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醉剂量瑞马唑仑预防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2022-07-13 07:33冯国健
智慧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麻醉剂阿片类病患

冯国健

(广东同江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言

术后疼痛为伤害性疼痛,按照受伤部位的伤口愈合时间、疼痛延续时间等,则将其划分成2大类,即:急性类与慢性类。对于前者来说,其延续时间通常超过30天,同时和组织损伤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对于后者来说,其延续时间通常超过3个月,即便在伤口完全愈合之后,其疼痛感也会持续存在,导致患者出现痛觉过敏和神经性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我国一些患者在术后出现慢性疼痛能够超过2个月的概率突破36.8%,疼痛延续时间甚至能够超过6个月,乃至数年之久,这必然会对病患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等带来消极影响。术后选择阿片类镇痛药物一般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例如:耐药性、痛觉过敏等。基于多模式共同作用下实施镇痛,则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一个全新技术[1]。

自1960年代以来,苯二氮卓类药物已被用于治疗失眠症,其疗效明显优于巴比妥类药物。1970年代末,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镇静作用受到关注。小剂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存在非常强的抗焦虑功能,能够真正地减轻病患的恐惧、紧张、焦虑、暴躁、烦闷等临床表现。由于使用剂量的持续增多,它一般会发生镇静、催眠等功效,当然,也能够缩减诱导睡眠的间隔时间,提高觉醒的阈值,进一步降低夜间觉醒的频率,并延长睡眠时间,从而可以诱发各种类型的失眠者入睡[2-4]。作为首个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咪达唑仑是一个能够灵活运用到镇静、全麻等诱导中的常见药物,它的镇静催眠功能的药物机制是:促使向上网状活化系统的A型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被激活,然后进一步提高其对皮质、边缘系统的觉醒阈值,从而达到显著的遏制目的。瑞马唑仑则与其完全不同,它主要是对GABAA受体发挥作用,能够进一步促使佩带γ亚基的GABAA受体被激活。探究其原因,则是由于细胞内的CL-浓度明显超过细胞内的CL-浓度,对此,CL-浓度能够顺畅梯度差逐步渗透到细胞内,促使内膜电位提升,从而出现超级化,导致兴奋性减弱,由此能够遏制神经元细胞的电活性降低,同时能够形成一定的镇静效应。该药物还能够在体内基于非特异性酯酶的作用下高效分解,从而转化成唑仑丙酸,这一代谢物能够和GABAA受体相结合,不过其亲和力还不及瑞马唑仑的1/400,基本上丧失了药理活性,所以病患的恢复周期与咪达唑仑相比,要短一些。

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药物,当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根据现有文献,瑞马唑仑的临床应用分为四种类型:①术前用药;②在某些手术内窥镜中检查阿片类化合物在手术过程中起到镇静作用;③诱导并维持全身静脉麻醉;④重症监护患者的镇静作用。现在,瑞马唑仑已用于全身麻醉的程序性镇静,诱导和维持,而没有严重的副作用[5]。

亚麻醉剂量的瑞马唑仑可用于术后镇痛。瑞马唑仑的非麻醉作用是其临床应用的新方向。亚麻醉剂量的瑞马唑仑用作阿片类药物的预防与术后镇痛等已是当前临床医生需要进行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6],不过术后镇痛的实际用法依旧有明显的差异性或者特殊性,选择瑞马唑仑的不良反应仍然有对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本院在2019年3月-2020年2月接收的48名术后病患展开临床研究与指导处,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可以将其划分成2小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一小组是24例病患。对照组的男女之比是1:1;年龄34~64岁,平均(45.29±10.56)岁,平均(3.61±0.46)h。实验组的男女之比是13:11,年龄35~67岁,平均(46.11±10.44)岁,平均(3.75±0.49)h。对比2组的年龄、手术操作时间等发现常规资料无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优势。

筛选要求:①所有患者的ASA分级是在Ⅰ-Ⅱ级之间;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配合临床研究工作;③此实验已经得到医院伦理组委会的审批与支持。

筛除条件:①兼有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肺等功能障碍者;②兼有药物过敏史或者精神异常者;③术前没有接受过放化疗治疗者。

1.2 方式

现今,还没有具体的亚麻醉剂量针对瑞马唑仑术后镇痛的适用范围的具体界定。本研究的做法是:瑞马唑仑的麻醉剂量范围是1~3mg/kg,而亚麻醉剂量范围是0.1~0.5mg/kg。对照组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1.5μg/kg和格拉司琼6mg/kg。

1.3 指标评价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英文简称VAS),对2组病患在阻滞后2h(t1)、4h(t2)、8h(t3)、16h(t4)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实施评估,VAS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代表着疼痛明显,无法忍受。

1.4 数据分析

以上数据均通过SPSS 25.0软件展开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指标选择的是(),然后给予χ2检验,其中,P<0.05,能够发现其差异突出,具有一定的统计学优势。

2 结果

2.1 术后镇痛效果

在阻滞后的2h、4h、8h和16h,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远远小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对比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优势。具体数据能够参照表1等给予说明。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镇痛效果比较

3 讨论

3.1 实验体会

无论何种外科手术方式,均属于有创操作,均会在术后产生疼痛[7]。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疼痛主要的原因是伤口处因缝合而引发肿胀所发生的疼痛,患者出现疼痛后,通常会出现恐慌、烦躁以及焦虑等情况,为预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必须给予有效的应对缓解措施,降低患者疼痛,提升治疗效果。

瑞马唑仑是一类刚入市的新药,当前正处于临床观察期。结合目前的一些资料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来看,该药物能够划分成四种类型:①术前用药;②在某些手术内窥镜中检查阿片类化合物在手术过程中起到镇静作用;③诱导并维持全身静脉麻醉;④重症监护患者的镇静作用。现在,瑞马唑仑已用于全身麻醉的程序性镇静,诱导和维持,而没有严重的副作用。

此次研究结果提示,在阻滞后的2h、4h、8h和16h,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远远小于对照组,2组数据的差异对比显著,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对此,亚麻醉剂量的瑞马唑仑在预防和缓解术后疼痛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它在预防术后疼痛和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方面的作用很重要,分析原因:瑞马唑仑主要作用于GABAA受体以产生镇痛作用。先前的研究表明,联用瑞马唑仑和阿片类药物的麻醉剂量可以显著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同时基本上不存在任何不良反应,这属于围手术期预防疼痛及缓解术后痛感,并实施多模式联合镇痛应用的一个最佳选择方案。并且,处于亚麻醉剂量范围内的瑞马唑仑还能够发挥显著的抗焦虑、抗抑郁等功能,逐步稳定患者的心态、缓解其疼痛感,能够对患者实现术后康复带来支持与帮助;针对癌症痛等方面的临床治疗而言,亚麻醉剂量的瑞马唑仑可以用作阿片类佐剂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这为瑞马唑仑广泛适用于临床镇痛等带来支持与帮助[8]。

3.2 临床应用前景

根据以上的研究能够发现:瑞马唑仑目前正处于临床阶段,按照一些学者的文献研究结果来看,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常见的是四种:①术前疼痛预防;②在部分程序性内窥镜检查过程中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彰显出显著的镇痛效应;③基于静脉麻醉模式的作用下,能够发挥诱导与维持等作用;④重症监护病患的临床镇静等。该药物在适用于程序性镇痛、全麻等诱导与维持等过程中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并且,通常不存在明显的副作用。

首先,关于术前用药这一问题,我们能够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苯二氮卓类药物在术前镇痛预防方面,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感,避免患者出现顺行性遗忘问题,其用药途径是口服,个别患者可能会通过静注给药方法。目前,瑞马唑仑药物是没有任何口服药研制出来。关于常规的术前镇痛用药来说,具有超短效功能的瑞马唑仑的临床效果不佳。

其次,针对消化道内镜检查过程中的镇痛效应。尽管丙泊酚等属于消化道内镜检查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的麻醉或镇痛药物,不过,其安全性、适应性等受到一些 学者的质疑。一些学者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回顾性整理得出,选择丙泊酚的病患如果和咪达唑仑、芬太尼等药物联合应用的话,则会引起病患的心搏骤停,甚至会出现较高的死亡风险,探究其原因,则与局部气道管理困难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同时也和丙泊酚药物的使用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是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能够发现,苯二氮卓类药物在患者实施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术过程中的镇静效果是表现在的,虽然瑞马唑仑属于一种新型镇痛药,但是其通常能够适用于支气管镜的检查等。

再者,全麻诱导与维持。日本一些医学教师通过长期的临床研究,探讨了瑞马唑仑适用于全麻诱导与维持的实际作用。最后能够发现:如果和低剂量的瑞马唑仑组进行对比的话,能够看出高剂量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缩减,但是却高于丙泊酚组患者;另外,瑞马唑仑组在进行气管拔管的过程中,其 操作时间则明显比丙泊酚组长一些;但是对于丙泊酚组患者来说,其出现低血压的风险大大提升,必须要在操作期间提前主板血管增压药。另外,一些德国的临床医生通过对90例实施心脏受损的病患进行临床研究,最后得出:选择瑞马唑仑-芬太尼麻醉方案的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明显地低于选择丙泊酚-七氟醚方案的病患。总之,根据以上的实验能够看出:瑞马唑仑适用于全麻诱导与维持,在引起低血压风险方面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一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患来说,其适应效果是比较强的。

最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镇痛。这一类患者在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过程中,也能够发挥较强的镇静与抗惊厥等功能。特别是一些配戴机械通气的ICU病患,在选择咪达唑仑或者丙泊酚等镇静药物方面,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瑞马唑仑一般通过血浆脂酶的刺激,能够快速讲解,无需通过肝肾进行代谢;针对兼有多功能衰竭的病患来说,特别是肝肾功能受损的病患,瑞马唑仑的药物代谢不会对其带来干扰,所以能够达到高效可逆的镇痛目的,进一步减少机械通气实践;针对严重创伤病患来说,就算是长期输注瑞马唑仑药物,也能够在停药数分钟之后迅速苏醒,并恢复意识,能够顺利地完成神经学方面的评估。由此来看,瑞马唑仑的药理特性是比较独特的,它也是危重症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一个首选药物,不过在目前临床研究中,尚未得到广泛地论证。

处于亚麻醉剂量范围内的瑞马唑仑在预防及减轻术后疼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是比较突出的。它不但能够预防术后疼痛,而且还能够真正地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当然,关于该药物在术后疼痛预防等方面的长期临床观察来说,其持久性、远期疗效等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验证。

猜你喜欢
麻醉剂阿片类病患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麻醉剂的使用
阴差阳错的麻醉剂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Scientists Make Plants“Fall Asleep”
警惕阿片类药品不良反应
阿片类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