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2022-07-12 03:19车彦军
医疗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准确度螺旋恶性

车彦军

喀左县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线科 (辽宁朝阳 122300)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约为10%[1]。准确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对评估患者病情、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先进诊疗设备的日益完善,以16排螺旋CT为代表的影像诊断技术凭借其高分辨力、动态成像、可重复应用等优点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6月于我院确诊的2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2~72岁,平均(44.74±3.35)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均行螺旋CT扫描及MRI检查;病历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伴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有甲状腺手术史;伴有凝血功能及造血功能障碍;对造影剂过敏;合并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本次检查。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检查(美国GE公司,Optima 520型)和MRI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德国Siemens公司,1.5T AVANTO型)。(1)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下颌角至胸骨边缘,确保扫描区域覆盖整个甲状腺组织;先予以常规平扫,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300 mA,层距为1.25 mm,层厚为5 mm,螺距为1;在平扫结束后,行增强扫描,即将80 ml碘海醇[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321,规格 50 ml︰15 g(I)]和4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控制注射速度为2 ml/s,待注射结束30 s后开展增强扫描,3 min后开展延迟扫描。(2)MR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检查时将线圈贴近甲状腺组织,扫描范围为甲状腺软骨上缘至第7颈椎;先行常规T1WI及T2WI扫描,设置层厚为5 mm,层间隔为1~2 mm,T1WI回波时间为14 ms、重复时间为550 ms,T2WI回波时间为100 ms、重复时间为3 500 ms;常规扫描完成后,使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以1.5~2.0 ml/s的速度注射0.1 mmol/kg钆贝葡胺注射液[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703,规格 20 ml︰10.58 g钆贝葡胺(相当于钆贝酸6.680 g,葡甲胺3.900 g)]进行增强扫描。所有扫描完成后,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若诊断意见不统一,则经讨论后获得一致意见。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并汇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典型CT影像征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2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恶性结节60例,良性结节140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50%(187/200)、91.67%(55/60)、94.29%(132/140);MRI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50%(191/200)、93.33%(56/60)、96.43%(135/140);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诊断甲状腺结节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例)

表2 MRI诊断甲状腺结节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例)

2.3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典型CT影像征象

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良性结节患者的结节形态、边缘、钙化及数量情况与恶性结节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典型CT影像征象[例(%)]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依据结节性质的不同分为良性与恶性。既往临床多采用病理穿刺检查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以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但因病理穿刺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检查费用高、耗时长,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因此,寻求一种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安全性高的检查方法对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CT及MRI均为甲状腺结节的常用检查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CT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影像扫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集扫描架、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图像重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等的功能于一体,具有密度分辨力及空间分辨力高等特点,但对病变组织密度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变易误诊[4]。MRI是利用磁共振显像从人体获取电磁信号,重建人体图像的一种影像学手段,具有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病灶组织信息,但其空间分辨力不及CT[5]。本研究将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检查和MRI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结果显示,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与MRI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检查与MRI检查均可有效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经分析,其原因在于,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的密度分辨力及空间分辨力均较高,可清晰显示密度发生改变的细微病变,利于医师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进行鉴别诊断[6];MRI检查图像可从多方位、多序列显示病灶情况,利于医师对甲状腺病变及其侵犯组织器官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7]。虽然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检查与MRI检查均可有效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但临床仍存在误诊、漏诊情况。为提高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的准确度,本研究对良恶性结节患者的典型CT影像征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结果示,良性结节患者的结节形态、边缘、钙化及数量情况与恶性结节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结节形态、边缘、钙化及数量等CT影像征象可作为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单期增强扫描检查与MRI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两者各具优势,在临床应用中需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的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猜你喜欢
准确度螺旋恶性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