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7-12 03:19王玲周卫东
医疗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鼓室鼓膜成形术

王玲,周卫东

无锡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苏无锡 214023)

慢性中耳炎的发病率较高,随着病情进展易诱发耳聋、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积水、耳前鼓膜下脓肿等不良情况,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1]。鼓室成形术是临床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常见术式,可有效切除病变组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病灶残留,促进患者听力改善[2]。显微镜下手术及耳内镜下手术是鼓室成形术的两种常见方式。其中,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创伤较大,且难以观察上鼓室、面神经隐窝等隐蔽部位的病变组织,手术治疗效果欠佳[3]。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可观察到显微镜难以探查的隐蔽部位,保持外耳完整性,对慢性中耳炎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目前临床上关于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慢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尚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术式治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实施鼓室成形术治疗的52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30~69岁,平均(45.98±4.54)岁;病程1~8年,平均(4.56±1.28)年;病变部位,左侧14例,右侧12例。试验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0~67岁,平均(44.17±4.61)岁;病程1.5~8.0年,平均(4.71±1.32)年;病变部位,左侧15例,右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无锡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4]中慢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且经耳镜、听力检查等综合检查确诊;凝血功能正常,且为单侧发病;听骨链完整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恶性肿瘤、恶病质疾病;合并传染性疾病;患有脑脊液耳漏、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中耳腺瘤等耳部疾病;因其他原因所致的听力受损。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于耳后做一4 cm切口,并置入显微镜(镇江市新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XT-X-5A),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至骨皮质表面,分离暴露颞肌筋膜,并切取合适颞肌筋膜备用,然后分离外耳道皮片,暴露外耳道上棘,并置入牵开器,用电钻(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WZ-2)磨除突触的鼔鳞裂骨质,于显微镜下暴露骨环、听小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在鼓室内填塞明胶海绵,置入颞肌筋膜修补鼓膜,复位筋膜后,填塞明胶海绵,填塞术腔,缝合并包扎切口;术后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试验组实施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给予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于耳后做一1 mm环形切口,并置入耳内镜(北京华兴瑞安科技有限公司,Lemon-100可视化检耳镜),使用耳内镜探针剔除鼓膜穿孔边缘上皮,搔刮内侧面,然后距鼓膜6~8 mm处采用“C”形切开法切开耳道皮肤,翻开耳道鼓膜瓣,分离锤骨柄上皮,使中耳充分暴露,再将耳内镜置入鼓室中,观察听骨链活动及具体鼓室情况,之后取带软骨膜耳屏软骨,削薄并修剪适当大小,采用软骨内植法修补穿孔处,鼓室内填塞可吸收海绵,复位耳道鼓膜皮瓣并通过耳内镜观察是否吻合,之后在鼓膜外侧铺入可吸收海绵,外耳道填塞碘仿纱条;术后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1)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集两组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离心半径15 cm,速率3 500 r/min,时间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正旦国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听力改善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选用听力检测仪(杭州惠耳听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型号 HT001-a)测定两组纯音平均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及气导阈值。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IL-8、sIL-2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IL-8、sIL-2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的听力改善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PTA、气导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PTA、气导阈值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听力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慢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邻近器官病变、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可使患者听力下降。因此,临床治疗应以控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听力为主。既往,临床上治疗慢性中耳炎多采用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可彻底清除中耳腔内病变组织,重建听力结构,修复听力,但该术式对上鼓室、窦脑膜角、面神经隐窝等隐蔽部位组织的探查难度较大,为提高对隐匿病灶的清除率,需破坏更多骨性结构,但因此会加重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炎症反应控制及听力改善效果[5-6]。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通过耳内镜可观察到中耳细微结构,利于术者清除隐匿病变组织,降低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炎性水平;通过调整耳内镜方向,观察患者耳部上鼓室、前隐窝及咽鼓管管口、下鼓室等病变区域的残留位置,利于术者清除中耳乳突中所有位置的病变组织,促进听力改善[7];此外,通过该术式可轻易取出穿孔边缘的上皮组织,且不会造成残余鼓膜撕裂损伤,避免术中操作对鼓膜的损伤风险,提高治疗效果[8]。IL-8可吸引及激活中性粒细胞,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过程。sIL-2R是一种复合性粘蛋白,可中和活化T细胞周围的IL-2,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发展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试验组血清IL-8、sIL-2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控制慢性中耳炎患者炎症反应的效果更理想。PTA可反映患者对不同频率纯音的敏感度,气导阈值可辅助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听力损伤情况[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试验组PTA、气导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改善慢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水平的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可控制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听力。

猜你喜欢
鼓室鼓膜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知了
耳内镜下鼓室给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价值分析
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