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水栒子灌木与石竹间作经营管理技术

2022-07-15 06:30安妍俐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间作覆膜根系

安妍俐

(国有凌源市欺天林场 辽宁 凌源 122500)

1 自然概况

辽西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包括朝阳、锦州等大面积区域,属于大小凌河、青龙河上游、绕阳河等流域,主要由努鲁儿虎山、松岭山系、医巫闾山脉等组成。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430~540 mm,7~9 月的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70%,蒸发量接近自然降雨量的4 倍,无霜期140 d 左右,气候炎热干燥,季节分明,昼夜温差大,自然降雨不均衡,气候干旱。受自然环境多样性的影响,植物种类异常丰富,特别是在辽西南部地区,如朝阳市青龙河流域、锦州市南部及葫芦岛大部地区,以蒙古栎为主的天然次生林为有林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大批乔灌木与草本植物适应气候环境,组成天然群落,其中水栒子等园林灌木与大批草本中草药如石竹的人工栽培价值较高[1]。

2 水栒子与石竹的生态特性

水栒子又称栒子木、多花栒子等,为蔷薇科栒子属灌木,高可达4 m,夏季树冠开满白花,秋季结红色果实,近球形,枝叶繁茂,经久不凋,花期5~6月,果期8~9 月。耐寒、喜光、耐干旱、耐瘠薄、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壤土生长最佳,忌水湿,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长于辽宁、山西等多地的沟谷、山坡杂木林中,为辽西优美的观花观果树种[2]。

石竹别名兴安石竹、辽东石竹等,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株高30~50 cm,花朵颜色鲜艳,花色紫红、粉红或白色等,花期4~6 月,果期7~9月,蒴果。耐寒、喜光、耐干旱,不耐酷暑、忌水涝,生长在东北、内蒙古等多地区,人工栽培管理简便,全草及根均可入中药[2],经济价值较高。

3 栽培技术依据

辽西地区耕地资源丰富,但近年大田农作物价格整体偏低,同时,园林苗木市场需求量较高,野生中草药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因此,种植中草药前景较好。园林苗木水栒子与石竹间作经营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因为这2 种经济作物均为本地乡土植物,对光照、低温、干旱等极端气候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大多数具备灌溉条件、土层深厚的地块均可人工栽培。水栒子为种子繁育,成本较低,可用于批量生产苗木,移植培育2~3年即可出苗;水栒子林下可种植石竹,只要密度科学合理,可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如覆膜、施肥、灌溉、除草等。水栒子根系发达,为深根性植物,而石竹根系较浅,有水栒子灌丛部分遮阴,可促进其正常生长,且2 种植物在光照、根系养分吸收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3],间作种植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

4 水栒子繁育与栽植

4.1 选地、施肥与整地。①选地:选择灌溉方便、园林苗木出圃能起土坨、不低洼积水的一般耕地即可,为保证作业方便,还应考虑交通便利、农业机械操作方便、不易受牲畜为害等条件;②施肥:为保证苗木产出质量,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旋耕前施入有机肥作为基肥[4],施肥量4000kg/667m2左右,将肥料均匀撒在地表后即可旋耕;③育苗前早春时节进行旋耕整地,耕深35 cm 左右,把有机肥与土壤搅拌均匀。春季整地不仅可减少草荒,还可打碎地块中多年板结的土块,便于植物根系生长及呼吸。

4.2 种子处理及播种。①采种:近9 月以后水栒子果实逐渐成熟,采集新鲜的种子,清水浸泡24 h,搓除果肉、果皮,淋洗晾干,筛选出纯净饱满种子,保存在室内阴凉干燥通风处。②催芽:冬季室外冷冻时进行催芽处理,时间为三九天,当地温度最低时一般一晚即可迅速冻透。催芽前室温浸种5~10 h,增加种仁含水量。③冬储:种子与湿沙混合冬储,体积比约为1∶3。本地早春地表温度升高较快,为避免冬储催芽的种子过早萌发伤热,在3 月下旬挖出种沙混合物,表面覆盖塑料,转放到0 ℃以下的低温冷库中,4 月下旬取出播种。④播种:育苗地播种前4 d 浇1次透水,垄播,行距50 cm,开沟深度1.5~2 cm,播种量5 kg/667 m2,播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1.5 cm,轻轻镇压,随即覆盖塑料薄膜。覆膜是缓解辽西地区长期春旱影响出苗的关键环节,覆膜不仅延缓土壤水分蒸腾,较长时间保持耕作层较高地温,促进苗木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同时,将苗木以外部分的杂草盖住,使其不能生长,减少除草用工。播种后10 d 左右水栒子开始出土,注意及时划破出苗处薄膜,使幼苗生长出来。

4.3 田间管理。结合自然降雨适时灌水,以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5%为最佳。判断土壤是否缺水的简易操作方法:在清晨挖开圃地土壤,取地表下4 cm 处土壤,手攥不成团,说明含水率偏低,应及时浇水,保证苗木根系吸收水分。以后随时清除苗眼杂草,苗木高度5 cm 左右时定植,保留苗株距4~5 cm,保证产苗量3 万株/667 m2;在6~7 月间,覆盖的塑料薄膜多处受损,地表有杂草生长出来,应除草1 次,做到及时、除净;视自然降雨状况浇水灌溉,注意排涝,当年苗高可达70 cm 左右。

4.4 幼苗移植。次年早春,在施肥旋耕后的土地里栽植水栒子,行间间作石竹。选取1年生1~2 级水栒子苗木移植培育绿化灌木。栽植当天起苗,注意苗木保水,栽植坑直径及深度为0.4 m,移栽株行距1.5 m×2 m,栽后及时踩实封严,沿地表将幼苗枝干剪除,当天栽植坑与行间空地统一浇水,栽植苗木坑穴务必浇透。3~4 d 后即可在行间直播石竹。

5 石竹间作经营

5.1 石竹间作种植。石竹播种量为2.0 kg/667 m2,与水栒子催芽处理方式相同。灌木空地的石竹间作设计:每行间直播2 组,每组3 行密植,组内行间距为0.2 m,两组间的中心空地宽0.6 m,兼用作临时作业路,两侧石竹与水栒子的行间距均为0.3 m,此种间作方式可便于田间作业,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石竹播种开沟深度保持在1 cm,撒入种子后覆土镇压保墒,石竹种子细小,覆土厚度注意不超过0.7 cm,切忌盖土过厚,影响出苗率;播种后当天与栽植的水栒子一起覆盖塑料薄膜,覆膜管理与水栒子覆膜管理基本相同。

5.2 统一经营管理

5.2.1 定苗与除草。石竹直播6 d 以后开始出苗,幼苗生长出5 片左右叶子时定苗,保留苗株距12~15 cm;5 月~6 月中旬,水栒子和石竹露出薄膜处有零星杂草生长,可随时或集中拔除,不要使杂草生长过大,以免拔除时把当年种植的石竹幼苗带出来;7月中旬以前,薄膜基本已经凌乱不堪,不能有效阻挡杂草生长,此时应集中除草1 次,将除掉的杂草散放于水栒子树冠下,不仅可减小地表蒸发,还可阻止杂草再生。

5.2.2 抹芽与修剪。水栒子在5~7 月萌发生长较快,应及时进行抹芽修剪,保留基部萌生枝条3~4 条,其余剪除。6 月以后,如发现有生长特别旺盛的主干枝,及时将顶芽剪除,保持各萌生枝条自然生长后形成圆满树冠;以后每年春季及6 月,定期清除基部萌生的新芽枝条,以减小养分消耗。

5.2.3 施肥与浇水。每年10 月中下旬追施腐熟的厩肥1 次,施肥量在2 500 kg/667 m2以上,将肥撒在林冠下及石竹生长的地表,经实践,如果施入速效化肥、尿素、磷酸二铵等,不仅不能保证土壤结构疏松,形成颗粒结构,还容易使水栒子生长过块,木质化程度低,造成冬季的部分枝条干枯,形成“冻害”;同样,施用以氮肥为主的化肥,对培育中草药石竹也有较大的弊端,容易降低石竹品质。而丰富的有机肥环境更容易培育出接近“道地”的理想中药材。石竹忌水涝、耐干旱,因此,切忌浇水过勤,以免影响石竹正常生长,要做到湿度适宜,稍偏干燥[5],结合自然降雨适度浇水,5~7 月浇2 次水,9~10 月浇1次,10 月末浇1 次,每年早春3 月末浇1 次。

6 经营效果

石竹种植的第2年以后,每年夏、秋花果期割取全草,晒干入药,采收石竹时注意不要带根拔起,以免影响下一年产量;水栒子移植培育3年后,冠幅可达1.2 m 以上,此时可移植用于园林绿化。

猜你喜欢
间作覆膜根系
高粱大豆间作对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亲近”的智慧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玉米秋覆膜技术要点
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
“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