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通治疗仪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2-07-12 03:19何媛靓
医疗装备 2022年12期
关键词:治疗仪腰椎间盘康复训练

何媛靓

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江西赣州 34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上下肢麻木与疼痛等临床症状为常见表现的脊柱疾病,多因椎间盘退变后,外界因素导致椎间盘突出,并对脊髓、神经根造成挤压引起;患者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后,易出现粘连与钙化等现象,导致椎管狭窄[1]。小切口开窗术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常用术式之一。为了保证手术效果,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常会对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等常规干预,但针对性不强,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腰椎功能等方面的效果不够理想[2]。气血通治疗仪是结合现代人体生物电磁理论与中医经络学理论而制成的康复仪器,其与皮肤接触不会产生刺激、过敏等,通过磁场药物离子药物导入技术,可激发人体组织的机能,从而达到促进人体康复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气血通治疗仪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行小切口开窗术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5~65岁,平均(47.99±3.15)岁;病程1~4年,平均(2.34±1.12)年。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5~65岁,平均(47.87±3.26)岁;病程1~4年,平均(2.78±1.2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CT检查等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局部或全身严重感染;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

1.2 方法

两组行小切口开窗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协助其做好治疗前的指标,如体位练习、皮肤准备等,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善其负面情绪;(2)术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放正确、舒适的体位,视其切口恢复情况,指导其开展康复训练,详细了解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知程度,结合视频、图片向其讲解康复训练相关知识、作用、动作与注意事项等,以提升患者运动积极性,训练初期,协助患者做直腿抬高运动,将抬高范围控制住30°~70°,3~4次/d,随后指导患者做屈膝屈髋动作,每日重复10~20次,术后1周,协助患者进行腰背部肌肉训练,15~30 min/次,2次/d,术后2周,为患者佩戴腰围,协助其在室外慢走,活动量以患者可承受为宜。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血通治疗仪(和平县康友医疗仪器设备厂,KY型)干预:干预前,将治疗线插入对应输出口,撕开电极,并插入电源线两端,再将电极贴在患者腰部的两侧;打开治疗仪开关,将时间设置为30 min,然后选择腰部模式;通常情况下,采用高档干预模式;老年患者或体弱多病患者采用低档干预模式,干预4 d后再调整为高档模式;适当调节振幅与振频,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1次/d。

两组均连续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腰椎功能: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为腰椎功能的评估工具,该量表内包含主观症状、临床体征等内容,评分范围在0~29分之间,评分越低表明腰椎功能越差[3]。(2)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疼痛程度的评估工具,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4]。(3)术后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腰椎失稳、切口感染、硬膜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腰椎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JOA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后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30±1.10)分,低于对照组的(5.24±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1,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小切口开窗术对病情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治疗。该手术创伤小,有助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但术后仍需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5]。常规护理模式可针对患者术后的身体状况给予适当的康复训练,同时结合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体位护理等基础护理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但部分体弱多病或老年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低,加之缺乏对康复训练的认知、术后因疼痛或其他因素不愿开展康复训练等,均可直接影响其康复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通治疗仪结合了远红外热技术和离子导入技术,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设置芯片的输出信号,并通过电磁信号刺激,激发人体组织机能的活力,从而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缓解疼痛,达到恢复腰椎功能的目的;该治疗仪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腰部,对其疼痛症状进行干预,获得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7];该治疗仪还可提升患者腰背肌的肌力,维持腰椎稳定性,避免发生腰椎失稳,改善腰椎功能;此外,治疗仪配套的电极贴无刺激、无毒副作用,不会使患者出现过敏现象,安全性良好。临床实践证明,对小切口开窗术后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气血通治疗仪干预,有利于预防其发生脊神经根粘连,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快术后恢复速度,进一步减轻疼痛程度与功能障碍,从而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8]。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狭窄患者行小切口开窗治疗术后应用气血通治疗仪干预,可显著减轻疼痛程度,提升腰椎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治疗仪腰椎间盘康复训练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