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法提高煤制乙二醇产品UV 值的分析及应用

2022-07-08 07:24李成科乔玉山景瑞琳
煤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乙二醇聚酯储罐

吴 浩,李成科,乔玉山,董 强,景瑞琳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乙二醇(HO-CH2-CH2-OH)又名甘醇,简称EG,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液、增塑剂、活性剂以及炸药等,目前95%左右的乙二醇被用于生产聚酯纤维[1]。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国内乙二醇生产厂商逐渐倾向于煤制乙二醇(合成气法),即CO 氧化偶联生产草酸二甲酯[DMO,结构式(COOCH3)2],再由DMO 加氢生成乙二醇。然而,煤基法获得的乙二醇虽经精馏工段处理能将产品纯度提高至99.9%,但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紫外透光率(UV 值)难以满足聚酯级乙二醇国标要求(220 nm、275 nm 和350 nm 处的UV 值应分别达到75%、92%、99%以上),影响下游聚酯纤维的色度、品质等。

根据文献[2]报道,纯乙二醇在波长为220 nm 以上的紫外光区无吸收,而含微量杂质的乙二醇在波长为220 nm~350 nm 范围内的紫外光区表现出较强吸收,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UV 值准确反映出乙二醇中的杂质含量,判定乙二醇品质,进而进行工艺调整,实现产品品质的提高。

不同于石油制乙二醇工艺路线,煤基法获得的乙二醇含有较多微量杂质,即使通过精馏也难以完全去除。且乙二醇负压精馏过程中容易产生醛类、羧酸类及酮类等杂质,严重影响煤制乙二醇产品的UV 值[3]。为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工艺人员通常使用化学法或物理法去除杂质,从而使煤制乙二醇产品UV 值达到聚酯级乙二醇国标要求。目前,化学法以催化加氢法为主,而物理法主要以吸附法为主[4]。催化加氢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醛、酮类等不饱和有机杂质加氢转化为饱和有机物,其核心在于催化剂的选取,催化剂的优劣决定着产品的品质及经济性。吸附法则是利用吸附剂(活性炭、脱醛树脂等)多孔隙结构,将不饱和杂质选择性脱除,其工艺简单,成本低,成为煤制乙二醇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方法[4]。

本文从DMO 与氢气反应角度出发,分析了杂质在乙二醇生产中形成的化学反应,利用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树脂提纯装置(简称树脂提纯装置),探讨了脱醛树脂法提高乙二醇产品UV 值的原理、工艺操作及工业化运行结果,可为相关煤制乙二醇生产企业在提高乙二醇产品品质方面提供参考。

1 树脂法技术工艺原理

1.1 合成气制乙二醇反应过程

DMO 加氢制乙二醇反应可分为式(1)、式(2)两步:

总反应见式(3):

通常情况下,DMO 与H2在铜系催化剂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控制温度范围为175 ℃~205 ℃,压力范围为2.7 MPa~3.0 MPa,氢酯比(H2与DMO摩尔比)为50~120。在此条件下,有利于DMO 加氢生成乙二醇,达到最大转化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 杂质形成过程

合成气制乙二醇主要分为合成和精馏两道工序[5]。前者是将DMO 与新鲜H2在特定温度及压力下经过催化剂催化获得粗乙二醇,见方程式(1)~(3)。后者则是将合成后的粗乙二醇经过多塔精馏提炼出成品。但精馏过程中,由于合成阶段存在诸多副反应[见方程式(4)~(22)],使得粗乙二醇夹带多种杂质,这些杂质将对产品UV 值产生极大影响。

生成乙醇的副反应:

生成甲醇、乙醇的副反应:

生成正丙醇、正丁醇的副反应:

生成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的副反应:

生成1,2-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的副反应:

生成1,2-丙二醇、1,3-丙二醇的副反应:

生成乙二醇单甲醚的副反应:

过加氢生成1,2-丁二醇的副反应:

生成甲醛、甲醚的副反应:

生成乙醚的副反应:

生成甲酸甲酯的副反应:

生成乙酸甲酯的副反应:

生成碳酸乙烯酯的副反应:

从形成过程方程式来讲,杂质主要包括醇类化合物(单元醇和多元醇)、醛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及酯类化合物等。对于醇类化合物,通过精馏工段可有效去除(如乙醇、1,2-丁二醇及1,4-丁二醇)。而对于醛类、醚类、酯类等化合物,虽然含量很少,但对乙二醇UV 值影响极大,且此类化合物难以通过精馏去除。

1.3 杂质对乙二醇UV 值的影响

煤制乙二醇生成的醇类、醛类、醚类及酯类化合物等杂质的吸收波长主要集中于220 nm~350 nm。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影响220 nm 处UV 值的有机物主要为羧酸、酯类及共轭醛类化合物[6];影响275 nm 处UV值的有机物主要为环状二酮[7];影响350 nm 处UV 值的杂质主要为重组分,但由于聚酯级乙二醇在乙二醇产品塔侧采得到,故此影响可忽略不计[8]。由于220 nm处的紫外光谱通常为电子跃迁所致,即意味着乙二醇UV 值很难达到聚酯级乙二醇国标要求,且副产物1,2-丁二醇与乙二醇沸点接近,难以通过精馏彻底去除,需进行后续提纯处理,故在工业化运行过程中着重关注220 nm 处的UV 值。

1.4 树脂法精制原理

利用树脂法提高乙二醇UV 值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物理法即利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将醛、酮类等有机杂质选择性吸附,从而提高乙二醇UV 值。此类树脂法工艺操作简单,树脂失活后可通过再生重复利用,已在石油路线制乙二醇中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化学法则是利用醛基、羰基的化学活性与乙二醇发生缩醛反应,生成物因不会对聚酯级乙二醇指标产生影响,间接提高了乙二醇UV 值[9]。此类树脂虽能够提高乙二醇产品品质,但具有不可再生性,需定期更换,相关反应式见式(23)、(24)[10]:

可见,适用于化学法的树脂本质为一种特殊催化剂,利用树脂表面的催化基团将对乙二醇UV 值产生影响的醛、羰基官能团转化为饱和键缩醛,从而提高乙二醇产品品质。在实际工业化应用过程中,使用单一树脂很难达到聚酯级乙二醇国标要求,通常的做法是将物理吸附类树脂与化学催化类树脂相结合,设置在乙二醇精馏工段下游,以此降低乙二醇产品中的醛含量,实现煤制乙二醇产品提纯。

2 树脂法技术工艺操作

2.1 工艺流程

树脂提纯装置提纯设备共计5 台,提高UV 值树脂塔3 台(1#树脂塔:T-101A/B/C,利用物理吸附作用提高乙二醇的UV 值,1#树脂可再生),降低醛含量树脂塔2 台(2#树脂塔:T-102A/B,利用化学法降低乙二醇中的醛、羰基活性,2#树脂不可再生),1#树脂塔与2#树脂塔可单独使用,亦可串联使用,从而实现煤制乙二醇品质提升,其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 所示。

图1 树脂法提升乙二醇品质工艺流程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不合格乙二醇先经1#树脂塔进行吸附,若1#树脂塔出口取样分析UV 值和醛含量合格,则将合格乙二醇输送至聚酯级乙二醇储罐;若UV 值合格,醛含量不合格,则送入2#树脂塔进行脱醛,待2#树脂塔出口取样分析合格后送至聚酯级乙二醇储罐。

2.2 树脂装填及活化

树脂装填:打开1#树脂塔与2#树脂塔顶部法兰,将颗粒状树脂从顶部加入到内部即可。

1#树脂活化:将1#树脂装入1#树脂塔,并将其浸泡于脱盐水中30 min 以上。树脂膨胀完后,向1#树脂塔通入聚酯级乙二醇,将脱盐水置换出来。根据出口取样分析结果,将1#树脂塔出口乙二醇切至粗乙二醇储罐或聚酯级乙二醇储罐。

2#树脂活化:将2#树脂装入2#树脂塔,并将其浸泡于聚酯级乙二醇。树脂膨胀完后,根据出口取样分析结果,将2#树脂塔出口乙二醇切至粗乙二醇储罐或聚酯级乙二醇储罐。

2.3 系统开车

2.3.1 1#树脂塔与2#树脂塔单独开车

1#树脂塔开车:打开T-101A/B/C 塔顶进料管线排气阀及入口手阀,向T-101A/B(两开一备)注入不合格乙二醇进行排气。观察顶部视镜液位显示,待顶部管线排气阀有液体流出时,关闭排气阀,逐步打开T-101A/B 出口阀。先将乙二醇切至粗乙二醇储罐,每半小时取一次样,待取样分析UV 值与醛含量后,将合格乙二醇切至聚酯级乙二醇储罐。

2#树脂塔开车:打开T-102A/B 塔顶进料管线排气阀及入口手阀,向T-102A(一开一备)注入不合格乙二醇进行排气。观察顶部视镜液位显示,待顶部管线排气阀有液体流出时,关闭排气阀,逐步打开T-102A 出口阀。先将乙二醇切至粗乙二醇储罐,每半小时取一次样,待取样分析UV 值与醛含量后,将合格乙二醇切至聚酯级乙二醇储罐。

2.3.2 1#树脂塔与2#树脂塔串联操作

导通1#树脂塔出口至2#树脂塔沿途盲板、进出口管线阀门;先按照1#树脂塔开车步骤对不合格乙二醇进行吸附,UV 值合格但醛含量不合格时,将乙二醇由1#树脂塔串入2#树脂塔入口,待2#树脂塔出口取样分析UV 值与醛含量合格后,将合格乙二醇由粗乙二醇管线出口切至聚酯级乙二醇储罐。

2.4 系统停车

接到停车指令后,停止向树脂塔进料,将不合格乙二醇切回原管线;关闭1#树脂塔和2#树脂塔进出口阀,检查现场树脂塔液位是否全部淹没树脂;若短期停车,则1#与2#树脂塔进出口无需盲板导盲;若长期停车,树脂塔进出口需盲板导盲,保证树脂塔气密性良好且与其他系统有效隔绝。

2.5 树脂再生及置换

树脂提纯装置1#树脂可再生,2#树脂不可再生,在此仅针对1#树脂进行再生操作。接到树脂再生操作指令后,按照正常开车启用1#备用树脂塔(T-101C),对需再生的树脂塔进行正常停车处理;打开需再生的树脂塔出口阀、进料管线上的0.7 MPa 氮气阀,将塔内液体送至粗乙二醇储罐;排液结束后,关闭氮气手阀,打开进料管线上的脱盐水手阀,对塔内进行冲洗,根据出水浓度,将出水排至粗乙二醇储罐或废水池;冲洗结束后,关闭脱盐水手阀;打开底部反洗脱盐水阀,将反洗出水送至废水池;反洗结束后,关闭反洗脱盐水进出口手阀,静置,待树脂层沉降下来即可;打开进料管线上的NaOH 溶液手阀及出口碱液池手阀,通入碱液;碱液再生结束后,关闭碱液进料手阀,打开进料管线上的脱盐水手阀,对塔内树脂进行洗涤,直至底部出水呈中性为止;正洗结束后,关闭正洗脱盐水进口手阀,打开进料管线上的0.7 MPa 氮气阀,将树脂塔内的水压至废水池并吹扫半小时;排水结束后,关闭氮气手阀,将聚酯级乙二醇进树脂塔的手阀打开,补入聚酯级乙二醇,打开底部去粗乙二醇手阀,将液体排至粗乙二醇储罐,直至置换合格;打开树脂塔底部氮气手阀,通入氮气,当树脂床层全部松动后,关闭氮气手阀,停止通入氮气;反吹结束后,静置,待树脂层沉降下来,树脂保持液封备用。

3 运行结果分析

经1#树脂塔与2#树脂塔串联操作工业化运行后,乙二醇产品UV 值(220 nm)结果见表1。

表1 工业化运行结果

从表1 可以看出,在1#树脂塔与2#树脂塔正常运行范围内,乙二醇产品塔侧采后的产品经1#树脂塔与2#树脂塔共同处理后,产品UV 值(220 nm)均可达到89%。取1#树脂塔进口与2#树脂塔出口UV 值的平均值可知,220 nm 处的UV 值由57.0%提升至89.0%,提升率56.1%,证明了树脂法能够显著减少煤制乙二醇产品中醛、羰基官能团含量,从而有效提高煤制乙二醇产品UV 值。

4 结 语

本文分析了煤制乙二醇工艺中形成杂质的副反应、杂质对乙二醇产品UV 值的影响及利用树脂法提高乙二醇产品UV 值的原理,系统介绍了树脂提纯装置1#树脂塔和2#树脂塔提高乙二醇产品UV 值的工艺操作。通过采取物理树脂吸附和化学树脂催化吸附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含醛、羰基官能团的有机杂质对煤制乙二醇产品UV 值(220 nm)的影响,处理后220 nm 处的UV 值由平均57.0%提升至89.0%,提升率56.1%,不仅为提高乙二醇产品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煤制乙二醇生产厂家提供了操作经验,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乙二醇聚酯储罐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改性聚酯涂层的制备及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影响煤制乙二醇紫外透光率因素实验分析
中国首个自主技术大型LNG全容储罐项目开工建设
巴基斯坦对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案终裁
冷冻保护剂种类和胚胎发育阶段对绵羊冷冻胚胎移植受胎率的影响
建筑物中的热回收装置应用
新型非纤用聚酯的发展:技术与市场
储罐电动葫芦提升倒装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