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寂静(外一篇)

2022-07-15 02:37王垄
参花(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城母亲

两千多年过去了,亲历无数朝代更迭,以及光阴流转,一座叫宝应的小城,依然安静地居于古运河岸边,像一位淡泊、无为的隐士,不事张扬,却自有追随者络绎不绝。说不清,是唐宋的风花,还是明清的雪月,浸染了小城的肌肤与骨骼,宝应带着一种千年不变的从容、自信,穿越岁月幽深的长廊,用“嘘”的一声,谢绝了喧哗、吵嚷,默默地伫立在白田大地、安宜家园。

走进千年老城,宝应请你保持轻轻的脚步,蹑手蹑脚是最好的,无须大声地叫出它曾有的名号,也不必惊叹“得宝祥应”一类的传奇。希望你带着梦中莲花的呼吸,像里下河的水一样平缓、宁静。或者怀着白鹭与天鹅般的心跳和脉动,在青青芦苇荡漾的风中,听不远处传来的“柳堡的故事”,以及《九九艳阳天》的旋律。总之,宝应是不喜欢有任何形式的惊扰的,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介书生,穿梭在蒲松龄在此写成的《聊斋志异》部分章节里,只管瞪大了眼睛,看宝应在泛黄的古籍中竟有“建安七子”的一席之地;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从李白《白田马上闻莺》的诗中走出的女子,采桑养蚕、缫丝织衣,黄鹂在紫红的桑葚间鸣唱,你的心中也澎湃着汹涌的诗意……你是否愿意用一生的守候,等待一个来自小城宝应的知音?

请不要吵醒千里运河沿线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县城学宫的美梦,不要惊着了大成殿前古银杏树上数百年不歇的鸟鸣;不要让你的衣袂碰响了泮池和状元桥边的古牌楼,楼楣上那“鹏抟九万”四个字,见证了宝应出过状元、榜眼、探花的“神话”,以及上苍赐予这片崇文尚学宝地的“恩典”。也不要让你的足迹在狭长的青砖甬道上发出的杂音,打破了水巷口3号那座明清风格四合院的静谧,少年周恩来曾在这里读书。尽管岁月改变了无数的容颜,小城宝应始终与繁华喧嚣无关,唯有沧桑还在,悠长的历史、无限的荣光,闪耀在斑驳的史书上,也成为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浮雕和精神上的向导。

蓝天下,白云飘浮;运河上,浪花朵朵。浓浓的荷香里,有民歌、小调如柔风静静吹过。由汉经唐、跨越宋元、历经明清的宋泾河水,依然在款款流淌,只是“十里次舟楫,二桥交往来”的景象已不再,那逝去的桥,远去的帆,以及车水马龙的街市上那古典唯美的吆喝,都已悄悄地藏匿到时间深处,留下一座静如处子的小城,谢绝一切的喧嚣,保持内心的镇定和优雅。

走在宝应,请不要惊扰宁国寺、圆通禅寺等一座座古寺名刹,绵延数百年的佑护,让人心生敬畏与感激。关帝庙、城隍庙遗址上,依稀可见往昔的神圣与威严,而朱氏家祠、刘宝楠和王式丹故居等一处处古代乡贤宅第,又像是一部部厚重的名著,让后来人膜拜至今、百读不厌。遥想当年,画川书院一定是从骨子里透出了博大精深,那些从来不曾散去、犹在耳边回响的书声,带着一种摒弃一切嘈杂的力量,震慑着每一颗浮躁不安的灵魂。请不要惊扰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不要惊扰那些完好如初的木门槛、抱鼓石和拴马环,每一个门楣、樨头或石臼、石狮,都如一位千年的智者,笑而不语地看着一拨拨陌生而又熟悉的后生,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的小城故事留给更久远的时间,欲诉还休。

作为城中之园的纵棹园是一定要去的,但请不要惊扰了那一份闲适与恬静。有山有水的袖珍之地,倒也是清雅如斯、灵慧如斯。赵朴初手写的匾额,讲述着这座旧时帝王侍读所建的私家园林的辉煌,而更耐人寻味的则是它的清静与孤寂。一代廉吏、大儒曾归隐于此修身养性,翦淞阁、洗耳亭下那一竿竿青竹,恰似小城名宿们的气节,清劲秀美,超尘脱俗。若能常在这里品茗读书看流年,或者洗心革面学前贤,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与幸运?

走过小城宝应,请凝神屏气地在北大街、中大街、南大街,以及一人巷、灯笼巷、磨子口等密如蛛网的老街古巷里穿行,不要惊扰了多如繁星的杂货店、烧饼店、铁匠店、粮油行、豆腐店、染坊店、棉花店、扎匠铺、钟表行、眼镜店、理发店、茶炉子……无数像震丰园那样传承数百年的老字号,直到今天,依然在日新月异的喧闹中坚守那一份执着与纯粹。那些纯手工的老行当、老活计、老物件,无一不是寂静的宝应奉献给人世的美好,虽历千载百年,也不变色,不变心。

就这样静静悄悄地走进、走在、走过小城宝应,手抚那一面面生有苔藓的青砖老墙,脚踩一粒粒被岁月打磨出“包浆”的鹅卵石,你可以借助一排排老旧的牌坊,把历史和现实的声音留住,把日月和山河的叮咛留住,把碑刻及典籍里的灵魂留住。

母亲的捻线砣

那年夏天,我在老家和母亲一起“曝伏”(三伏天,把箱子、柜子、橱子里的衣物拿出来暴晒),竟在一床陈旧的被胎里发现了一个老式的捻线砣。母亲略带自嘲地笑了,抬手就要把它扔掉,而我却抢在手里如获至宝。经过岁月打磨的捻线砣已经油光发亮,宛如时光在其上面裹了一层包浆。仔细地抚摸把玩,许多难忘的镜头慢慢回放在眼前。

儿时的记忆中,母亲和庄上的妇女一放下田里、家里的活計,似乎整天捻线砣不离手。人们都叫那玩意为“捻砣”或“捻砣子”,底端是一只木质的半球形砣坠子(也有用几枚铜钱或者铜板做的),中间有个眼,将一根与筷子粗细、长短差不离的小木棍用布条塞紧,顶头用刀划出一道浅浅的口子用来扣线。如此简陋的家什却是当年乡村捻线的神器,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这样的宝贝。至于捻粗棉线或麻线绳一类,用的则是牛骨头做成的捻砣,原理基本相似。

那年月,出门行行要票证,买布的布票也上计划,很紧张。即使是过年,老老少少做件新衣服也是很奢侈的事。人们穿的一般是用家捻的线缝制的土布服装,而且“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或说“新老大,旧老二,补补锔锔把老三”,都是各家的惯例和传统。缝缝补补、补补锔锔少了线可不行,农民哪里舍得花钱买线呢?用捻线砣子捻线便成了妇女的一项重要活计,甚至成了评判一个女人能干不能干的标准之一。

模糊记得父亲曾给母亲做过一个捻线砣子,小巧而实用,砣杆和砣头部分还特地用桐油抹了抹,有点传留古物的味道。母亲捻线前,总是先把所需的棉花选好,从干枯的棉花朵子里抽出棉花,细心地挤出棉花籽;再用捻线砣杆将棉花慢慢膨成棉絮,并将棉絮揉搓成细条状,从中抽出一个线头扣在砣杆顶部的口子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一捻砣杆,捻线砣子便旋转起来;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则负责合作“放出”一缕缕棉丝,母亲称这时候捻线砣子的转动叫“上正”;“正”上得差不多了,一根细长的棉线也慢慢捻成了。其间,捻线砣子直直地“悬浮”在母亲腰部以下,不停地转圈、晃动,神奇得像一只飞舞中的春蚕,不一会儿就吐出了长长的银丝。而母亲却神情自若地与左邻右舍谈天说地拉家常。说说笑笑之间,捻线已经有了尺把长。母亲娴熟地解开砣杆顶端牙痕状凹槽上的活扣结头,把线一圈圈地绕在线砣或线板上,续上一团棉絮,继续再捻。

想当年,母亲的捻线手艺在庄上是有些名头的。母亲捻线不但快速、匀实,而且能粗能细、结实耐用,既可以用来缝衣服、补补丁,还能作为钩被子的钩被线、钉鞋底的扎底线等。每到冬闲时节,母亲和庄上的妇女们就似乎有做不完的针线活:补衣裳、糊骨子、纳鞋底、剪样子……母亲用捻线砣子捻线是我至今难忘的一道风景。不知有多少回,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盏煤油灯下,父亲在计算着白天队里社员的工分,姐姐在钩假领子,母亲一边捻线一边督促着我们弟兄写好字,做好作业。有一次,我和弟弟实在是日里玩得太累了,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母亲用捻线砣子轻轻地敲打了我们的脑袋壳……母亲的那一记捻线砣子给了我刻骨铭心的印象,从此就长了记性,上学、读书再没让母亲操过心。

说不清从哪一天起,母亲的捻线砣子悄悄地退出了我们的视线。如今,时隔几十年后竟与它不期而遇,仿佛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次邂逅与启迪。常言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的捻线砣子曾经捻出了我们四季的温暖和舒适,小小的线砣上凝结着母亲的智慧、勤劳和浓浓的爱,它像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特别的灯,照亮我的梦想和追求。童年时期,母亲用捻线砣子捻线的情景,恰似一幅油画珍藏在岁月的相册里,永不磨灭。

作者简介:王垄,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于海内外数百家报刊,选入近百种选本,部分被译成外文。出版诗集和散文集18部。长篇散文诗《柳堡风》入选江苏省作家协会第十批重点扶持文学工程项目。

(责任编辑 刘艳)

猜你喜欢
小城母亲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小城大爱
母亲的债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一生一定要去的几个中国最美小城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