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量粘土在九龙潭水库大坝中的应用

2022-07-08 09:50邹玉华
四川水利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墙龙潭粘土

邹玉华

(四川南充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 南充,637000)

1 工程概况

九龙潭水库枢纽位于西充县晋城镇龙门桥村,大坝距西充县城2.5km。工程开发任务以灌溉和城镇供水为主,并作为南充市应急备用水源,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3km2,它是升钟水库灌区内的一座中型囤蓄水库。水库设计洪水位371.25m,校核洪水位371.44m,总库容1316.88万m3,正常蓄水位370.92m,正常库容1271.84万m3,死水位354.00m,死库容134.88万m3,有效库容1136.96万m3。

水库枢纽由大坝、两个取水设施、引水设施及抽水泵站等组成。

工程等级为Ⅲ等,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水库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

大坝为粘土心墙石渣坝,坝顶宽8.0m,坝顶长294.94m,最大坝高48.17m。上游坝坡分为3级,坝坡自上而下分别为1∶2.5、1∶2.75、1∶3.0;下游坝坡分为4级,自上而下分别为1∶2.3、1∶2.5、1∶2.6和1∶2.6,最大坝底宽259.1m。

大坝防渗心墙顶高程372.0m,顶宽4.5m,上下坡度均为1∶0.25,最大底宽27.0m,防渗齿槽底部嵌入弱风化基岩,最低高程323.59m,心墙填筑量为13万m3。

2 心墙粘土料特性

九龙潭库区内张家沟和杜家沟内粘土含量丰富,地表耕植土厚度约1.0m,为无用层,下部粘土厚度3.7m~6.0m,储量37.71万m3,塑性较好。根据试验检测,粘粒含量20.8%~34.9%,塑性指数13.4~26.5,天然含水量23.8%~39.81%,水溶盐含量1.83%~2.15%,有机质含量(按重量计)1.35%~1.80%,pH值7.08~7.30,除含水量高以外,其他质量如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水溶盐含量、pH值等均满足规范要求。粘土心墙料物理力学性质及颗粒组成试验成果统计见表1和表2。

表1 九龙潭水库粘土防渗料基本物理性质试验成果

表2 九龙潭水库粘土防渗料颗粒组成试验成果

沟内粘土料呈可塑~软塑到流塑状粘土,大部分料源在沟底,含水率高,土质特细,液限高达40%左右,裹水能力很强。沟底粘土开挖出来就是粘结在一起、过湿且无法破碎的大块,翻晒后当表面含水量小于低限施工最佳含水量时,表面干硬,里面含水率仍比较高,又不容易破碎。如果直接碾压填筑,则层内土块难以结合在一起,多为颗粒状麻面,达不到相应的压实度,而且下雨后,水由麻面空隙灌入土中,又泡软土层。若要把粘土中结块完全破碎,减小含水量,不但需要翻晒的遍数多,时间长,而且先破碎的细料水分蒸发过快,形成干土,无法压实,又需要洒水湿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容易造成土料含水不均匀,影响填筑质量。

为了降低土块含水量,又不至于使细料过分风干导致含水量偏低,以及确保粘土含水率均匀,结合生活中“醒发面”经验,翻晒后不直接上坝,需要堆放储存,“醒、发”一段时间再填筑。

3 上坝料指标控制

库区粘土料除部分台地料含水量较低外,其余沟底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设计时考虑过采用多种料进行掺配混合、翻晒等方案处理,通过投资和施工难度比较,选择通过开沟排水、翻晒措施降低土料含水量。

按照规范要求,设计上坝粘土料含水量在最优含水-2%~3%范围内,根据料场粘土料室内击实试验,其最优含水率为16.4%~20.2%,平均值18.35%,最大干密度为1.71g/cm3~1.80g/cm3,平均值1.76g/cm3。室内击实试验成果见表3。为便于施工检测控制,设计控制上坝料含水率在16%~20%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0.98。压实后土料干密度不小于1.72g/cm3,渗透系数不大于1x10-6cm/s。

表3 粘土防渗料击实试验成果

4 粘土料翻晒储存方案

4.1 当地气候特点

工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一年中春夏多旱,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多绵雨,冬无严寒,雨量少,多阴天,日照少。降水量一般集中在5-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多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3℃,多年平均降水量949.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78.1mm,多年平均风速1.5m/s,多年平均日照数1355.2h。

4.2 翻晒方案

4.2.1 翻晒顺序及晒场选择

在实际施工时,控制上坝含水量成为该工程施工的关键点和难点。通过现场翻晒碾压试验,并经各方共同研究,确定翻晒方案:开沟排水→开挖运输→翻晒场翻晒→监测含水量→堆集储存。

先在库区料场开挖树枝状通风排水沟,将水引至围堰内,再通过自排结合抽排将水排至大坝下游。排水沟宽度1m~2.0m,深度根据地形和取料深度确定,以能排干积水为准。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在大坝基坑与张家沟、杜家沟围堰之间位置,利用弃渣填筑、平整出面积约2万m2的场地作为粘土料的翻晒、堆放场,场地用平面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平整,高出原地面约2m~3m,中间高,周围稍低,周围做排水沟,便于排水。

4.2.2 翻晒储存方案

翻晒进度计划及方案,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粘土填筑在2013年2月开始,考虑到翻晒需要一定时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自2012年11月5日开始,先翻晒堆放储备一部分,储备量要满足1~2个月填筑量,以后翻晒、填筑滚动进行。翻晒后堆放储备时间大于1个月的料才能上坝填筑。

采用反铲挖机开挖,载重汽车运输到翻晒场退占法卸车,推土机摊铺成厚度0.5m左右进行晾晒,再配合碎土能力较强的横轴式旋耕机,翻耙破碎土块。晾晒时根据天气情况每天用旋耕机进行翻耙破碎2~3次,一般2d~3d可晒好一批。

翻晒后,控制粒径小于10mm细料含量不小于60%,其含水量在15%~17%范围内;粒径小于100mm大块料含量不大于40%,其含水量可以放宽到20%~23%。

翻晒后进行堆存,堆料顶部预留斜坡,表面拍实保持光滑,四周设排水沟,减少雨水入浸。细、块料堆放“闷、发”大概一个月左右,水分相互吸、排,块料也基本破碎,土料含水量均匀,基本都能满足填筑要求,可上坝填筑。上坝前可将表层含水量高的粘土重新晾晒,符合要求后上坝填筑。内部粘土经过检测基本都符合含水量要求,可直接上坝填筑,局部含水量不符合要求的,经晾晒或洒水,满足设计要求后上坝填筑。

5 粘土心墙填筑及检测成果分析

根据碾压试验,心墙坝填筑采用22t凸块碾碾压,铺土厚度控制为40±5cm,顺坝轴线方向碾压,机械行车速度控制为2km/h,压实作业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采用静压法,碾压遍数8遍。施工填筑过程严格按照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经第三方抽检全部合格。抽检统计资料如下:

粘土心墙(高程324.09m~372.0m)共填筑121层,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干密度和压实度抽检68层(共261点)全部合格。同时第三方分别对高程330m、335m、340m、345m、350m、355m、360m、365m、370m共9层心墙,进行大样抽检试验,每层抽取6个点,共计54组样,进行含水率、干密度、比重、颗粒组成、抗剪强度、压缩指标、渗透系数等指标检测,其中高程360m和370m层抗剪强度做了压实后土样快剪、饱和固结快剪、饱和慢剪,其余各层均做了不饱和不固结快剪、饱和固结快剪。检测结果统计如表4。

表4 九龙潭水库心墙填筑质量检测成果(干密度和压实度)

表5 九龙潭水库心墙填筑质量检测成果(9层54组样颗粒组成)

表6 九龙潭水库心墙填筑质量检测成(9层54组样抗剪强度及压缩指标)

表7 九龙潭水库心墙填筑质量检测成果(2层12组样抗剪强度及压缩指标)

检测结果表明,碾压后粘土心墙各项指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6 水库运行情况

大坝已于2016年2月全面完工,2016年6月水库开始试蓄水运行,库水位在正常水位370.92m与354.0m之间运行,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最高库水位曾达到正常蓄水位370.92m,且最长维持近6个月时间。

水库试运行5年多,没有出现安全隐患。自2016年5月开始,到目前已进行了106次安全监测,大坝累计最大竖向位移103.80mm,累计最大水平位移40.56mm,均小于警戒值。水库渗漏情况在设计控制范围内,实测浸润线与设计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没有出现异常。

7 结语

根据九龙潭水库设计、建设经验,对于当地材料坝,可根据材料分布情况,按照安全、节约、环保、就近、尽量减少占地的原则选择筑坝材料。对于库区高含水量粘土,通过选择合理的翻晒、储存方法,及适宜的指标控制,完全可以满足粘土心墙相关技术要求,实现高含水量粘土在大坝心墙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心墙龙潭粘土
300 m级超高直心墙和斜心墙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龙潭画影
九龙潭的龙
粘土玫瑰DIY
暖心墙:让城市更有温度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Therapeutic effect of okra extract 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rats induced by streptozotocin
粘土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