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角色游戏“哐当先生接骨记”

2022-07-12 20:43李贞何凤华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桐桐布条诊室

李贞 何凤华

我们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时发现,幼儿刚开始对游戏的兴趣很浓厚,非常喜欢摆弄材料,但是玩着玩着,有的幼儿就不想玩了。为什么幼儿对角色游戏失去了兴趣呢?我们发现不是幼儿没有兴趣玩游戏,而是由于游戏经验的缺乏,导致幼儿在游戏中只是单纯摆弄游戏材料以及重复简单地玩。

在班级“小医院”游戏中,孩子们在熟悉牙科、产科的流程后,渐渐形成了程式化玩法,“发热”“头晕”“牙疼”。“产妇”越来越少,“小医院”里失去了最初的热闹。直到“哐当先生”的出现,重新燃起孩子们对“小医院”游戏的热情。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追随孩子们的兴趣,见证了他们在“骨科门诊”游戏的过程中令人惊讶的变化与发展。

一切源于绘本故事《哐当先生》。这几天,桐桐被绘本中生动形象的“人体骨骼”深深吸引,一直和小朋友讨论:“我小时候,手被车门夹过,就拍过骨头的照片。”终于,在今天的角色游戏中,他开始了对“哐当先生”的扮演。

一、特殊的病人——“我的腿不能动了!”

“小医院”游戏开始啦!桐桐在1号和2号诊室之间来回跑着,一会指责1号诊室的医生没有用压舌板看嗓子,一会喊着产科医生要先打麻药再手术,就这样来回忙碌着。突然他腿一软,瘫坐在地上,看上去是打算休息一会。没一会,他突然一手放在耳朵边一手撑着地,喊了起来:“喂!120吗?我腿受伤了,走不了了,你们快来呀!”浩浩听到后立刻跑到教室的一角,将原本被小朋友们遗忘的“救护车”(大纸盒)推了过来。浩浩大声地喊着:“毕波毕波……”,引来了周围小朋友的围观,大家合力将桐桐送到了1号诊室。

“医生”小禹被这突如其来的特殊病人弄得有点不知所措,他拿著听诊器试图来听诊,桐桐推开他的手说:“我腿受伤了!”小禹又拿起针说:“打一针就好了。”桐桐不耐烦了,指着盒子里像小锤子一样的仿真器械说:“用那个,敲一敲,检查骨头有没有摔断。”小禹轻轻地在桐桐的小腿上敲了敲,问:“疼吗?”桐桐摇了摇头,说:“你要帮我包扎一下!”小禹开始在他的急救箱里翻找,拿来一块布条,“我来给你绑起来,你不要动。”桐桐很配合地躺在“病床”上,小禹用布条缠绕了一会,皱着眉头说:“你腿太粗啦,布条不够长,我都没法打结了!”

桐桐一骨碌爬起来,试图用夹子将布条接口夹住,但都失败了。突然他指着一个泡沫网格袋说:“你可以用那个给我套起来包扎一下,我见过有小孩头破了就是用这个包的。”小禹在桐桐的“指挥”下,用泡沫网格包在了桐桐的小腿上。接着桐桐大声说道:“我要去输液大厅输液!快把我放救护车里!”周围的同伴听了,立刻铆足了力气将桐桐抬上了救护车。

猜你喜欢
桐桐布条诊室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诊室空间配色设计研究
水泥窑协同处置布条类有机工业固废污染物排放特性
“情窦初开”的桐桐
桐桐学唐诗
崔老师诊室
布条小书签
保洁员承包诊室 雇来“医托”忽悠患者
我家的“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