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服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1例

2022-07-16 03:18杨杨徐惠君王莹柯海英朱亦俭徐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弥漫性下腔内径

杨杨,徐惠君,王莹,柯海英,朱亦俭,徐泉*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超声科,安徽 合肥 23003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安徽 合肥 230031;*通信作者 徐泉 xuquan123456@yeah.net

1 病例简介

男,68岁,主诉:腹胀、食欲缺乏伴乏力15 d,逐渐出现眼黄、面黄,腹胀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黑便,无发热寒战,既往因痛风服用土三七2个月余。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633 IU/L,谷草转氨酶716 IU/L,总胆红素25.1 μmol/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 CA125 85.5 KU/L。超声诊断(图1):肝脏弥漫性病变,下腔静脉肝段及肝中静脉内径变细,肝左、右静脉未显示,结合病史考虑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hepatic veno occlusive disease,HVOD)。肝脏增强CT扫描呈“地图样”“花斑样”不均匀强化,下腔静脉肝段及肝中静脉内径纤细,结合病史符合HVOD。

2 讨论

HVOD又称为肝窦阻塞综合征,是因为肝小血管尤其是肝窦内皮细胞受损,受损的肝窦与肝小静脉部分或完全闭塞,引起肝内淤血、肝损伤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肝脏血管性疾病[1]。HVOD在国内主要因服用含有吡咯生物碱(pyrrolidine alkaloid,PA)的土三七引起[2]。PA分为饱和型和不饱和型,饱和型无明显毒性或毒性较低,而不饱和型具有极强的肝脏毒性,这是由于不饱和型PA进入肝脏后,在细胞色素P450酶3A的催化下,生成有反应活性的中间代谢物脱氢吡咯,再被水解为脱氢倒千里光裂碱,易与蛋白结合形成吡咯蛋白加合物,从而损伤肝窦内皮细胞[3]。

HVOD的超声表现:①肝脏体积弥漫性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地图样”或“斑片状”低回声区,尾状叶不大。②门静脉内径可增宽或不增宽,血流速度减低甚至逆流;肝静脉内径变细或闭塞不显示;肝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阻力指数增高;下腔静脉肝后段可因肝脏肿大压迫变窄。③胆囊壁通常弥漫性增厚,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腹腔常见积液,提示肝功能受损[4]。明确服用含PA的植物史是影像学诊断HVOD的基础,超声可以作为HVOD初步筛查方法,增强CT和(或)MRI呈典型征象即可确诊为HVOD[3]。

HVOD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布-加综合征:超声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尾状叶肿大,下腔静脉近心端和(或)肝静脉有狭窄或闭塞,可伴有肝静脉间交通支形成、第三肝门开放等特征[5];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有明确肝炎史或长期大量饮酒史,病程通常迁延数年或数十年,超声检查可见肝脏体积缩小、左右叶比例失调、实质回声弥漫性增粗、门静脉扩张、脾增大等[6];③急性重型肝炎:可由肝炎病毒感染、药物诱导、自身免疫等引起,起病急、预后差。肝炎早期超声表现为肝脏增大、回声减低、细密,可进一步演变为肝脏回声增高、增粗、分布不均匀。此外,急性肝炎大量腹水不常见,而HVOD多以腹水为突出表现。

超声对HVO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需要充分结合病史,尤其服用土三七史,对于超声表现不典型者,需行增强CT和(或)MRI检查,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猜你喜欢
弥漫性下腔内径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内径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内径侧轴向引出分接线段的可调模绕制
“o”型密封圈内径胀大对线径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