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

2022-07-04 08:51柴艳霞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苏轼高中语文创作

柴艳霞

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向纵深发展,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有教师受“课时主义”影响,教学还是以单篇精讲为主,教师只关注学生单篇文本的学习,缺乏整体教育观念。虽然单篇文本教学的优势不可替代,但是也要开展主题阅读教学,化“零散”为“整体”,在保证落实学生知识和能力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文从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分析,浅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一、多教学生一些策略

阅读策略是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时运用的方法与技能,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掌握好的阅读策略,学生们在主题阅读的时候才能举一反三,真正学会阅读。单篇文章的精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接触的,但是相同主题的多篇文本一同阅读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主题阅读教学的课堂中,为学生呈现的文章至少有三篇,阅读量大,由此就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学生通过阅读快速地查找定位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概括与加工。教师要多教授学生一些主题阅读的策略,助其增强品鉴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比较、统整策略

主题阅读必然要经历多篇文本,相同主题的不同文本,创作方法与审美表达也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心境也是不同的,创作的文章风格也有差异。所以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使用比较与统整的策略。教师要先教授学生在语言层次上对主题阅读的文本进行领悟,将比较作为鉴赏、创造的切入点,然后再比较同一主题下不同文本所体现的情感价值观,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鉴赏、评价行为。例如杜甫诗歌主题阅读中,学生结合初中所学,会在阅读前对杜甫诗歌先有“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整体印象,但是杜甫也曾创作出“豪情壮志”的作品,如《画鹰》《望岳》,还有抒发生活情趣的诗词,如《客至》。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相同主题下的对比阅读中,探究不同时期杜甫诗词创作的异同,以此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在比较阅读之后,就要经历统整,完成对主题阅读的总结与升华。主题阅读教学不能像单篇精读一样,逐字进行文字的梳理,要以整体为基准,引导学生在多篇阅读中,对关键信息进行比较与分析,然后整合出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迁移、联结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的主题阅读,多是“以一带多”的形式,在课堂中教师往往先带领学生进行单篇的精读学习,明确阅读主题与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自己“以一带多”,在此需要使用迁移联结的方法,开展独立阅读。在阅读的时候,学生经常会不自觉地将新获得的阅读信息与旧的知识储备相连接,完善知识网络,这种形式就是“联结”。在主题阅读的时候开展联结,可以是新旧文本之间的联结,可以是新文本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结,还可是新文本与生活中事件之间的“联结”。教师要在阅读课堂中教授学生在主题阅读中运用联结策略学习新知。例如“感受苏轼”的主题阅读教学中,将《方山子传》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突围》四篇文章整合。在开展《方山子传》阅读的时候,对于在文中作者为什么使用“变调”手法的问题,学生们会难以理解。在此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学习过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即苏轼在黄州十分痛苦,创作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等词句。再结合初中阶段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学生们就能进一步明确,当时的苏轼正是在人生失意之时,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即从自然中获得精神慰藉。而苏轼的朋友方山子则主动退隐,但也心有所持,苏轼十分欣赏他的人生态度观,所以在《方山子传》中使用“变调”笔法,折射出苏轼在黄州时的状态。

二、少问学生一些问题

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少问,不是不问,而是让问题更具整體性与开放性,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的问题注重整体性

主题阅读与单篇阅读教学不同,提问要有代表性、整体性。如设计思辨类与冲突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的整合与鉴赏能力。如果教师还将关注点放在细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字词、句式与篇章分析上,就难以顺利实施主题阅读。所以教师要注意设计问题的整体性,如“月是故乡明”主题阅读教学中,为让学生感受古今对“月是故乡明”内涵理解的差异,在课内阅读中,可以这样设问:

1.你怎么理解“月是故乡明”?

2.是不是所有人都眷恋故乡?

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主动开展主题阅读,思考不同文本中“月是故乡明”的内涵。

(二)设计的问题注重开放性

以往单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都是封闭式的,学生很少主动思考,教师也是以教参上的答案为标准答案。主题阅读教学中,提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开放性,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在头脑风暴后阐述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欧文如澜”主题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请你说说你对‘欧文如澜这种艺术形式的看法?”在此问题基础上,学生们就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主动进行文本的阅读,挖掘文本形式,讨论学习文言文的新方法;或者对柳宗元、韩愈创作的诗词进行深入分析;还可对一个作者诗词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即使答案不同,只要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值得表扬。

三、将阅读时间还给学生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课一直是教师把握课堂节奏,语言多,问题多是主要特点,很多教师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理解。在主题阅读的课堂中,面对多篇文本,教师不能像以前一样设置较多环节,而要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其有更多时间开展文本阅读,有效探究。明确目标,教师设问后,就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发现问题,做好批注,然后使用比较与整合、迁移与联结策略,在探究中进行思维碰撞,激荡火花。在主题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做的是引导与监督,即学生在明确阅读目标收到问题后,就可开展自主阅读,教师则是要把握群文呈现时机,做好引导纠正工作,在学生交流时,观察其反应,检测阅读效果,给予适时适当的点拨。

四、开展主题阅读的写作

黄厚江老师的“读写共生”理念,非常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实际。因为写作是复杂的过程,不但要教师教授写作技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写作体验。在开展主题阅读写作的时候,教师多是以“原生态创作”为切入点,即学生们在完成写作后,教师不急于评改,而是让学生再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通过对比的形式找寻差距,知道自己创作文章的不足;然后借鉴主题文本中的写作规律与技巧,进行二稿的修改;最后在小组中开展互评,在与同学深入交流后,知道自己创作的优缺点,进行三稿的修改。学生们结合主题阅读,自己摸索写作规律,写作能力会越来越好,对主题文本的感悟也会越来越深刻。

综上,通过高中语文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的分析,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助于让高中生真正参与到语文阅读活动中,培养其个性化阅读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苏轼高中语文创作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从善如流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一墙之隔》创作谈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创作随笔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