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理”与“路”

2022-07-10 13:44谢费斯邓飞张华金
文教资料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逻辑

谢费斯 邓飞 张华金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必须按照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视角进行思考。高职思政课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历史逻辑”构成了其内容的一致性、连续性,“理论逻辑”建构了其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实践路径”是对“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的行动回应。

關键词:高职思政课 讲好中国故事 逻辑

高职思政课相较于本科院校,有着更突出的职业特性,而面对本身基础就较为薄弱的高职学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课程内容更加通俗、生动,能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吸收和消化课程内容,使其为学生所接受。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示理论知识,使学生在了解身边事物、家庭和国家事务的过程中树立理想信念,潜移默化地增强“四个自信”,自觉融入爱国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高职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逻辑”

高职院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需要用中国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实践,而中国故事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来源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中华上下五千多年来的历史中传承而来,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中发展而来,在当今新时代中继续丰富着。它的形成有着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高职思政课通过讲好这种“历史逻辑”,让学生从故事中寻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一)来源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传承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不间断的文明。[1]与埋葬在历史长河中的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一个传承和发展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道德思想、哲学理念、人文成就和礼乐教育,始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养料。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诠释了文化繁荣和文化自信,突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故事讲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高职思政课建设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要讲好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故事。这种风格是需要对比得出来的,例如当西方神话中在感恩神明盗取火种到人间时,在中国的故事里靠的是“燧人氏钻木取火”,而从“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到梅兰竹菊“四君子”,凝练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只是中国传统风格的一个小小缩影,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传承;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思想共识的思想指南。两者在互动中逐渐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且能够反映民族思想内在特性的共有精神,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优秀道德品质就是最为本质的体现。

(二)发展于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中国革命中所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2],有着社会实践基础,独具中国特色,是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引领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近年,以《觉醒年代》《长津湖》为代表的一大批收视率与口碑双丰收的优秀国产影视剧也表明,红色革命精神在当代年轻人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红色革命精神逐渐演变为奋斗拼搏忘我的“革命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奋勇争先,就在于他们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做支撑。这种革命理想价值观的根源在于革命时期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各种苦难,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升华。改革开放后,作为中国时代发展的活力引擎,改革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核心,它是对社会发展制约因素的变革与改良,发出时代最强音。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等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高职思政课既要讲好中国革命时期中华民族所展现出的不破不立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的故事,也要讲好弘扬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所体现的正直、创新、勇敢的中国精神。

(三)丰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拥有四个伟大精神——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创造”“奋斗”“团结”“梦想”也被视为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意涵。

高职思政课要讲好新时代的“创造”故事。没有创造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当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复兴号等一大批中国创造亮相世界,当新“四大发明”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空前迸发。在当今社会,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需要一大批扎根一线、勇于挑战的青年人才,高职思政课凸显专业特色,讲好行业的“创造”故事,让青年大学生从新时代的“创造”故事中汲取养分,做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时代先锋。

高职思政课要讲好新时代的“奋斗”故事。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句话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儿女的共识,新时代更加需要奋斗。高职思政课要讲好“奋斗”的故事,让青年大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何以可为、何以不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以“实干”成就“梦想”,以“实干”创造“幸福”。

高职思政课要讲好新时代的“团结”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曾提纲挈领地指出,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是深深烙印在我们骨子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民族融合、文明融合、共同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唱响促进各民族交流与融合、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的主旋律。

高职思政课要讲好新时代的“梦想”故事。如今,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伟大的梦想,我们必须要进行伟大的斗争,推进伟大的事业,建设伟大的工程。特别是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基础,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高职思政课讲好“梦想”的故事,结合职业教育需求,让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职业理想信念,树立鸿鹄之志。

二、高职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逻辑”

(一)人民立场的价值选择

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化意义,即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同时具有了“属历史性”“属人性”等特征,其本质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人在客观世界通过获取生产资料的方式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时期逐渐形成的形式多样的文化形态。[3]对于中国故事而言,一方面,它所囊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都是符合生产力发展以及时代诉求的先进文化、进步文化,源自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从而更容易被人们所继承和发展。这是因为人是在“理想中生存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典型特征,人不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精神,精神对“理想中生存的”人来说构成了丰富的人生。另一方面,中国故事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具有客观现实性,中国故事源自现实实践,同时中国故事又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被丰富,丰富的过程就是以人民立场为出发点的价值选择的过程。

(二)文化自信的中国表达

讲好中国故事,其过程实质就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过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之义,在高职思政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是在向学生传达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所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价值观念、文化价值与情感态度的总和。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种飞跃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同时也体现在精神财富上。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如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美好生活”价值观油然而生,这种“美好生活”相比过去而言更加具体、更加多样性。因此国家在各方面都要做出具体的安排,而在所有方面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也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三)国家安全的现实要求

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隐匿性”“潜在性”的文化侵略和文化霸权主义等各种不和谐因素也悄然在文化交往中生根发芽。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这种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且更加不易被察觉,更容易导致网络空间的乌烟瘴气、网络生态恶化状态的生成。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比比皆是,其目的是通过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减弱,削弱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造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失落”。越是如此,越要讲好中国故事,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要以民族团结之力、民族共识之力、民族凝聚之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铸起国家文化安全的屏障。

三、高职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高职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必须依托于“历史逻辑”,也要遵循“理论逻辑”,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为指导,从内容供给、机制、传播等方面进行创新思考。

(一)内容供给侧:做好优秀中国故事成果供给

构建立体化文化成果供给矩阵。主动做好全国优秀民族、文化、思政等成果对接,形成中国故事的资源集群,实现内容共建、资源共享的格局,善用“大思政”。同时。注重突出职业院校的职业特色,结合行业故事、行业精神,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主题活动,统筹活动、教育等资源,挖掘一批中国故事资源。讲好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故事,通过对这类故事的讲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使他们从中国故事的倾听者转变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打造精品化的文化成果。一是根据思政课教材的内容,遴选适合教材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合适案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融入故事教学当中;二是要讲好优秀的民族故事,为中华民族提供文化资源传播途径,根据不同特色民族文化实现“一族一策”“一族一精品”的文化建设成果,积极宣传中华民族正能量文化。

提升优秀成果影响力。当前,文化交流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的融合、互鉴等现象,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中,我们既要守住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又要创新地批判和吸收世界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铸就中国独特的、包容性的文化基因,提升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二)对标高质量:建立健全各类运行保障机制

控制机制是指要实现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把控,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通过对优质内容的分析研判,依托“把关人”,根据扁平化、專业化等传播原则,确保优质内容供应。

创新机制是指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环节当中,要积极探索各式各样的内容合作,要善于利用好社会这堂“大思政课”。依托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趋势,尝试与各类社会组织、爱国主义实践基地、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等共同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素材。同时,要加强新技术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应用,让经典在科技中焕发新生,让理论在大数据中更显亲和。

激励机制是指要根据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格局,建立中国故事资源库、文化成果生产、数据库更新等多梯队人才队伍。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创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整体氛围,充分调动高职思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全媒体推广:推进优秀网络成果的大融合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全媒体不仅已经成为新时代媒体发展的大趋势,而且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大数据时代,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特点越来越凸显。文字已不再是单一的传播方法,语音、短视频的崛起,让信息的传播更为迅捷。构建以互联网为主体,传统媒体、手机媒体协同共建的讲好中国故事全媒体传播方式,实现讲好中国故事话语的全媒体技术、文化、组织、转换、接受等层面的实践作用,有助于为讲好中国故事发展注入强心剂,推进多样化的故事传播方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9.

[2] 张文.红色文化与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培育探究[J].社会科学家,2016(4):31-35.

[3] 李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J].人民论坛,2018(22):140-141.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教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路径研究” (ZJGD2021162)。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父母的神逻辑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