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后续写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读后续写真题为例

2022-07-05 04:25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陈海燕
家长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词汇学科素养

□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 陈海燕

读后续写是高考英语作文的新题型。本文以2021 全国新高考Ⅰ卷英语读后续写真题为例,通过教学实践从语言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四个层面探究并肯定了读后续写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证明了读后续写是能真正提高学生整体英语学科素养的写作方式,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旨在通过学习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相应的品格和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部分。

读后续写,简言之就是阅读完一篇还未写完的文章后,根据要求和提示把这篇文章未写完部分补充完整,使之浑然一体。它一方面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而另一方面,它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读后续写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协同效应。Pickering&Carrod(2004)提出互动协同模式,Atkinson et al(2007)将协同概念引入二语习得领域,并强调协同效应能促进语言学习,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我国王初明教授结合国内外关于互动协同理论的研究而提出了“读后续写”这一外语促学方法,他极力推荐将它推广应用于外语教学(王初明2015)。读后续写综合考查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能力。

下面就以2021 年全国新高考I 卷的读后续写真题为例,展示如何设计读后续写课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服务。本语篇的标题为A Mother Day’s Surprise。该文章是一篇记叙文,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之“家庭关系”。文章的主题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本文以第三人称,描述了一对双胞胎Jeff和Jenna在母亲节为妈妈做早餐,送上一份惊喜的故事。文章的明线:A surprise 暗线:love between families。这也是新高考的第一次续写真题。整体难度不大,所描述事件贴近生活,是每个学生都可能经历过的事情,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一目了然,如何在平淡的情节上增加故事色彩,则是本篇文章写作的更高境界。短文内容轻松有趣、富有童趣和爱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读后续写课中的实践

随着新高考英语改革的全面发展,一种全新的写作模式“读后续写”应运而生。英语写作由传统的命题作文发展为“读后续写”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阅读与写作的完美结合,将阅读输入和续写输出融为一体,将以写促读、以读融写、读写结合、写作一体贯彻统一,同步提高了高中生英语的读写能力,是新高考英语写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语言能力的提升

1.视频导入,提高学生听、说和看的能力。通过播放一则母亲节孩子给母亲赠送礼物的视频,引出续写篇章的话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What did the kids do to celebrate Mother′s Day?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mother on Mother′s Day?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与续写主题相关的视频引出话题。通过观看视频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图式并进行师生互动,学生用口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听看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文本阅读和读后续写的写作活动做好铺垫。

2.基于叙事特征,解构语篇的叙事元素和结构,提高读的能力。构思续写部分故事情节的前提是:厘清已给部分的故事情节,然后才能顺着这个情节往下走。这就要求学生先把原文读懂,可以带着五个W 和一个H 的问题去读,即Who:Twins(Jenna and Jeff)、mother、father ;Where:kitchen;When:Mother’s Day; What:making breakfast for mother ;Why:to celebrate Mother’s Day;How:porridge boiled over、bread got burned、the kitchen was in a mess 等,学生整体感知语篇,通过梳理记叙文的5W1H 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继而把握文本脉络结构,了解作者呈现主题意义的思路,搭建读后续写的结构支架,并实现与原文的协同。除了基本要素,文章的叙事元素还包括故事的背景、人物性格、冲突、悬念、首尾呼应等。如下表所示:

?

(二)文化品格的培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从原来的学科知识教学逐渐转向学科育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刘道义(2018)指出文化意识中的文化品格指的是学习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该堂课通过一对双胞胎为庆祝母亲节,为母亲制作早餐的故事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温情,在阅读语篇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中不仅看到了童真童趣,也学会感恩父母,通过做一些事使父母开心和自豪,学会劳动,学会感激,学会让家庭充满爱,成为一个有爱,有责任感的人。该语篇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也会考查考生的价值观,主旋律必然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因此续写部分的主题应该是正面的。读后续写正能量结尾的原则,能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弘扬中国文化真善美的传统美德,积极地面对生活,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品格。在灌输式教育下,语法知识显得枯燥无味,大量的词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很多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写作词汇并建立自己的写作词汇语料库。积累词汇不仅仅是记住了,还要学以致用,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词汇的特点和使用场景,让学生学会正确、灵活地使用所学英语词汇进行准确的表达。用词准确也是续写获得高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词汇的发散思维专项训练。比如,讲到心情类词汇,可以让学生说出或写出和心情相关的词汇,并运用到句子中。同时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词汇积累本,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教师精讲过的词汇进行抄写并识记。比如,描写心情类的词汇,如cheerful、pleasure、ecstatic 等。另外对易混淆的词汇、教师划过重点的词汇,以及学生阅读过程中碰到的新词汇都记录在笔记本上,便于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集中复习。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重复和积累的过程,只有长期的坚持才可以积累到丰富的词汇,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发展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以辨析、分类、概括、推断、分析等方式呈现,并体现为其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点(王青2018)。读后续写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在分析、梳理线索的基础上,教师经过进一步指导学生开展顺向思维的情节推断与逆向思维的伏笔回归,不断激发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学生在设计续写的故事情节发展方向时,应做到续写内容与前文有逻辑衔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段首句,并思考段首句所在段落与阅读前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这篇文章中原文交代了出现的问题:粥溢锅了、面包糊了,厨房也一团糟,总之就是一切都搞砸了。那么接下来的续写部分就是解决问题的时刻,至于如何解决,除了确定是积极正面的,还需要借助以下这一点。“段首句”决定故事走向。续写部分的两个段首句提供了强大的线索,可以根据段首句提供的信息获得提示。根据第二个段首句

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 可知,早餐最终做好了。根据续写部分第一段的首句,可以知道正在双胞胎失望之时,父亲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考虑问题,承上:How did father feel on seeing the mess?细 节:What did father do to help?启下:Who cooked the breakfast at last?在第一段的描写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原文中的信息,描写做饭的场景,以达到对原文呼应的目的。父亲帮忙后,怎样还让母亲感觉到惊喜呢?这是父亲和孩子们之间的一个小秘密。第二段则是向妈妈献上惊喜的时刻了。承上:What did they say?细节:How did mother react and feel?点题:What a surprise!第二段可以运用到平时练习用过的表示惊喜、感动的情感描写。在续写思路的构建过程中按照二框四点的原则。学生由续写两段首句决定第一段的框架范围,由续写第二段首句和正能量结尾确定第二段续写范围,这样才能使前后情节连贯。这样续写出来的文章不仅逻辑清晰,而且在此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习能力主要指学生通过争取和把握学习机会,实现用英语进行良好交流,并热爱英语,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教育部2018)。读后续写能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它不仅培养学生在解读文章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训练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在读后续写课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和细节描写等,做到语言上的协同,这一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探究,突破思维困境,在合作学习中确定续写的框架。进行同伴互评也是合作性学习,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确定文章的语言风格。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中有一项要求是“所续写内容与所给短文融洽度高”。续写就是以作者的口吻接着写下去,要和作者的语言风格接近。本篇短文语言轻松活泼,有大量动作细节的描写,所续写的内容也要保持一致。

学习增添细节描写使文章有画面感。所谓画面感,就是要有生动形象的细节刻画,可以通过三方面的描写实现:动作、情感和环境。本篇短文的故事发生在厨房,环境的刻画没有发展空间,这一方面可以弱化。本文主要想通过为母亲做早餐体现家庭成员间的温情,所以应着重于动作和情感这两方面的描写。具体如下:第一段续写:父亲了解了情况:knew what they were up to;父亲让双胞胎打扫厨房:told them to clean up the kitchen;父亲帮忙做早餐:made some egg sandwiches、cooked some porridge;双 胞 胎 的 反 应:cheered up、did as told、prepared the breakfast tray、added a card they had made。第二段续写:双胞胎祝母 亲 节 日 快 乐:hugged her and shouted,“Happy Mother’s Day”;母亲看到早餐后很惊喜:eyes widened at the sight of the breakfast;母亲吃了早餐:bit into a sandwich;母亲赞扬了双胞胎:said it was the best she had ever tasted。

(五)学习衔接过渡,让文章富有逻辑性

各细节敲定后,接下来就是将它们串联起来构成完整的文章。此时不能全文都是一种句式,这样不仅使文章的语言有失丰富性和灵动性,还会使句与句之间的过渡过于生硬,不够流畅。学生可以根据情况灵活使用句式,如He saw...、Seeing...、he...表达;They cleaned the kitchen 可以用被动句The kitchen was cleaned 表达等。另外,还要适当地使用一些衔接词,比如,用within an hour 和then 表示故事在时间上的推进。最后再添加一些次要情节,整个续写部分的文章便完成了。

(六)学习评价他人

读后续写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续写评价表组织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和促进,能提升他们的反思和学习能力从而对自己的写作有更深入的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优秀习作,让学生学习其遣词造句、细节描写,以及所传达的积极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学生通过评价和欣赏优秀习作,语言知识进一步丰富,语言技能也随之提高,同时提高了对优秀续写的品评能力,以及同伴之间互学的学习能力。在互相评价和促进中,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也进一步增强了有效的续写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输入。

二、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考的新作文题型,读后续写能综合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从而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文读后续写设计案例的实践证明合理的读后续写教学活动设计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渠道。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提取完文本结构和内容后,制作思维导图为后续的写作做准备,让续作更有逻辑,结构更清晰并与原文协同。王初明(2016)将语言习得机理归于一个“续”字。他认为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学习高效率是通过“续”达到的。读后续写能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加速语言的习得。教师围绕“续”开展教学,转换教学思路,设计并实施含“续”的学习任务,有助于调动促学积极因素,克服语言学习难点,提高语言学习效率从而破解语言教学难题。

猜你喜欢
词汇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