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临床应用研究最新进展

2022-07-12 06:50郭静玉
科技视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脉搏主动脉心血管

郭静玉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的需求逐渐减少, 心血管类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临床上对于如何早期发现心血管病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阐述近年来脉搏波传导速度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脉搏波在一定距离动脉节段上的传导速度。 它是动脉硬度的一种间接表示方法, 可以反映大动脉的顺应性。数值越大表示血管弹性越差,动脉硬化程度越高。 血管弹性的好坏与人们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PWV 是一种有效的、 临床上可行的动脉硬化的标志物,也是预测预后的一个有力指标。

对不同节段动脉的PWV 进行测量, 可以得到不同的参数,不同部位之间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反映的是不同动脉系统的顺应性。 目前医学上应用较多的是颈动脉-股动脉PWV (carotid-femoral PWV,cfPWV),臂-踝PWV(brachial-ankle PWV,baPWV,也称肱踝),颈动脉-桡动脉PWV (carotid-radial PWV,crPWV),心-主动脉PWV(aortic PWV,aPWV)。

1 颈-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 fP WV)

通过cfPWV 评估的大动脉僵硬度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常用于风险分层。

Rinkūnien 等人根据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动脉结构和功能参数以及不同甘油三酯水平, 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分析,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cfPWV和crPWV 均明显升高, 甘油三酯升高与cfPWV、crPWV 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独立相关,并可能改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Jae 等人探讨了cfPWV 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缺血性和出血性)的关系,中位随访28 年,471 例脑卒中事件(缺血性397 例,出血性94 例)发生。 研究结果表明cfPWV 是中年男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独立相关因素。

Caiyan Zou 等人研究调查中国成人血细胞比容水平与中枢和外周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特别关注血细胞比容与其他心脏代谢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 研究包括年龄≥20 岁的3225 个成年人。 测量crPWV、cfPWV、颈动脉足背脉搏波速度(cdPWV)和血细胞比容。 研究发现血细胞比容水平与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对cfPWV 的影响显著相关。 结果表明在中国成年人中,血细胞比容水平与中心动脉僵硬度升高有关, 独立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作为血清学标志物,血细胞比容可以预测中心动脉僵硬程度。 血细胞比容结合其他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更好地评估血管性心脏病。

2 臂- 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 a P WV)

baPWV 是测定肱动脉到胫后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评价动脉弹性功能的一项指标。

Qu Geyue 等人探讨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动脉僵硬程度的相关性,将312 例高血压患者按其高血压是否控制良好分为两组,按年龄分层。 采用baPWV 评价动脉僵硬度,采用多元线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压控制对动脉僵硬度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无论年龄大小,未控制高血压患者中、重度动脉硬化检出的频率明显高于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 baPWV 与血压呈正相关,未控制血压是动脉硬化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改善动脉硬化。

雷欣豪等人研究探讨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baPWV 的关系。 以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2 例为高血压组,同期就诊的老年女性正常血压者40 例为对照组,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 相对室壁厚度, 通过动脉硬化检测获得baPWV 等指标。研究发现高血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和baPWV 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baPWV 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是baPWV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baPWV 显著相关,临床上可以用baPWV 参数来评估此类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情况。

Li Yao 等人研究baPWV 和腰臀比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纳入18944 名研究对象。 随访3 次>4.82±1.92 年。所有被试者根据baPWV 和腰臀比是否正常分为4 组, 对高血压各亚群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baPWV 和腰臀比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协同效应。 当baPWV 增加时,腰臀比可能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贡献更大。

张硕祺等人研究表明baPWV 测量有助于诊断外周动脉疾病, 且baPWV 更多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baPWV 作为动脉硬化的量度与急性及慢性脑小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高baPWV 与脑小血管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相关, 高baPWV 卒中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腔隙性脑梗死和严重的脑白质病变。在无卒中病史的人群中baPWV 升高与无症状性卒中独立相关。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高baPWV 会增加卒中复发的风险。 降低患者baPWV 有助于控制血压及提高降压药物疗效,有助于卒中的预防。

3 颈- 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 rP WV)

在与crPWV 参数有关的研究中,crPWV 常与cfPWV 一起参考使用。

Eriksson 等人研究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测量crPWV 和cfPWV 来评定动脉硬化程度。 研究发现某些亚型抑郁症男性患者中,crPWV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而女性并无此差异。 进一步研究抑郁症亚型可能更有助于理解抑郁症。

Laucyte 等人研究评价50~65 岁无心血管疾病但有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女性PWV 比值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 通过分析1 170 名参加全国性初级预防计划的妇女的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根据临床资料、 实验室值和合并症情况建立独立危险因素分组,PWV 比值采用cfPWV 与crPWV 的比值。 结果表明,年龄、腹型肥胖、血压、甘油三酯、血糖、肾功能参数及绝经均与PWV 比值相关。 对心血管高危女性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同时对疾病的发展进行筛查和分级。

朱颖亮等人探讨老年肥胖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异特点及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 选择住院老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17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腰围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所有受试者监测24h-动态血压(包括多项血压参数值)和crPWV,分析24h-动态血压变异性、 节律性特点和crPWV 的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腹型肥胖组患者非杓型血压的部分血压参数以及crPWV 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患者动脉僵硬度增高发生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患者。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和部分血压参数是crPWV 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腹部脂肪沉积对老年正常高值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异性和动脉僵硬度有显著影响,控制腰围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黄映芳等人探讨非酒精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crPWV 的变化和相关因素的分析。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 肝脏超声及中心动脉压、crPWV 的检测结果, 依据肝脏超声报告分为NAFLD组及非NAFLD 组, 通过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比两组资料的差别, 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探讨影响crPWV 的相关因素。结论表明非酒精脂肪性肝病患者的crPWV 显著升高,而中心动脉舒张压是非酒精脂肪性肝病患者crPWV 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4 心- 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a P WV)

aPWV 是反映大动脉弹性功能的早期敏感指标,其水平变化能够直观地反映动脉弹性的改变,是预测大动脉硬化程度最为理想的指标, 可通过评估aPWV来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田松枚等人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PWV的影响因素。 将336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aPWV升高组(281 例)和aPWV 正常组(55 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 采用Logistic 多元回归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PWV 的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年龄、糖尿病、收缩压、总胆固醇、血肌酐、高血压等级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PWV 的危险因素,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改善预后。

黎梦丽等人采取便利抽样法探讨基于脉搏波检测的社区老年人动脉硬化指标与身体成分的关系。 选取210 例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身体成分相关指标及动脉硬化相关指标, 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PWV、增强指数与身体成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社区老年人中,内脏脂肪含量、浮肿指数分别是主动脉硬化、外周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内脏脂肪含量仍然是aPWV 的独立危险因素, 即主动脉的硬化程度随着内脏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 死亡风险仍然极高。Giovanni 等人在231 名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和167 名无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研究通过aPWV 和增强指数评估的动脉僵硬度是否可以预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和无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 使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与aPWV 和增强指数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总死亡率。在平均5.4±2 年的随访期间,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有39 人(16.9%)死亡,无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有8 人(4.8%)死亡。 在人口研究中,年龄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而aPWV 是总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在外周动脉疾病组中,aPWV 仍然与总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aPWV 增加可能是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总死亡率的指标。 主动脉僵硬度与老年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有关。 由于主动脉僵硬度对认知和身体发病率的负面影响,主动脉僵硬度还可能影响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Tap 等人研究75 岁及以上人群中主动脉僵硬度与HRQOL 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采用aPWV 和中心脉压作为主动脉僵硬度的指标。 纳入研究的280 名荷兰参与者中位年龄为79 岁 (IQR 76-83),42.1%为女性。 研究结果表明主动脉僵硬与晚年生活质量受损有关。 这种关联可能是由影响身心健康的亚临床血管病理学介导的。

目前国内还有待更多大样本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来证实aPWV 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

猜你喜欢
脉搏主动脉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