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的光明之路

2022-07-18 09:50范建华赵二刚
航空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欧空客波音

范建华 赵二刚

2022 年5 月14 日6 时52 分,编号B-001J 的 C919 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第四跑道起飞,飞行3小时后于9 时54 分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商飞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 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而这距离2017 年5 月5 日首架C919 在浦东机场首飞成功,已经过去了5 年。据悉,这架量产型C919 将于年内交付客户东方航空,国产大飞机距离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越来越近。

技术有底气

纵观全球民航业,波音和空客几乎垄断了各个航空公司的机队。中国也不例外,时常能看到中国的航空公司向波音和空客发出巨额订单采购飞机的消息。大家都期盼着中国能有自己设计制造的民航客机,但很多人却对中国能不能造出自己的大客机心存疑虑。从1970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中美合资生产MD-90 客机项目终止,我国大客机的研制走过了一条十分曲折的发展道路。人们不禁质疑,中国能否自主研制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大飞机,中国是否有必要自主研制大客机?现在来看,答案显而易见——中国有必要,也具备这个能力!C919 就是我国完全按照世界先进标准研制的大型客机。

于是,又有人找到C919 的供应商名录,质疑中国只能生产飞机外壳,而像发动机、通信导航等设备,还是要依靠国外。事实上,一架飞机拥有数百万个零部件,全球采购、全球合作早已成为民航业的惯例。无论是波音公司还是空客公司,他们生产的飞机都是全球协作的产物,整合全球的供应链,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以波音737 这款波音公司最畅销的飞机为例,垂直尾翼、内襟翼等部件就由中航西飞供应,中国还有多家公司负责波音系列飞机的零部件生产。而空客本身就是一家横跨欧洲的跨国公司,其工厂遍布欧洲各国。为了将各国生产的零部件运送到位于法国图卢兹和德国汉堡的总装厂,空客公司还专门研制了一款被称为“大白鲸”的专用运输机。2008 年,空客位于中国天津的总装厂落成,成为该公司首条在欧洲以外设立的总装线。显然,中国早已深度融入全球民航业,自主研制并不是排斥国际合作,而应该利用好全球资源为自己服务。

当然,也不能盲目依赖外部合作,而应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防类似在芯片领域出现的被“卡脖子”问题。对于C919 的研制,除了外国供应商,我们也在积极寻求国内的替代供应商。例如飞机上最核心的发动机,除了美国通用和法国赛峰合资的CFM 公司提供的LEAP-1C之外,国产CJ1000A 也有望成为替代动力。近年来,大飞机“三剑客”之一的运20 频繁亮相世界各地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在大飞机方面的技术实力。

安全有保证

安全,是航空业的生命线。人们常说,航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 一。在2022 年2 月19 日东航MU5735 失事之前,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已保持了连续12 年、138 个月,4227 天的飞行安全记录,累计安全飞行时长突破1 亿小时,全球领先。

C919 研制初期,很多核心系统设备供应商被国外航空巨头占据。而如今,中国企业采用与这些外资企业联合成立合资公司的模式,正逐渐跻身核心供应商名单。

飞行安全,靠的是技术、规章、管理等全方位的严格要求。任何一款航空器要投入使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与试飞,确保足够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我国航空工业拥有非常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技术层面能充分保证飞行器的安全运行。而对于要投入商业运营的民航客机,适航取证则是绕不开的关键环节。从2019 年起,C919先后投入6 架飞机在上海、阎良、东营、南昌等地进行飞行试验,开展了一系列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2020 年11月C919 获得了型号检查核准书(TIA),全面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是C919 正式交付客户开展商业运营的前提条件。目前来看,我们将很快达成这一目标,年内就有望完成适航取证工作。

空客公司为运输飞机零部件而专门设计生产的“大白鲸”运输机

不过,C919 要想进入国际市场,执飞国际航线,只有中国民航局的适航证远远不够,还必须取得美欧颁发的适航证。俄罗斯等一些国家的民机产业,就因为无法获得美欧适航证而受到限制,失去了与波音、空客同台竞争的机会。美欧适航证,除了本身严苛的要求以外,实际上也是其保护自身航空工业的手段。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想让C919 取得美欧适航证,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已经投入商业运营的ARJ-21 支线客机,时至今日,仍然在为取得美欧适航证而努力。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国内的巨大市场,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据中国商飞发布的《全球民用飞机市场预测报告》,未来20 年仅中国国内客机市场规模就可达1.4万亿美元。2020 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航空市场。

市场有期待

从前文的描述,已经能看到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对国产大飞机的有力支撑。而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C919 的国内外客户订单总数高达1015 架。

从市场因素考虑,航空公司选择一款飞机的关键,就是成本。

首先是价格。作为一款国产飞机,又是新入局的“挑战者”,C919 的售价自然更有优势。从近期东航发布的定增募资公告看,C919 的目录单价为0.99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53亿元)。而空客的A320 和波音的737 系列,单价均超过1 亿美元。相较而言,C919 的价格具备不少优势。

俄罗斯MC-21 双发中短途干线客机

空客在2017 年巴黎航展期间展示了其为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而推出的改进机型A380 plus

其次是使用成本。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燃油费用一直是最大的一项支出。世界最大的两款客机波音747 和A380 相继停产,就是因为它们均采用4 台发动机,巨大的油耗使航空公司无力承担。而被2018 年和2019年接连两起空难推上风口浪尖的波音737max 机型,引发事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追求低油耗而适配直径更大的发动机(与C919 同款的LEAP-1B)。作为后来者,C919应用了大量最新技术,在经济性上必定比对手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国产大飞机,让我们共同期待!

为了将直径更大的LEAP-1B 装在波音737max 上,发动机被整体抬高,整流罩顶部已超过机翼上表面,这也被认为是造成这款飞机两起致命空难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美欧空客波音
本期导读
空客公布3月订单和交付情况
德外长:美欧关系取决于如何对华
空客在新加坡开设新园区
空难过后,波音帝国的黄昏来了
欧盟发布贸易统计,中欧贸易增长迅速,逼近美欧贸易
美欧谈自贸,中国早应对
巴基斯坦波音777等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