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2022-07-05 22:13岳思宇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模因论英语写作高中

摘 要:英语写作是衡量高中生综合英语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本文根据有效模因的生命周期四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将模因论引入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提高了写作课的教学效率,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法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模因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岳思宇(1999.04-),女,湖南益阳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202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写作作为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高中生语言输出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地位在不断提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要求高中生“在常见的具体语境中整合性地运用己有的语言知识,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表达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于以应试为目的,不利于提升高中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为我们探讨语言习得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本研究引入有效模因的生命周期四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探索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让师生打破应试壁垒,丰富教师教学方法和写作反馈方式,改变现阶段英语教师压缩写作教学时间、过于强调纠错、注重写作结果等现状,构建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于语料的积累,转变学生写作动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避免“学生单独写,教师自己批”的无效循环。

二、模因论与语言模因

“模因”是中国学者何自然先生对“Meme”这一术语的翻译,最开始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教授。理查德·道金斯教授从他所研究的生物进化的角度出发,认为“Meme”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单位。何自然先生用“模因”二字形象地将“Meme”一词引入中国,“模仿的因子”可以让人们联想到它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模仿现象。随着模因论的相关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到各个领域,模因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

复制和模仿是模因的两大核心特点。语言学家海利根认为,有效模因的生命周期由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阶段构成。模因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这四个阶段井然有序,循环往复,在模因的传播中缺一不可。

同化阶段主要是模因输入,通过了解宿主已有模因,进行背景激活,引导宿主将需要输入的模因和认知系统关联,只有宿主理解并接受这些模因,这一阶段才算成功。记忆阶段对宿主的要求极高,同化阶段过后,宿主会对输入的模因进行筛选,并不是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输入的模因都可以保留在宿主的记忆中,因此,需要针对输入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宿主可以尽可能地将模因内化保持。表达阶段旨在验证和调整模因,宿主在这一阶段需要从记忆中提取能够表达的模因,通过归纳拓展等多种方式让新输入的模因尽可能多地被选择和表达出来,表达的次数越多,说明宿主对该模因的认知越好。传播阶段是利用合适的载体传播模因给其他宿主,交际的过程也就是语言传播的过程。

三、基于模因論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模因论给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研究基于模因论,尝试以有效模因的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阶段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指导,拟从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入手,探讨和研究一种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信心,帮助学生摆脱写作焦虑,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模因同化阶段

在模因同化阶段,教师首先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模因。在学生对模因的概念和模因与写作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序的话题导入和背景激活。教师可以通过对写作体裁和题材的把握,仔细筛选适合高中生的趣味性强的写作教学素材,提供最适合高中生的模因输入素材,最大程度激活学生潜在模因,引导学生将语言模因关联认知系统,为模因保持阶段奠定基础。

在写作教学课堂中,最基础的模因输入材料包括词汇、句型和范文。词汇材料主要包括相关话题词汇、经典短语和固定搭配。比如在建议信中,表明写作意图的第一段经常用到表示建议的主题词组,如the purpose of、my advice with、make some conductive suggests等;提出具体建议或忠告的主体段落通常会使用不少衔接词,如firstly、secondly、then、meanwhile、after that、what's more、in the end、finally等。句型材料包括热点话题素材、经典名人名句和特定体裁的固定句式。教师可以提供适合学生水平的结构较为丰富的句子,学生亦可以根据写作话题利用多媒体资源查找和积累好词好句,如“Every coin has two sides.(凡事都具有两面性)”“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凡事必先难后易)”“The man with a new idea is a crank until the idea succeeds.(具有新想法的人在其想法实现之前是个怪人)”。如在建议信中想表达写作意图时可使用“After read your letter in the newspaper, I am sorry to know that...”“I know you have trouble in...after reading your letter.”等,表达建议则常用“I think it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if you could...”“I would like to suggest/recommend that...”“When it comes to such a situation,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you can...”等。对于范文材料的选择,教师需要选取难度适中、结构清晰且对学生有足够吸引力的文章,结合模因的相关概念,通过对范文中语言点和词汇、句子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写作文体的特征,理清范文的文章结构。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总结,通过朗读、背诵、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对范文中的主题词汇和重点句型进行反复操练,完成模因输入的过程。

好的模因是能够激发学生记忆欲望,让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记忆和输出的。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模因同化阶段输入的材料必须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会推动模因同化阶段的完成。

(二)模因保持阶段

在模因输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运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主题语境,激活学生在前一阶段已经输入完成的模因,帮助学生进一步复制和模仿这些在后两个阶段可以使用的写作因子,让学生把同化阶段输入的语言模因内化保持。

模因的保持是指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被学生接受后在大脑里所停留的时间。停留的时间越长,学生能够在下一阶段有效输出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教师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这一阶段通过多种语境记忆语言模因。以建议信教学为例,在同化阶段进行范文分析之后,学生应当记忆建议信的文体规范:开头段需要确定写信对象为个人或组织机构,开门见山,向对方陈述自己的观点,表达建议的意图;主体段落主要是分析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分别说明理由和给出建议;结尾段呼应手段,重申观点,表达期望。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一文体的规范后,教师需要创设主题语境,带领学生回顾输入阶段的语言模因,强调建议信的注意事项(比如,建议信需要目的明确,简明扼要且具有说服力;建议的角度可以多样化,不能重复;建议信常常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且需要符合英文信件的基本格式)。最后,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背诵任务,让学生记忆该文体和相关话题的写作思路。

内化保持这一步骤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多种语境,在写作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背诵。词汇的记忆可以采用分小组比赛看提示说词的形式,鼓励大家一起参与,给予说出话题词汇和主题词组的小组和贡献积分最多的个人一定奖励。对句型,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设计连词成句、完形填空等题型,让学生之间交换完成并批改来巩固记忆。篇章结构模因的操练,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写作思路,抓住关键意群,不断重复,为模因表达阶段做好准备。

(三)模因表达阶段

写作模因输出是写作教学最关键的一步,在经过模因的同化和记忆两阶段之后,学生对于输入模因即语言材料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在模因表达阶段,学生需要完成写作,对输入模因进行验证和调整,通过循环训练来归纳和拓展模因。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作文题目,使用课件或纸质资料等进行提示,让学生能够回忆起前两个阶段的输入模因,独立完成作文提纲的拟定。作文提纲拟定之后,向学生说明写作要求,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模因撰写初稿。初稿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同伴互评发现好词好句的优秀模因并进行展示,以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提醒学生需要注意修改词汇、句法、语法等错误,小组内部组织总结归纳活动,分享初稿中出现的创新点。最后,要求学生将终稿以作业的形式上交,教师及时批阅修改,对作文完成情况进行整體总结和个性点评。

模因表达阶段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核心阶段,也是更新扩大语言模因库的关键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创设鼓励机制等让学生在验证中敢于灵活调整模因,在写作中自主归纳和拓展关键模因。

(四)模因传播阶段

传播阶段是模因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整个写作教学过程的收尾阶段。随着学生写作过程的完成,教师可以从学生作文中发现好的语言模因,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巩固和传播模因。

在修改评阅环节,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分析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评分标准从班级内选取优秀作文,开展模范作文交流分享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总结和学习优质语言模因,鼓励学生将新学词汇和句型创造性地运用到写作中。在教师批改环节,教师在关注语法错误的同时,也需要对作文的文章结构、行文逻辑、语言流利度进行点评,除了使用整体印象类评语外,也需要有专项点拨和情感调控类评语,及时给予学生有效反馈。

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同伴和老师的评语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关注常用的词组、句型等强势模因,增强学生对强势模因的记忆。

四、结语

相比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法,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更完整,从模因同化阶段的写作材料输入,保持阶段的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到表达阶段的过程写作,传播阶段的合作探究,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让课堂更加活跃的同时,也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的弊端,避免了“学生单独写,教师自己批”的无效循环。

在模因同化和保持阶段,好的模因输入材料和多种形式的主题语境巩固活动能够增加模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于写作学习的兴趣,有效改善学生的写作动机,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在模因表达和传播阶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己积累语料,主动丰富写作模因库,使学生从“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学、主动写”,提升了写作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多兴趣。

但这一教学方式在写作课堂实施过程中,亦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如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需要的优质模因可能存在差异,在写作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一味模仿、缺乏创新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160.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4]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5]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209.

[6]何自然.语用三论: 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模因论英语写作高中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