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保护视角下的博物馆文物管理探究

2022-07-07 20:16孔志刚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文物管理文物

【摘要】文物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但历经岁月洗礼,大多数文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而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使得文物资源更加弥足珍贵。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文物的展出、保护、研究等多种职能。因此,为了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文博业界对于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展开了深入研究,简单梳理了文物预防保护理念的发展和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旨在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8-193-03

【本文著录格式】孔志刚.预防性保护视角下的博物馆文物管理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4(08):193-195.

引言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的具象体现,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是極为珍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但由于文物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劣化或病害现象,如纸质文物的褪色、青铜文物的孔洞、石质文物的风化裂隙等。再加上文物对储存条件也有较高要求,需要根据文物不同的种类和材质特征来为其提供适宜的储存环境,如果将文物长时间放置在恶劣环境中,则会使本就脆弱的文物更加不易保存。如今随着理念的更迭和科技的进步,文物保护工作主张从单一的“抢救性”保护发展为强调主动“防御”保护,并且利用科技手段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进步和完善,尽最大可能为文物创造良好的保存环境,提高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效果,使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安全、长久地传承下去。

一、预防性保护的发展与意义

(一)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

在1930年于罗马召开的国际艺术品保护会议上,“预防性保护”概念被首次提出,后经实践,“事前预防”理念初具雏形。到20世纪70—80年代,博物馆成为建筑遗址之后的文保工作研究热点,在这一时期,虽然“预防性保护”理念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1990年,北美地区的众多博物馆在一些文化机构的引导下制定了预防性保护计划,直到20世纪90年代,“预防性保护”理念才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逐渐成熟,虽然各国对于“预防性保护”的表述不同,但加强提前保护与预防的理念是相同的。

相对来说,我国的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起步较晚,但受益于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自从21世纪以来,预防性保护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并且逐步与国际接轨。由中央级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综合科研机构牵头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计划更是将预防性保护提升到了新的阶段,从此全面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优化文物管理系统,推动“主动预防性保护”理念成为了文博机构接下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

1.社会发展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传统模式下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在文物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博物馆传统的文物管理方式还未展现出较大的劣势,但如今,博物馆内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考古信息、库房信息等数据更加精细化,这就给博物馆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优化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博物馆的职能要求,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文物保护效果的提升,因此引入预防性保护机制对于推动馆藏文物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文物本体保护方面

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实际上是通过对文物现状和特征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文物所处环境进行严格把控,以达到文物不因外部因素而受到损害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工作人员将掌握文物的特有属性,如织绣品、绘画、染色皮革等文物对于光辐射十分敏感,而金属制品、石质器物对此则没有特别限制。根据这些特性,主动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检测与调控,用人为干涉的方式扫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让文物本体得到更高效周全的保护。

3.文化自信方面

当今形势下,各国家之间的评价体系不仅取决于“硬实力”,还取决于“软实力”。我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做好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文化,帮助我国在国际文化产业中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从而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不断提升,随之大众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文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因此博物馆除了需要承担文物保护与研究的职能外,还需要保障群众的参观游览体验,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给大众更多接触了解珍贵文物的机会,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提升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透过文物,中华文化可以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光彩,吸引中外游客全方位的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助力我国“文化强国”这一宏远目标的实现。

二、环境因素对文物保护的影响

环境因素指的是存放文物空间中对文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大致可分为: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光辐射、污染气体、有害生物等,因文物的材质不同,对所在环境的敏感度也不一样,所以有针对性地做好文物环境监测与调控,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文物劣化和受损。

(一)空气温湿度对于文物的影响

在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众多环境因素中,温湿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空气温湿度除了对文物产生影响外,还会作用于污染气体和有害生物等因素,因此控制空气温湿度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基础工作。

温度的升高会加速一些化学反应,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也会随之加快3倍。以青铜器为例,青铜器上常见的锈蚀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增加文物受损程度,缩短文物寿命。而温度上升到一定范围,也会对污染气体的挥发起促进作用,影响文物所处环境的空气质量,间接加剧文物老化。有些文物由不同的材质部件构成,其膨胀体系也是不一样的,当温度在文物上产生的热应力超过一定数值时就会引起文物的错位和断裂。

因此,适宜文物保存的环境温度是相对的低温环境,但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经济和能耗问题,文物保存环境温度基本控制在18~23℃,并且不能频繁波动,若环境温度不稳定,文物则会频繁受到收热胀冷缩的影响,加快文物疲劳,引起文物的变形甚至崩裂。

空气湿度对于绝大多数文物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文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象牙制品的文物,相对湿度升高时文物会产生膨胀现象,而湿度降低时则会收缩,这就容易造成文物各个部件间的错位和弯曲。对于纸制文物来说,湿度过高纸张容易发生水解现象,致使字迹或绘画褪色,纸张粘连,也会加速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导致霉变或虫害蔓延。

(二)光辐射对于文物的影响

博物馆为了提升观赏效果,通常需要通过人工光源来烘托文物的展览氛围。但这样的照明系统也会对文物造成破坏,这里探讨的主要是红外线和紫外线。光辐射对于文物的影响一方面是热辐射效应,指的是通过文物周边温度的上升,改变文物微小环境的生态,使文物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如壁画、书法绘画作品表面的有机材料,在热辐射的作用下会发生剥落、褪色等现象。另一方面,光照会让文物材质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漆器、皮革等材料,光化学反应会改变它们的分子结构,加速文物的老化或变色。为此我国出台了《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对文物陈列的照度规定如表1:

(三)污染气体对于文物的影响

影响文物的污染气体主要指的是文物保存空间内微环境的空气污染。

文物所处微环境的空气污染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透过储藏柜或展柜渗入进来,二是储藏柜或展柜自带的污染气体,如展柜内的装饰材料,存在于柜体材料的污染物等。目前我国博物馆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还是因为装修用到的各种人工板、油漆和胶等材料散发的甲醛、甲酸等污染气体。博物馆的展柜长期处于密闭状态,展柜内的空气不易流通,因此柜内的污染空气浓度偏高,不易流出。如甲醛就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活跃的甲醛分子会破坏绘画文物的色彩,对文物造成严重损害。

(四)有害生物对于文物的影响

有害生物指的是微生物和动物。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和细菌等,像青铜器上的腐蚀和纸制文物的霉菌就是空气中滋养的微生物造成的。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与温湿度存在较大关系,当温度在10℃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的封闭环境中,微生物将大量繁殖和生长,让文物出现霉变、虫蛀等问题。

动物对文物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丝织品、纸制品、木器等文物上,如蟑螂、白蚁等害虫喜食纸质文物,使字画古籍千疮百孔,严重时更是变成一堆纸屑,并且这些害虫繁殖力和生命力十分顽强,善于适应环境,并且还有一定的抗药性,因此在幼卵阶段就要注意对此的消杀。

三、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文物入馆前的清理与消毒

在文物正式进入博物馆之前,要对文物进行仔细的清理和消毒。纸质、皮革、丝绸等文物中很可能藏有害虫卵或霉菌病毒,如不及时清理而直接保存或放入展柜,在微环境下有害生物将大量繁殖,不但对文物本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还会让文物成为有害生物的传染源,对周遭藏品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文物的清洗和消毒是入藏前必不可少的步骤。传统的文物消毒技术有用环氧乙烷、硫酰氟等对文物进行熏蒸,但此类消毒方式对于环境或人体都存在负面影响,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的文物保护工作。如今对于文物的消毒方法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对于文物本体无损伤、还有对环境和人体无负面影响。有赖于科技的进步,文物的消杀也有了新的方法,如用肉桂醛,香茅醛,柠檬醛等一种或几种植物熏蒸剂来代替原先的硫酰氟,这种新技术在拥有良好消杀效果的同时,也对环境和人体无毒无害,实现了文物与人、环境三者的协同发展,也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未来趋势走向。

(二)控制文物微环境的温湿度

文物所处于展柜和库房的微环境将直接对文物本体产生影响,因此做好微环境的温湿度控制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基础。温湿度的控制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和日常维护两个方面。首先文物在展览或储存之前,就要选择好大环境,如果大环境处于高度湿热状态,则会给文物微环境的控制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文物展览或者储藏要选择相对洁净、干燥的环境。其次在日常维护方面,可以在文物展柜或库房中安装恒温恒湿系统,保持文物微环境的稳定状态。加强展柜和库房的温湿度监测,防止天气或人为原因造成文物微环境的温湿度失调。在必要时,可对文物采取封闭保护,让文物处于真空环境中保存,保证微环境的干燥,杜绝空气污染。

(三)污染气体的预防性措施

由于污染气体对文物的破坏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且污染气体不像其他病害容易被人发觉,因此污染气体的预防性治理时常被忽略。要想杜绝污染气体损害文物,就需要从源头上防止污染气体进入展柜和库房。例如,在加工制作文物展柜时,必须选择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对展柜内的装饰物也要进行甲醛、有机酸等数据的检测,保证文物周遭的空气质量。日常还要加强对空气质量的检测,安装空气净化系统,防止粉尘进入文物微环境中,一旦发现污染气体,需要第一时间寻找污染源并展开治理措施,必要时可先封存文物,等处理好空气污染问题再放置文物,万不可存因肉眼看不到污染气体对文物的损害而存在侥幸心理,给文物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四)光辐射的预防性措施

为了防止光辐射对文物造成损害,最好的方法是对文物进行避光处理。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需要供大众参观,因此文物在展览时是无法避免光照的。鉴于此,为了降低光辐射对文物的影响,可以采用混合光谱的LED智能灯来取代传统日光灯,混合光谱的LED智能灯可根据文物需要调节功率和照度,并且无紫外线和红外辐射。并且利用感应系统,在游客靠近文物时照明系统启动,当游客逐渐远离时,照明系统也缓缓熄灭,尽可能地降低光照度和曝光时间,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是实现了节能环保。

(五)有害生物的预防性措施

上文提到的文物入藏之前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这其实就是预防有害生物的第一步。除此之外,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装修材料、装饰材料等,进入展柜和库房前都需要进行消杀,保持文物微环境的洁净,杜绝污染源。还要做好文物环境的清洁工作,定期对展柜、库房等场所进行卫生清理,选择气密性更好的展柜和儲藏柜,有条件的话可购置风淋机、灭菌柜、低氧杀虫系统等。博物馆相关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及时关闭门窗和柜门,减少外界有害生物进入文物微环境的可能性。最后如发现有害生物,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消杀工作,避免有害生物形成规模的生长和繁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明的具象体现。我国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措施还并不完善,因此分析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从中找出损害文物的诸多原因并总结相对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做好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才能提高博物馆的文物质量,延长文物寿命,发挥文物价值,做好文物传承,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为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赵苗樵.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探究[J].福建文博,2021(4):93-96.

[2]杨雅魁.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与措施分析[J].收藏与投资,2021(12):69-71.

[3]于丽群,张丽晶.浅谈文物库房保存环境及预防性保护措施[J].文物修复研究,2018:779-784.

[4]杜侃.文物预防性保护在首博的实践与思考[J].首都博物馆论丛,2020:349-357.

[5]王晓阳.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20(22):227-228,231.

作者简介:孔志刚(1977-),男,汉族,山东省曲阜市,大学,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博物。

猜你喜欢
文物管理文物
历史上最有趣的五件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管理工作中藏品的保护与保养
利用物联网提升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探讨
试析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文物创新管理模式探析
关于文物管理工作的探究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