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片机实训课程建设的研究

2022-07-12 06:50白高娃
科技视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数码管单片机实训

白高娃

(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0 引言

技能实训作为高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实训的效果往往影响着高职教学的质量。 单片机实训是机电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核心实践课程,教师在开展课程建设研究过程,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水平。

1 准确定位高职院校培养单片机人才的目标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 多数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学期间, 主要围绕既定的教学流程和教材内容实施教学活动。 但高职与本科院校的教育职能和目标存在根本差异,从单片机教学方面来讲也是如此。本科院校实施该方面的教学主要以科研为目的, 而高职院校在开设该类课程时主要目的为社会输送具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 如果高职在实施专业教学期间一味复制高校的教学形式,则难以提升高职在单片机教学的质量水平。

当前行业对单片机技术人才的需求主要为下述类型:第一,单片机的生产和维护人才。 该类型的人才主要来自中职院校。 第二,高技术人才,主要指工程师。第三,单片机的技术创新人才。该类型的人才主要是单片机的本科毕业学生。 因此,高职需依据自身的办学目标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上述第二种人才类型便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 为此学生需对单片机产生更为深入的把握, 同时还需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在参与工作前还需获得相应的资质认证。

2 完善高职单片机实训课程建设内容

2.1 依托项目展开理论,及时应用理论

高职需摒弃以往的教学理念和实施模式,将项目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将理论作为项目的服务和应用基础,全面满足项目的需求,但不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教学目标。如在讲解“RGB 灯珠呼吸灯实验”期间,便需对通过按钮控制呼吸灯的闪烁进行讲解。 教师需要求学生运用Proteus professional 工具绘制原理图,同时在绘制期间对工程过程深化理解。 单片机所具有的中断功能会直接受到CPU 的控制,其通过中断来促使寄存器IE 对中断和某个中断源的开关进行管理。 项目相关的外部中断与总中断位等相关。 在何种情况下单片机可判定外部中断已经产生的进行检测,需设置外部中断请求。 可将分析过程运用C 语言进行展现,从而对程序功能进行完善。 可使用Keil 完成程序的编写, 经过调试后将其下载到原图内进行模仿,以此检验分析的准确性。

将学科理论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能够明显吸引学生的关注。 在项目中运用理论知识能够明显降低应用的难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对知识重点的梳理更为明晰,便于学生实施后续的项目开发。

2.2 延伸项目,拓展思维

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在于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单片机项目的开发和产品维修进行完善,因此实验内容也需科学设置,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有限,因此在设计实验项目时,便需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能力情况,在完成基础项目内容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延伸,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在讲解七段数码管的实验内容时,通常学生可顺利完成基础性的实验内容,此后教师便可要求学生掌握实时功能设计。 上述设计需学生掌握七段数码管的动静态显示形式,同时还需联系以往的定时器知识基础。 数码管的动静态显示方式即逐渐轮流点亮显示器,与静态显示的区别在于,数码管经过串联后,可将驱动器与芯片的IO 接口相连,同时可通过IO 口完成六个数码管的位选。 可通过发挥视觉功能对二极管在熄灭时的余辉效应进行显示。 促进学生能够发挥实验知识储备,对原理图和程序进行细化完善。 此时教师只需发挥引导功能,调动学生产生相应的兴趣,拓展学科思维。

3 单片机实训教学的改革建议

在对单片机实训课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合教学实践,将教材的编制为基础,对教学手段进行细化完善,全面建立单片机的实训课程模式。

3.1 明确实训教学目标

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提升革新的稳定性, 高职需明确设置实训课程的目的,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的丰富性,促使学生产生兴趣,以主动的态度来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单片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2 更新实训教学内容

当前高职可从网络渠道来获得大量的教学资源,多数新的技术信息均可通过网络获取。 在实施单片机的实训教学期间,教师便可利用网络资源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 或者编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重点介绍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让学生能够对单片机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 学生在实验期间能够以更为清晰的思路来指导实践操作,更容易产生创新思维,将其运用到实训中,全面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相关的编程知识。

3.3 创新实训模式

当前高职的教学活动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高职院校不能独立设置实训课程内容,而需与理论结合设置,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单片机理论的认识,从而有序开展专业练习。 每次实训课程的训练内容需科学设置,同时教师还需有意识地为学生预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够将训练和思考同步实施。 可将全部单片机实验分为两类,为基础类和综合设计类的实验。 前者主要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后者主要需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后方可实施,这样更能够促使学生建立单片机的完整的知识架构。

3.4 改革考评体系

只有对学生形成更为客观的评价, 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后续的努力方向,更有目的性地参与学习活动,最终提升学习的质量。最后一节实训课可设置为单片机实训考试, 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考试任务, 以此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考试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占据一半比例,另一半由实验报告和学生课堂成绩组成, 其中学生的课堂表现的占比为35%,验报告占比15%,上述考试体系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 同时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能够自主调动实施单片机实验的积极性,主动通过实验操作来总结经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把握,最终全面提升学习的效果。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高职单片机实训课程建设内容,探索了提高单片机实训教学水平的途径,作为新时期高职教师,应提高教学认识,要重视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实践研究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有效的为学生专业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希望通进一步分析,能全面加强高职单片机实训课程建设研究效率。

猜你喜欢
数码管单片机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Arduino编程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MC9S08FL16单片机数码管静态显示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单片机控制的四位数码管动态显示编程
基于Qt的数码管数字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