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饶有兴趣看展览的妙法

2022-07-14 13:44
伴侣 2022年6期
关键词:展品展厅卡片

帶着孩子走进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一眼看尽五千年,坐地日行万里,赏日月品万古,已成为当下重要的亲子时光。在被疫情困住脚步的日子里,看展成为看世界的重要方式,也变为我们对诗和远方的情感寄托。当你带孩子步入展厅的时候,是否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孩子完全没兴趣,逛博物馆真的变成了“逛”?或是孩子对展览饶有兴趣,可是家长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一起看、一起交流…… 小编总结了带孩子看展的七大妙法,逐条来试试吧!

看展时当孩子的翻译,不要灌输式讲解。提前做一些功课,准备与展览主题相关的一些问题,用提问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看展。尽量不要去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种问题过于宽泛,也会用成人的观展视角限制孩子独特的视角。

正确的提问方式是根据不同年龄设定孩子认知范围内的问题,并聚焦在某个有趣的点上去激发孩子的兴趣。

鼓励孩子自己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交流,先表达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再问孩子感受到了什么?同时对孩子的感受表示认可。这样孩子们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探索发现是看展中永恒的主题。其中包括经典的数量话题:“这个鼓上有多少个小人?”“这个屋脊上有多少个脊兽?” 这也是家长们最容易掌握的一个探索方法。还有材质、颜色、图案等等很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发现的内容。

在展厅获取一份展览介绍,或者提前在官网上了解展馆布置,把经典展品打印成小卡片,拿着展览地图去发现这些小卡片上展品的位置。每当孩子找到一个展品则解锁一个展品,家长就讲述与这个展品相关的故事,并给予孩子积分奖励,当全部打卡完毕后,可以在离开前给孩子买一件纪念品作为纪念物。

故事是孩子永恒的话题。一件展品背后藏着的故事,无论关于人物、动物,还是历史等,都可以令孩子们记住这幅展品。

对于年龄略大的孩子,如果希望看展更有收获,需要先对代表性展品有深入了解,再列出一些相关内容让孩子能更好地解读展品。比如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记录、同一系列的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相关艺术家的作品、作品中某个人物的介绍等等。从一个点了解一个面,是一种较有深度的看展方式,也会把既往积累的很多零散知识点穿插起来,这样会更有收获。

看展除了大量的讲解互动,也可以留给孩子自我感受和发现的机会。带一个本一支笔,让孩子记录下感觉有趣的事物,或者根据探索发现的主题去做记录,再或者记录一下看展的路线地图,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做笔记的方式,能加强孩子和展览的链接。家长也可以做记录,再和孩子们进行分享,孩子们应该更有兴趣。

猜你喜欢
展品展厅卡片
光影回响-TW展厅
展品被盗了
展厅中的盗贼
意库马涂料展厅
卡片排一排
健忘卡片
党史展厅设计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水往高处流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