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07-12 19:51刘增辉
在线学习 2022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数字化数字

刘增辉

2022年已经过半,对教育领域而言,这是迎来巨变的半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教育部第一期教育数字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开班……“数字化”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词,2022年成为中国“教育数字化元年”。其中,职业教育的表现尤为耀眼,“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确定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以数字化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开启了改革创新的新篇章。

职教数字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此前,“数字化”一词,从没有以这样的高频率出现在教育人面前。为什么要以数字化改造教育,职业教育数字化又意味着什么?

教育数字化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同脉同源。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看来,教育数字化遵循这样的发展逻辑:从“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数字技术逐渐全面应用于中国各领域的建设。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改革逐渐加速,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

“一个强大的数字中国必然需要一种高度适应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数字教育作支撑。”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杨现民说,教育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征和核心指标,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的速度和质量。

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要有更高站位,要看到这项事业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国际趋势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更加强调人才制造工艺和服务技能的迭代能力,更加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国际局势风云突变的今天,逆全球化态势逐渐抬头,国内高端制造业规模和产业链布局成为争夺国际经济战略制高点的关键。职业教育是实现技能人才强国的关键,成为国际新背景下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从国家发展来看,中美高科技博弈的加剧、“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实施,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瞄准“卡脖子”技术、国际化协作和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新诉求。所有这些,都要求职业教育把握数字化契机,培养更多具有数字化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使我国职业教育并跑甚至领跑世界职业教育。

以数字化重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

为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教育部确立了三个主攻方向。一是坚持内容为王,持续丰富资源。制定资源准入退出、产权保护和利益分配规则,定期发布数字化资源建设指导性目录,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职教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二是坚持应用为要,拓展服务功能。健全完善统一门户、统一推广、统一应用,结构优化、区域均衡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管理和服务平台,确保学习者享有优质便捷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开发国家级实时监测、在线分析预测及综合优化调度系统,智能化选择或推荐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鼓励企业将数字教学资源作为继续教育和培训平台,认可员工通过平台学习取得的成果。

三是要坚持育人为本,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营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智慧学习环境,弥补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大规模标准化培养向大规模个性化培养的跃升,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部署源于对以往信息化工作经验的总结。长期以来,信息技术一直被狭隘地当作教育工具。这种窄化的观念,束缚了教育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就此谈到,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化技术不能局限于工具性应用或细枝末节性的修修补补,而应作为一种整体性系统变革的契机。这种变革不是数字化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以数字化为媒介,打开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通过数字化引领教育理念变革、思想变革、方法变革、实践变革,以数字化思维重构职业教育生态,服务专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是职教数字化的本质。

职教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基本单元,职业院校的实施效果是数字化轉型成功与否的关键。经过多年努力,职业院校已具备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基础。目前,各学校以“三通两平台”为依托,按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进行了数字校园建设,移动泛在学习环境已初步形成;已建成203个国家级、460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认定5000余门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在线课程;从2015年起,中央电教馆分三批遴选了428所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面推进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专家认为,院校信息化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而且一直伴随着信息化进程始终:一是校领导认识问题,二是资源建设问题。相当多的校领导并没有认识到数字化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导致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在资源建设上,由于企业参与不够,充分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质资源不足。虽然以前出台过很多举措,教育部也已经做出下一步安排,但专家表示,要解决这个数字化最核心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职业教育终于迎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经过数字化洗礼,一个崭新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将建立起来,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数字化数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