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振动排痰仪结合吹气球呼吸训练护理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12 03:19赵峥杨振会
医疗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胸腔肺部气球

赵峥,杨振会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 (天津 300211)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呕血、厌食、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创伤大,可造成术后呼吸容量减少、呼吸变浅;加之胃癌患者年龄偏大,肺部功能低下,术后常因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咳嗽,难以咳出体内淤积痰液,从而易引起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而且会阻碍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2]。传统人工叩背的排痰效果不佳,对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有限。体外振动排痰仪是一种物理排痰仪器,目前被广泛用于肺炎及肺部术后患者等的排痰护理中。有研究指出,心肺功能锻炼能够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结局,预防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将体外振动排痰仪结合吹气球呼吸训练护理用于胃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胃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0~78岁,平均(64.01±2.52)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22.83±0.47)kg/m2;肿瘤分期,Ⅰ 期16例,Ⅱ 期21例,Ⅲ 期6例;手术类型,根治性全胃切除7例,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3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2~77岁,平均(63.25±2.41)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22.78±0.50)kg/m2;肿瘤分期,Ⅰ 期15例,Ⅱ 期20例,Ⅲ 期8例;手术类型,根治性全胃切除6例,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3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4]第9版中胃癌的诊断标准;均行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肿瘤累及周围脏器;合并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肿瘤远处转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存在认知、精神障碍。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围手术期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叩背翻身等措施。

对照组术后采取人工叩背排痰联合吹气球呼吸训练。(1)人工叩背排痰:术后第1日(生命体征平稳)予以患者叩背排痰,护士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左手扶住患者肩膀,右手五指并拢拱成空杯状,腕部发力迅速叩击患者背部,力度以患者无疼痛为宜,由下到上、由外到内反复叩击5~10 min,在叩击结束后嘱患者咳出痰液,每日餐前或餐后2 h进行,持续至术后7 d。(2)吹气球呼吸训练:术后6 h进行,选择5~30 cm直径的气球,连接至吹气棒,嘱患者深吸气2 s,屏气3 s后,缓慢将气球直径吹至5~20 cm,吹气过程3~5 s,15~20次为1组,循序渐进,逐渐增至100次,1组/d,直至术后7 d。

观察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结合吹气球呼吸训练护理。(1)体外振动排痰:术后第1日使用山东淄博芙莱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PTJ-300A型体外振动排痰仪,选择P2自动模式,设置振动频率20 Hz;操作者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坐卧位,手握仪器叩击头在患者背部由下到上、由外到内缓慢叩击,先右后左,在叩击过程中注意避开切口等部位,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部表情,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待症状改善后继续,时间约10 min;在排痰结束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咳出痰液;每日餐前或餐后2 h进行,持续至术后7 d。(2)吹气球呼吸训练方式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排痰效果:术后7 d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通过肺部听诊痰鸣音判断排痰效果;有效为排痰顺利,肺部听诊痰鸣音明显减少,呼吸音正常,血氧饱和度≥95%;无效为痰液黏稠,排出困难,肺部听诊痰鸣音明显,血氧饱和度<95%。(2)肺部并发症:记录两组住院期间胸腔积液、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记录术后患者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排痰效果

观察组40例患者有效排痰,3例患者无效排痰,排痰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32例患者有效排痰,11例患者无效排痰,排痰有效率为74.42%(32/43)。观察组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P=0.020)。

2.2 肺部并发症

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表2 两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手术作为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术中需行气管插管,这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刺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5]。术后由于切口疼痛剧烈,患者咳嗽意愿较低及咳痰能力降低,导致痰液在呼吸道中淤积,易滋生细菌,进而增加肺部感染等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6]。

目前,排痰方法主要有人工叩背排痰与机械排痰。人工叩背排痰通过人工匀速叩击患者背部,产生气流振动,促使细支气管内、肺泡内痰液脱落并流入气管内,然后配合有效咳嗽排出体外,从而发挥排痰作用[7]。但人工叩击力度不持久,节奏较难把控,医患双方均会感到疲劳,且叩击力度仅可作用于浅表层,若排痰力度过重会加剧患者的不适感,过轻则达不到良好的排痰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为,体外振动排痰仪以物理定向叩击为原理,通过产生与患者身体表面平行、垂直的水平力及垂直力来发挥排痰作用[8];与身体表面垂直的垂直力能够促使痰液松弛、脱落,水平力可使松弛、脱落的痰液按照选择的方向排出体外,叩击、震颤及推挤功能则能够起到引流作用,从而充分排出患者体内的痰液[9];振动排痰仪在使用过程中可保持恒定的力量,叩击节奏可控,医患双方不会感觉疲劳,且叩击力量穿透性强,能较好地排出细小支气管、肺泡深处的痰液,有效促进胸腔积液的排出及肺复张,进而预防肺部感染;在排痰基础上实施吹气球呼吸训练,通过充分扩张胸廓,可增大腹膜负压,促进肺部膨胀,提高肺部潮气量与通气量,并能够加快肺部气体交换与弥散,增强肺泡摄氧能力,从而改善全身供氧,提高气道分泌物清除的能力;此外,患者在吹气球时呼吸会变深、变慢,使肺泡通气量增加,利于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强呼吸有效性,避免肺泡萎陷,预防肺不张[10];体外振动排痰与吹气球呼吸训练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排痰效果更佳,且易于操作,患者接受度高。

综上所述,体外振动排痰仪结合吹气球呼吸训练护理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确切,可加快痰液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胸腔肺部气球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找气球
气球
拯救营地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