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理念用于大脑凸面脑膜瘤围术期病人护理中效果评价

2022-07-14 00:54陈利娜
智慧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脑膜瘤康复大脑

陈利娜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脑膜瘤是脑膜及脑膜间隙处所产生的衍生物,在成年男性人群中较为常见。脑膜瘤类型中大脑凸面脑膜瘤占比较高,大脑凸面脑膜瘤属于一种颅内脑膜瘤,在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1]。此病症患者大多表现为头痛、抽搐、肢体功能障碍、精神意识障碍以及视觉、听觉异常等。具有病情危重,治疗周期长等特点,极有可能对患者脑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导致脑组织局部损伤,对机体脑血液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继而引发颅内积水或脑水肿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脑疝,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3]。目前临床所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新的外科护理模式,基于循证医学对患者康复有利的相关防护措施进行整合,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4]。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抽取我院科室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段内收诊的大脑凸面脑膜瘤围术期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对总72例予以分组。36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4~68岁,平均(46.78±22.23)岁;肿瘤直径4~9cm,平均(4.72±0.28)cm;肿瘤部位:颞部总计6例,枕部总计10例,顶部总计16例,额部总计4例。36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3~66岁,平均(46.65±22.01)岁;肿瘤直径4~8cm,平均(4.75±0.29)cm。肿瘤部位:颞部总计8例,枕部总计9例,顶部总计15例,额部总计4例。组间基线资料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实验抽取所纳入病例均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且肿瘤位于大脑凸面,具备手术指征;自愿参与实验;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实验抽取所排除病例:凝血功能经评测有所障碍者;对手术事项有所禁忌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病例资料不完整者或不自愿配合本组实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均予以术前心理准备、饮食干预、用药指导及并发症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均予以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患者往往因对疾病及手术的恐惧,极有可能出现焦虑情绪,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护士需将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详细告知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稳定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并告诉患者及其家属FTS理念,入院后各阶段的相关处理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展开术后康复宣教,增强患者配合度。同时应详细告知患者早期健康教育对疾病康复的意义,鼓励其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就手术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应激反应可使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并可对器官功能构成损伤的情况进行告知,以使患者对负性情绪进行主动纠正,以最为理想的状态开展治疗。在手术操作前,就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注意要点向患者进行讲解,提前就有效咳嗽、咳痰、床上排便以及翻身要点展开训练。对手术、麻醉方法进行解释,并明确体位摆放技巧以及手术操作过程中需配合的要点等知识,以使患者治疗配合度提高。在手术前12h,嘱患者取浓度为10%的葡萄糖液500mL口服,在手术操作前2h,取浓度为10%的葡萄糖液250mL口服,以促术前患者存在的口渴感和饥饿感得以改善。

(2)术中护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与麻醉医师配合将置管操作完成,对生命体征所呈现出的变化进行密切监测,一旦有异常,需制定有效措施,妥善予以处理。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将床头适度抬高,对肢体进行固定,以对关节幅度过大进行防范。每隔两小时协助翻身一次,并对四肢进行按摩,可取海绵垫与腋下、膝部、髋部放置,以对血液循环予以促进,防范压疮形成。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还需重视保温干预,使手术室温度提升,并对输注液体进行加热,做好裸露肢体的覆盖。

(3)术后护理:①早期卧位干预:尽早予患者取头高足低位,将床头抬高15°~30°,通过张贴有床头高度指示卡,积极预防术后脑水肿的情况。②早期恢复饮食护理:术后6h即向患者强调需进食易消化食物,如牛奶等。因吞咽,咀嚼动作可对肝、胆、胃等器官反射性活动激发,进而对胃肠就胃泌素的分泌形成刺激,使胃肠道蠕动速度加快,对肠道黏膜功能发挥保护作用。嘱患者早期进食含钠的流质饮食,并观察其有无头晕、恶心、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低钠的症状等。确保其无不良反应,再向半流食进行过渡,直到恢复正常饮食。③安全护理:在手术完成后对瞳孔、呼吸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对呼吸道分泌物做好有效的清理工作,以降低误吸事件率。完善口腔干预,对感染进行防范。并就患者是否有呕吐、头痛等问题进行问询,如有异常需向医生进行通知/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对滴速进行严格调整,合理对输液量速度进行控制,以降低颅内血症风险。④早期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指导并帮助患者正确摆放良肢位及变换卧位,同时进行被动活动各关节、床上训练、站立平衡、跨步训练以及预防并发症等相关措施。在神经外科日常工作中,快速康复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入,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有较低的认知度,进而对护理工作的实施产生了直接不良影响。需展开健康宣教,加强针对理念的讲解,利于患者认知度的提升,进而使紧张情绪消除,增强配合度。

1.3 指标评测

①相关手术指标,对于不同护理后两组手术操作、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总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展开评测对比。②认知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肿瘤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满分1~10分,分值与患者认知功能呈正相关。③对予不同护理后两组术后出现感染、下丘脑损伤以及垂体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评测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 18.0软件录入评测。计量即临床观测指标及认知功能评分均以()的形式表述,经t值对结果检验;计数即并发症评测所得结果在表示时用(%)形式,经卡方值对结果检验,检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实验所纳入病患的手术操作总用时长、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长经观测所得结果相较对照组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评测所得数值相较对照组更少(P<0.05),见表1。

表1 手术相关指标()

表1 手术相关指标()

2.2 认知功能评分

两组实验所纳入病患的FACT-Cog评分无差异性(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FACT-Cog评分经观测所得结果相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术前及术后3个月FACT-Cog评分()

表2 术前及术后3个月FACT-Cog评分()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较对照组,经对观察组进行观测,并发症观测所得结果呈更低显示(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大脑凸面肿瘤为是外科诊疗中的常见肿瘤类型,患者发病早期无典型症状表现,若未取得及时有效治疗,肿瘤将会对大脑造成压迫,进而对脑组织造成损伤,不利于脑部血液循环,致使脑脊液通路出现阻塞现象,引发颅内积水、脑水肿等严重病症,甚至会有脑疝发生,危及患者生命[5-6]。因此,给予有效治疗对大脑凸面肿瘤患者病情控制和预后改善具有关键作用[7-8]。大脑凸面肿瘤普遍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但常因术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而对大脑凸面肿瘤患者的康复进程造成影响。而患者术后通过长期的康复锻炼运动可早期恢复其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进而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9-10]。快速康复理念是基于循证学医学而制定的围术期护理理念,对于患者生理以及心理方面创伤可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可实现快速康复的治疗目的[11-12]。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实验所纳入病患的手术操作总用时长、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长经观测所得结果相较对照组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评测所得数值相较对照组更少(P<0.05);提示经快速康复理念干预后,观察组手术操作总时长、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持续时长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评分经观测所得结果相较对照组更高(P<0.05);提示经快速康复理念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相较对照组更优。相较对照组,经对观察组进行观测,并发症观测所得结果呈更低显示(P<0.05)。提示经快速康复理念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更低。可见,针对罹患大脑凸面脑膜瘤围术期病人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干预有助于缩短手术操作、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总时长,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所致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促使其早日康复[13-14]。表明经在术前开展健康宣教,可增强患者认知度,使负性情绪得以缓解,并使配合度提升。在术前取葡萄糖口服。可避免麻醉诱导后出现低血糖,进而引发应激反应。可使术后胰岛素抵抗问题得以解决,在书中做好保温干预,可降低应激事件率,防范对手术效果产生干扰。手术结束后安排进食,可对胃肠活动形成刺激,并就术后肠道蠕动予以推进,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形成。

综上所述,将快速康复理念用以大脑凸面脑膜瘤围术期护理的所得价值显著,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脑膜瘤康复大脑
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脑膜瘤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脂肪瘤性脑膜瘤相关研究进展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查出脑瘤怎么办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