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资源赋能主题出版的路径选择

2022-07-13 18:38易建宏 黄鹤
出版广角 2022年11期
关键词:出版物江西选题

易建宏 黄鹤

【摘 要】地方资源在出版领域的影响力正在提升,主要表现在:主题与宣传主线的时机契合;主题与发展规划的需求契合;主题与阅读偏好的趋势契合。同时,地方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正在实现思维转换,已经认识到出版资源的独特性、内涵的动态变化以及选题热点的“避热求冷”等。从路径选择上看,地方出版社将在提升作者资源的重要性排位、聚焦选题的资源富集领域、营销活动与主题宣传融合、拉长产品线等方面发力,继续提升主题出版的影响力。

【关  键  词】主题出版;地方出版社;出版资源;路径

【作者单位】易建宏,江西高校出版社;黄鹤,江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1.003

自2003年实施主题出版工程以来,我国主题出版发展迅速。在数量上,主题出版选题数量连年上升,热度持续走高。在内容上,主题出版物主题逐渐多样化,从早期单一的政治性红色读物到现阶段多点开花,科技、民生、文化、艺术等選题逐渐进入主题出版主阵地,阅读取向不仅 “有意义”,而且“有意思”。在出版主体上,地方出版社逐渐崛起,打破了中央级出版社才能做主题出版的固有思维。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共立项563种,其中,中央级出版社立项296种,地方出版社立项267种,可见地方出版社在主题出版中举足轻重[1]。

一、 地方资源融入主题出版的基础条件

1.主题与宣传主线的时机契合

党和国家在发展的任一时期都有工作主线,任一工作主线都有特定的时间节点,而这些时间节点是宣传的关键时期,体现到主题出版上则是其宏大选题的重要来源。地方出版社应紧跟党和国家发展的工作重心与工作主线,提前规划部署。2016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江西高校出版社提前部署、策划选题,于2015年出版了《长征路上的“红小鬼”: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一书,通过讲述长征路上“红小鬼”的故事,向当代青少年展现几十年前同龄人的长征精神。时过境迁,长征精神仍具有时代价值,对当代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本图书既展现了精神,又顺应了时代发展,最终入选2015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以及“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还入选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20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精心打造《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这一现象级主题出版物,系统总结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最终成功入选2020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成为地方出版社打造主题出版的经典之作。

2.主题与发展规划的需求契合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将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作为第一任务,明确提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及时策划、编辑、出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读物,打造文献精编、权威读本、理论专著、通俗读物等多层次作品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落地生根[2]。规划提出要围绕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 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打造一批质量高、影响大的主题出版精品;还提出要推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品出版传播,围绕充分展现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打造一批出版精品。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民族团结进步等,围绕公民道德建设、褒扬英雄模范、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等,推出一批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生动、形式灵活多样的优秀出版作品。

与中央级出版社相比,地方出版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成果的出版等顶层、宏观大题材上也许存在资源匮乏,但在围绕重要时间节点、中国人民精神谱系以及宣扬英雄模范与先进典型人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典型人物绝大多数来自地方和基层,地方出版社在此方面与中央级出版社恰好形成互补,在特色型、差异化选题方面能为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3.主题与阅读偏好的趋势契合

长期以来,业界、读者对主题出版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即主观认为主题出版物意识形态引导属性浓厚,题材全是单调的党政题材,体裁全为政府工作报告研究、领导讲话解读、教材读物等,且书页装帧设计单一,美感不足,市场接受度不高[3]。随着主题出版的发展,其特点与内涵逐渐丰富,主题出版物呈现多元化的出版形态,对主题出版的理解逐渐从片面走向全面。越来越多成功的案例证明,经过精心策划的主题出版,是可以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是可以做到题材丰富、体裁多元的,是可以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

从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可以发现,早期入选的题材多为政治类题材,体裁较为单一,基本为普及读本、资料汇编、理论专著等,功能多为宣扬文化思想、核心价值观[4]。随着主题出版的逐渐发展,题材逐渐多元化,不仅有政治思想类,还出现诸如科技、民生、文学、艺术、少儿等类型,其中科学普及题材的主题出版物出现频率最高,这也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现实背景息息相关,科学普及需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同频共振。体裁也逐渐多样化,除普及读本、资料汇编、理论专著外,还出现了小说、散文、传记、漫画、绘本等新形式,内容的表现方式不再局限于单调的文字,各种插图、漫画穿插其中,生动有趣。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勾勒出藏族游牧民族的生活,荣获第五届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江西高校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小小少年中国梦》以儿童文学的笔触,巧用视角记录、阐述了一个时代的发展,以少年自身追求和奋斗的故事,增强当代少年自强自信的主人翁精神。此书将“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与少儿读物相结合,创新了主题出版物的体裁形式,同时加入了大量的插图,丰富了图书的阅读体验。

二、 地方出版社的思维转换

1.内容资源从“地方”到“世界”的转换

地方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重大选题方面的资源与中央级出版社相形見绌,这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由主题出版的性质与地方出版社的地缘位置等客观因素决定的。但资源劣势并不意味着地方出版社就应舍弃或战略性放弃主题出版板块,地方出版社应秉持 “主题出版是挖掘中国文化资源、探究中国智慧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出版行业履行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是出版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5]这一理念,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高站位,不从出版社策略而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将主题出版当作出版社的一种使命与义务,明确出版物的作者是属于国家、全球的,出版物的读者是来自国家、全球的,出版物的发行是面向国家、全球的[6]。如此一来,地方出版社也就不再属于地方,也不存在与国家级、中央级出版社竞争。

江西出版资源尤其是主题出版资源丰富。如我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红色精神中,有许多都孕育于这片热土。在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根据地诞生的井冈山精神,在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革命实践中孕育的苏区精神,在以于都为中央红军出发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形成的长征精神等,都与江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出版内涵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

主题出版随着党和国家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因此,主题出版的内涵是运动的、变化的,出版人也应随着主题出版的这种动态变化而及时变化,体现到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升认识、强化学习。出版人应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战略部署,及时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与思想,让出版人的思维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7]。这种理论学习的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首先出版单位管理层应当率先对相关政策与思想进行学习领会,如此才能更灵活地把握全社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全面地领导全社主题出版工作,才能更准确地将思想精神传递给下一级;其次是编辑以及相关负责人,需要及时更新主题出版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是多层次的,既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培训班,也可以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等,努力成为专家型编辑、学者型编辑。

江西人民出版社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策划推出了《红色耀童心绘本故事》系列图书,用八个爱国主义故事谱写革命传统教育新时代篇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及时学习跟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相关重要论述,将其内化于少儿出版,继《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后,推出了回应时代呼声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江西教育出版社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推出给孩子的红色主题绘本《我们的八一》,让小读者学习、理解并铭记这段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正是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江西各出版社走在行业前沿,实现了关于主题出版的认识深化。

3.主题选择从追热点到补盲点的转化

万事开头难,主题出版物的质量往往在选题阶段就能看出端倪。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进入主题出版领域,选题策划面临挑战。如精品特色主题出版物缺乏,有些出版机构为了完成主题出版而做主题出版,选题缺乏新意,浪费出版资源;跟风出版现象逐渐出现,选题同质化严重,严重挤兑主题出版市场。尤其是在党和国家重大时间节点,大量出版机构的主题出版选题大同小异,新意不足。这就要求出版单位提前谋划、提前部署,精心策划优质选题,在重要事件节点来临之前就做好充分准备,结合出版社自身的特点创新形式,做到既有新意,又有心意。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耗时三年精心策划的《点赞中国:超级工程3D立体互动百科》,通过不断搜集整合中国超级工程和背后的高新科技故事等资料进行选题创作,成功入选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该书成书尺寸为8开,书中有很多大立体、抽拉页、翻翻页、大折页等丰富的展现形式,这种丰富的互动形式将原本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画面变为可以触摸、跃然纸上的工艺,拉近了读者与高精尖科技的距离,成为主题出版物中独特的形式。

三、 地方资源赋能主题出版的路径选择

1.将作者资源放在优先级的首位

优质的主题出版产品必然需要丰富的内容资源,而内容资源则与作者资源密切相关。好的作者资源可以更好地把握内容资源,创作出更好的主题出版精品。地方出版社在寻找、开发作者资源时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作者政治立场必须坚定。主题出版因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等特点,其内容往往能影响读者的意识形态[8],这就要求地方出版社寻找作者时必须遵循政治立场坚定、思维具有深度等要求。

二是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作者资源。部分地方出版社在发展中积聚了一些产生过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作者资源,从此便“靠山吃山”,凡是主题出版宏大选题就找这些作者完成,不论选题与其是否匹配,这样会导致作者资源与选题资源不匹配,创作出的主题出版作品也并一定具备较高的水准。地方出版社应不断挖掘新的作者资源、专家资源,使作者资源库更加丰富、全面。

三是地方出版社应站在全国的视角去发掘作者资源。地方出版社不能因其处于地方,就刻板地认为作者资源必须来自于地方,应明确自己的读者是面向全国的,自己的产品也是面向全国的,作者资源当然也可以来自全国各地。地方出版社不仅要从全国各地寻找作者资源,还要寻找优质、头部的作者资源。

江西省作协通过策划“咱们江西人的四十年”主题征稿活动,面向在江西境内工作或江西籍贯的作者征集散文和纪实文学佳作500余篇,最终评选出80篇作品集结为《八十个江西人的四十年》主题文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作品具有鲜明的江西地域特色,反映了江西改革开放进程在个人命运上的生动投射,表达了江西人民对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共同心声。该作品内容采用征集的形式,极大地拓宽了作者资源渠道,最终顺利参展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百佳书城联合展示展销活动。

2.将选题范围聚焦到资源富集区

地方出版社与国家级出版社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身处地方,因此,其资源优势也来自于地方。地方出版社应深耕地方资源,将地方优势发挥到极致。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经久不衰的人文资源,这其中既有人杰地灵留下的文学资源,也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红色文化[9]。

在红色精神方面,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中国红色精神的重要起源。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红游记》以中国共产党在瑞金的革命斗争历史为背景,以瑞瑞和金金两个来自大城市儿童在瑞金的传奇经历为主线,通过孩子的视角,动画再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特殊历史时期发生的感人故事与革命情怀。该出版物最终入选2020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在红色文化方面,江西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江西人民出版社以长征为主题策划推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长征若干重大史实聚焦》主题图书,以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对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全面细致梳理,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江西教育出版社立足于人民军队在江西南昌武装起义建军这一基本点,策划推出了《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主题丛书,结合人民军队在江西的历史足迹,全面梳理展示江西成为人民军队摇篮这一段光辉历程。江西教育出版社还遍寻国内各类专业机构,反复尝试,尽最大可能真实还原方志敏写于狱中的手稿,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手工制作的“千年寿纸”连四纸为载体,结集出版了《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狱中手稿》主题丛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意义。

3.将出版物营销融合到主题宣传活动

主题出版物的内容是有限的,但主题出版的活动空间是无限的,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既是主题出版应遵循的根本原则,也为主题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地方出版社应秉持一个理念——主题出版物的发行并不是主题出版活动的终点。出版社应针对主题出版物持续开展后续主题活动,丰富主题出版的内涵。江西高校出版社在出版主题图书《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的同时,对标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丛书的改革主题优势,抓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契机,于2018年策划了全国出版改革成果系列宣讲活动。在图书出版延伸的活动中,江西高校出版社既发掘了新的主题服务项目,拓宽了主题出版的领域,找到了新的着力点,又扩大了图书的影响力,放大了图书的社会效益。

随着社会对精神產品需求的多样化,主题出版的内涵日渐丰富,功能不断拓展,主题活动的空间也不断拓展,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给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改革成果系列主题宣讲活动作为主题图书出版从阅读向演讲、从地方向业界的延伸,成为整合行业资源更好地为出版业服务的重要举措。这次出版改革系列宣讲活动的成功也带来启发,即主题出版后续主题活动可以成为图书出版的延伸,是图书内容以一种新的形式传播和扩充,是出版社在资源整合中,把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出版社资源的有效形式。地方出版社掌握的资源也许相对有限,但社会资源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转变思路将社会资源充分整合利用。

4.将品牌效应延伸到产品线

优秀的主题出版物一定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对于此类主题出版物,地方出版社应在可能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接续打造作品续作。这类出版物一般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读者需要此类主题出版物。对于一本(一套)优秀的主题出版物,读者在读完后一定会觉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此时的心理活动一定是希望能有后续的内容读下去。出版社在可能的基础上,可以应需推出续作,以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第二,出版社需要此类主题出版物。地方出版社的主题出版资源相对于中央级出版社而言,略显不足,因此如果有一套主题出版物效益明显,针对此类主题出版物打造接续之作,不失为事半功倍之举。第三,党和国家需要此类主题出版物。一套好的主题出版物,一定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也一定与我党的理论、思想、精神同频共振,因此,党和国家需要此类出版物来引导大众的意识形态,汇聚大众的力量,思想统一,团结一致。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基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乘势而上,秉承做健康生活的倡导者理念,决心做大做强健康出版板块,先后策划出版了《中华当代护理大全(5册)》《中国当代中医名家特色手法》《春风杨柳万千条——江西血防60年》《全媒体“健康传播”系列丛书》等一大批“健康中国”系列主题图书。这种做法既是对地方出版社探索主题出版领域发展的典型做法,也完美诠释了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根本原则。

地方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固然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但也具有一些独特的地方优势。主题出版领域仍在不断发展壮大,只要地方出版社抓住发展重点,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根本原则,以打造精品主题出版物为根本宗旨,就能将主题出版做大做强做优。

|参考文献|

[1]范广红. 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立项数据分析[J]. 中国出版,2022(6):26-29.

[2]关于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EB/OL].(2021-12-30)[2022-05-07].https://

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2953.shtml.

[3]翁容. 主题出版新趋势探索[J]. 中国出版,2016(12):44-46.

[4]宋嘉庚,付楠,张新华. “十四五”时期的主题出版:政策导向、理论动向、实践方向、价值取向[J]. 出版广角,2022(4):17-21.

[5]韩建民,熊小明,王卉. 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思考[J]. 出版广角,2019(4):24-29.

[6]周建森. 地方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的自信在哪里?: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实践与思考[J]. 出版广角,2017(18):31-33.

[7]张雅光. 地方出版社做好优秀主题出版物的策略[J]. 出版参考,2017(9):50-51.

[8]陈兴芜. 地方出版社如何做好主题出版[J]. 出版广角,2019(21):27-30.

[9]周丽,潘俊成. 地方出版机构红色主题出版物的精品生产与传播策略:以各地“建党百年”出版项目为例[J]. 出版广角,2021 (9):18-20.

猜你喜欢
出版物江西选题
江西银行
我爱江西奶奶
2017年出版物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