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也可能让人患癌?

2022-07-13 11:39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7期
关键词:裕民常会张力

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很快,但也有很多人“闲”了下来,比如刚刚退休的人群。时间多了出来,悠悠闲闲的,无聊感也随即而来。而随着无聊而来的,有可能就是肿瘤……

可怕的“62现象”

●本刊记者:现在好像有一种现象:很多人之前好好地,但一退休后突然病就找上门了,包括癌症。

○何裕民:确实是这样的。我的患者中,退休不久,患上肿瘤的特别多。健康领域里有个62-63现象:往往原先是單位有一定地位者,工作时好好的,像上足了发条似的,很充实;但一退下来就不行了,62-63岁患上这个癌、那个病的,比例非常高。

●本刊记者: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呢?

○何裕民:原先赖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意义,突然消失了。从社会学角度看,退休后角色转换不及,老两口无所事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适应不了闲暇的生活。从内在机能角度看,原来工作时,因为环境等因素的刺激,机体长时间面对一定的应激源,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处于相应的生理张力之中,现在一下子彻底松弛了,又没及时自我调整;因此,无所事事中,内在的生理张力自我调低了,引起一连串的免疫力低,代谢低下,精神空虚失衡等症状,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健康问题,常会蜂拥而至!很多患者也可表现为免疫力降低、肥胖,或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追根寻源,都可能有无聊因子从中作怪。

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本刊记者:很多疾病都有男女差异,这个现象有吗?

○何裕民:有,男性问题远比女性来得严重。同样是整天老夫妻俩相视而坐,沉闷无语,没有生活兴趣,人生缺乏兴奋点、价值感,但大妈们还可以忙于管内(多少还要操劳家务),有空也更愿意上广场跳跳舞。而60多岁男性大多只能干待在家中,百无聊赖!这其实是很要命的,常会度日如年,招致许多健康问题,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让生活充实起来

○何裕民:面对此现象,我们强调: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好。首先,要让生活充实起来,学会随时调整自己的生存目的、态度和方式。至少,必须及时告别无聊!

另外,肿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最怕寂寞、无聊、无所事事!故我们一直主张要重视社会康复,患者尽可能回归社会。回归社会的长期效果明显更优。至少,要想尽办法把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千万不能逃避,或自我封闭!家属则别把他们当成珍稀的大熊猫看待,而应该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寻找乐趣!

●本刊记者:让生活充实起来,告别“无聊”,同样也是在远离疾病!谢谢何教授的精彩讲解及提醒,我们下期见!

猜你喜欢
裕民常会张力
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张力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周裕民
巧测水膜张力
毛泽东:匡裕民受了一惊,蒋介石丢了一县
荀子的经济思想
方寸之间
茶 叶
“四招”求分式方程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