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公园城市”呼之欲出

2022-07-08 14:50王欣
走向世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林荫绿道绿化

王欣

“公园城市”理念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城市文明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的城市发展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民生观、“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的城市人文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城市生活观,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更是为民办实事的充分体现。

东起崂山西至西海岸建设265公里长的滨海绿道,让沿海绿道将主城区连在一起;拆除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之间的隔离,贯通太平山中央公园最外侧7.75公里环山绿道,和城市融为一体;实施“最后1公里”林荫工程,從小区到公交站点路线改造成林荫路,更加方便市民乘坐公交……日前,青岛公布《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利用3年时间,改造城市环境,实施滨海绿道建设、山头公园建设、口袋公园建设、林荫廊道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古树名木复壮等工程,让城市拥有更多绿色,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增加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市民宜居幸福指数,提升青岛市的城市竞争力和营商环境。

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青岛将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公园”“绿道”为统领,以绿化为民、绿化惠民为根本宗旨,坚持绿地总量增加和现有绿地充分利用改造并举,计划2022-2024年推进“12131”系统工程。即:构建1个城市绿道网络、建设200处公园绿地、打造100条林荫廊道、推进300处立体绿化、实施1项生态绿化工程。可以想见,“12131”工程的实施让城市绿色空间“拔节生长”——未来,在青岛,将是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

那么,“12131”系统工程具体有什么呢?

“构建1个城市绿道网络”即完善全市绿道系统规划,通过绿道充分串联山体、河流、公园、道路,形成公园城市网格体系。青岛将重点实施3项绿道骨架工程,完善“一线一环三山”绿道体系,建成绿道网络。其中,“一线”是对东起崂山区流清河、经主城区环胶州湾、西至西海岸新区古镇口的沿海一线滨海绿道实施全面串联提升,对于已建成的绿道进行改造提升,包括设置部分自行车慢行道,优化提升绿化、面层、护栏、座椅、路径等,增设服务驿站,完善饮用水提供、急救、自助购物等功能,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一环”是以沿海一线、环湾大道、李村河、滨海大道为主城区绿道环骨架,串联太平山、小鱼山、信号山、观象山、观海山、团岛山、邮轮母港、贮水山、海泊河公园、嘉定山、北岭山、双山、海泊河、张村河、世园会、金水河、将军山、午山、金岭山、浮山、燕儿岛山等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道环,其中主环线长度约78公里,需改造提升30公里,充分利用已有绿道,增加慢行道,增设驿站服务设施;“三山”分别是建设浮山环山绿道对局部节点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浮山森林公园,建设太平山环山绿道串联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打造太平山中央公园和建设午山环山绿道打造午山郊野公园。

“建设200处公园绿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老城区、村庄结合拆违、老旧小区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绿与插缝建绿相结合,充分利用批而未供土地中的零星地、边角地、拆违地块和现有绿地改造,最大化在城区和村庄建设口袋公园,让市民直接感受周边环境的变化。计划2年建设130处口袋公园,2022年建成50处;二是结合青岛山、海、河道、田园等自然禀赋,整治提升70处山头公园,2022年完成60处。

“打造100条林荫廊道”则是在老城区实施“最后1公里”林荫工程,这也是青岛学习成都公园城市实践的做法,鼓励市民乘坐公交线路,从小区到公交站点的这一段路线改造成林荫路,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对具备条件的单一景观型绿化带适当增加“可进入”节点,通过游步道建设、休闲空间改造和行道树补植、立体绿化、拆墙透绿等措施提升公交站、地铁站至居民小区的慢行绿荫率,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对进出城市主要道路、高速公路、铁路进行绿化改造提升,结合重要节点绿化改造建设小游园。计划3年建设100条,2022年建成50条。

“推进300处立体绿化”即结合老城区拆墙透绿、坡体护绿等实施立体绿化,拓宽绿色空间。对城区中山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海泊河公园、百花苑、李村公园、沧口公园、城阳世纪公园、即墨墨河公园、胶州公园10个老公园进一步拆墙透绿,增设出入口,提升便民性和可达性,让更多市民享受绿化成果。2022年计划完成立体绿化100处,全部完成10个公园拆墙透绿任务。

“实施1项生态绿化工程”是对全市火烧迹地和平度、莱西北部荒山进行绿化攻坚,造林约666公顷,消灭市域范围内的宜林荒山、疏林地,对3333公顷生态公益林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通过间伐、除草、林相改造等方式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升公益林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复壮生长势弱的古树名木,弘扬历史文化,探索“一树一景”“古树公园”的建设。2022年完成666公顷荒山造林,2000公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00株古树名木复壮任务。

如果说,“构建1个城市绿道网络”“建设200处公园绿地”“打造100条林荫廊道”“推进300处立体绿化”几项是立足于城区,在市民身边见缝插绿,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那么,“实施1项生态绿化工程”则立足于青岛市域范围内的整体生态范围内的提升和修复。

如何拓展城市绿化空间一直是绿化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绿道串联起更多的休闲空间,重塑着城市形态。城市绿道承载并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休闲游览、体育运动等诸多功能,如同一面镜子,从细微处折射出一座城市的舒适程度和文明高度。建设城市绿道就如同修炼城市的气质,把绿色环保出行方式和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带入人们的生活、沁入市民的心中。

业内人士认为,绿道连接了众多对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生物、自然与文化景观功能,体现了其作为一种战略性高效的、以最少的土地保护最多资源的方法。青岛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特别是“一带七区十湾三境”规划的实施,将串联城市自然山海人文,服务市民和游客的休闲游憩健身,在促进城乡绿色协调发展的同时,让大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届时,与你共赴山海的,将是慢生活;青岛将更宜居、更美好。

据介绍,滨海绿道规划的核心理念是串联滨海景观资源,最大限度的享受碧海蓝湾——通过“绿道串联”“生态修复”“公园游憩”“文化彰显”四方面共建生态活力滨海经济带。在研究滨海绿道建设时,青岛园林和林业部门广泛研究了深圳、成都、上海、福建等在绿道建设方面颇有成绩的城市的一些做法,还专门考察了上海浦东的滨江绿道、福州的福道,并结合青岛的实际、市民的需求,秉承“生态优先、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带七区十湾三境”的规划结构。“一带”即连续的滨海绿道系统;“七区”即目前規划的265公里涉及崂山区、市南区等7个行政区;“十湾”即浮山湾、汇泉湾、胶州湾、唐岛湾等10余个海湾;“三境”即都市型、休闲型、生态型3种绿道环境。

根据公布的《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青岛滨海绿道沿海一线东起崂山区流清河、经主城区环胶州湾、西至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全长265公里,全面实施串联提升。2022年计划新建、改建125.5公里,重点推进胶州湾东岸绿道建设和原石老人高尔夫球场区域绿道改造,争取年底前局部向市民开放。

其中,崂山区绿道从麦岛路到流清河,全长25.5公里,新建段1.3公里,提升段9.6公里,借路段14.6公里,将依托秀美滨海风景,打造“魅力崂山”主题段,体现“山海相连、云影漫步”的崂山景观风貌;市南区绿道东起银海大世界、西至四八零八厂北端,全长25.7公里,提升段22.7公里,借路段3公里,将展示沿海一线景色,打造“文艺市南”主题段,体现“海韵文貌、胜景如珠”的市南景观风貌;市北区绿道南起四八零八厂北端、北至李村河入海口,全长13公里,新建段9公里,提升段4公里,将激活环湾片区,打造“活力市北”主题段,体现“港城融合、后海新生”的市北景观风貌;李沧区绿道南起李村河入海口、北至城阳李沧交界,全长14.4公里,新建段5.5公里,提升段8.9公里,将重塑后海景观印迹,打造“创意李沧”主题段,体现“智慧引领、旧城新生”的李沧景观风貌;城阳区绿道东起城阳李沧交界、西至大沽河东岸,全长44.5公里,新建段9.5公里,提升段11公里,借路段24公里,将突出湾底生态基底,打造“特色城阳”主题段,体现“漫寻浅滩、逸趣绿径”的城阳景观风貌;胶州市绿道从大沽河至洋河,绿道全长约13.5公里,新建段7.1公里,提升段6.4公里,将依托大沽河生态湿地,打造“生态胶州”主题段,体现“自然野趣、水草丰茂”的胶州特色风貌;西海岸新区绿道从洋河至古镇口,全长约128公里,新建段34公里,提升段76公里,将延续蓝湾绿道,打造“悠游西海岸”主题段,体现“轻松舒适、宜居宜游”的西海岸特色风貌。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公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计划建成的50个口袋公园、50条林荫廊道遍及全市7区3市,这其中就包括市南区的太平角一路口袋公园、莘县路口袋公园,市北区的环湾路林荫廊道、榉林庭院、宣化支路口袋公园、新疆路冠县路林荫廊道,李沧区的滨海绿道、合川路游园、娄山河林荫廊道、绿城晓风湖畔口袋公园,崂山区的劲松五路东侧口袋公园、劲松五路林荫廊道、辽阳东路国金中心口袋公园,城阳区的宁城路口袋公园、正阳路彩虹桥口袋公园、靖城路林荫廊道,高新区的西片区道路绿化、田海路景观绿化,西海岸新区的双珠公园、昆仑山路绿道,即墨区的湘江三路口袋公园、石林一路绿化、东泉路绿化,青岛胶州市的胶州公园整治、云溪公园整治、大同公园景观提升,青岛平度市的崇德公园二期,青岛莱西市的隋家屯公园、姜山新城公园等,这些口袋公园、林荫廊道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如此选点布局的初衷,是考虑到这些居住比较密集的地方存在区域性的缺绿少绿,增加公共的绿化空间会给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便利。

市南区大尧一路口袋公园,原是胶宁高架路桥下的一个小空间,在设计中巧妙利用桥下空间,通过桥体彩绘和花卉种植,打造四季如春的活力运动口袋公园;崂山区辽阳东路国金中心口袋公园,周边写字楼较多,受众人群以年轻的上班族为主,因此设计成以规则几何形状和明快的色彩为主题建设绿色空间,体现出现代时尚感……在口袋公园的设计过程中,青岛园林和林业部门发掘不同地段的特点和历史、文化元素,并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为老年人增加散步、沟通的空间;为到孩子们增加玩耍、跑跳、挖沙、轮滑的设施。?

青岛既是海滨城市,又是丘陵城市,如何利用好自然地理优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空间中,做好城市山林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以及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这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

作为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重点项目,浮山、太平山继今年青岛市人大提出《关于高品质保护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的议案》后再次因《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公布进入人们的视野。

据了解,青岛园林和林业部门会同12个市直部门进行深入研究,统筹推进太平山、浮山整治工作。对标青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定位,按照“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要求,坚持做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建设高品质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示范带动青岛全市公园建设。依托山、海、城等城市自然景观资源和优良的人文景观资源,坚持以绿色为本底、山水为景观、绿道为脉络,以保护为前提,尊重自然、增加绿量、丰富植物种类,建设景区型的市民公园,实现太平山、浮山从环境绿化到文化生态的转变、从植物园林到公共空间的转变、从市民公园到全域景区转变。立足于讲好青岛故事、山东故事和中国故事,体现齐鲁文化、海派文化在青岛交融,丰富青岛人文精神,打造惠及更多市民、吸引外地游客、提升城市品质形象的新地标。

据介绍,太平山中央公园规划“四环一线”绿道结构,包括环山绿道、最美花道环、溯源绿道环、全民阳光绿道环和最美登高观景线。拆除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之间的隔离,贯通太平山中央公园最外侧7.75公里环山绿道,太平洋中央公园拆墙透绿以后,将不再有墙,和城市融为一体,同时为方便市民将多增加出入口。此外,新建、改建贯通花道4.6公里,将原有4个公园的串联和贯通,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登高观景线1.2公里,利用原有路设置若干观景平台,满足市民的需求。

白天看海看山看城,夜晚仰望星空——浮山森林公園建设将打通浮山市南、市北、崂山三区之间的障碍,贯通浮山森林公园16.88公里环山绿道,局部区域建设小环线和小游园。环山绿道本着无障碍的原则建设,两侧各30米范围内进行绿化品质提升。合理设置观景平台、休憩亭等园林小品,配备服务驿站、路灯、视频监控设施,满足市民步行休闲娱乐需求增强体验感。

据介绍,2022年底前,将完成太平山中央公园最美花道环、溯源绿道环、全民阳光绿道环和最美登高观景线建设,基本贯通太平山、浮山环山绿道,2023年上半年力争向市民开放。?

一条条绿道,串起城市风景;一座座公园,妆点着城市生活;一片片绿地,助力低碳发展……青岛持续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方式,让城市更美,更绿、更宜居。

Build a 265 km-long coastal greenway stretching from Laoshan District to the West Coast New Area to connect the downtown area; remove the partitions among Zhongshan Park, Qingdao Botanical Garden, Qingdao Zoo and Qingdao Beech Forest Park to connect the 7.75 km round-the-hill greenway at the outermost side of Taipingshan Central Park and integrate it with the city; and implement the "Last Kilometer" Tree-lined Roads project to transform the routes from the communities to bus stops into the tree-lined roads, making it more convenient for citizens to take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Qingdao’s park city construction aim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ity. It follows the guideline of the"parks +" and "greenways + ",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12131 " systematic project, namely, building one urban greenway network, creating 200 parkland spaces, building 100 tree-lined corridors, promoting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in 300 areas, and implementing one ecological greening project. The systematic project is planned to be advanced from 2022 to 2024.

猜你喜欢
林荫绿道绿化
异世界,芝麻开门!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咏国槐
北京将新建500公里绿道
我爱绿化
小猴栽树
枫叶
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