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奖励”

2022-07-13 20:49郭敏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0期
关键词:奖给小高化名

郭敏

下午延时服务课上,我看到平时活蹦乱跳的小韩(化名)趴在课桌上,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不吭声。班里几名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他和小高(化名)打架了。我顿时明白,小高身强力壮,小韩一定是吃亏了。

我一贯的宗旨是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公正解决每件事情。我以为吃亏的小韩害怕小高,不敢告诉我事情的缘由,就把小高叫到身边准备责备他。小高梗着脖子气呼呼地讲经过:小韩先朝他做鄙视的动作,他就把小韩撞倒在地,小韩爬起来把他的课桌推歪,又向他的凳子跺了两脚,两个人就扭打起来……

原来,小韩不来找我告状的原因是自己有错在先。我批评小韩:“你不应该对别人做鄙视的动作,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然后又教育小高:“同学之间无论发生什么矛盾,都要先告诉老师,不应该用武力解决问题。”看到他们都平复了情绪,我又语重心长地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件事到此结束,你们还是好朋友。”

在同学们见证下,他们互相道歉,握手言和。当时,我正好带了两颗糖果,本想奖给当天背诵课文比较好的学生,临时改变主意奖给了他们俩。伴着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他们来了个甜蜜的拥抱。接着,我又“奖励”他们每人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感想,规定今天所有同学的日记主题也要跟打架有关。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学生,要对这件事情有反思,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最后,我开玩笑地说:“以后再有打架的,會有更大的‘奖励’等着你。比如一等奖套餐是巧克力和不少于1000字的微型小说,特等奖套餐是汉堡和不少于5000字的小说。打架次数越多,你就离成为作家更进了一步。”

从那以后,班里再没有发生过打架的事,也许多年后,这次特殊的“奖励”会让他们记忆犹新。教育学生时,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严厉的批评和体罚,可以采用迂回战术,旁敲侧击、委婉批评。把“良药”装在“糖衣”中解决问题,既安抚了他们的情绪,又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

猜你喜欢
奖给小高化名
撞钟
尺子——“小高”
巧求容积
浅谈刑事案件中采取化名方式保护证人
只撞三次钟
奖励一半
中共党史中刘少奇同志等领导人的“化名”
新闻报道使用化名应遵循的原则
考察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