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风险管控分区及对策研究
——以铁岭市为例

2022-07-18 13:58赵德君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3期
关键词:铁岭市红线分区

赵德君

(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1)

引言

近30a来,国内外各类环境风险事故频繁发生,如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005年吉林中石油化工双苯厂爆炸事件、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等[1]。环境风险安全事件越来越成为新闻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对于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环境风险的防范水平以及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铁岭市为例,调查城市重大及较大风险源企业,梳理总结铁岭市重点风险企业环境风险源及地理分布情况;通过评价城市环境风险事故的严重性及环境风险受体的脆弱性,综合划定城市环境风险管控分区。通过管控分区的划定表征城市环境风险格局,科学指导铁岭市经济发展及环境风险防治决策体系建立,最终实现环境风险可控目标。

1 研究方法

1.1 环境风险严重度分析方法[2]

确定铁岭市域作为研究范围,区域内涉及的环境风险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企业包含环境风险源信息,根据环境风险源特性分析事故概率,模拟事故情形,分析事故后果,最终设置致死效应边界(红色)、不可逆效应边界(黄色)、可逆效应边界(蓝色)等3种效应边界。

1.2 环境受体敏感性分析方法

选取人口密度作为环境风险受体指标,人口越为密集环境敏感度越高。

1.3 环境风险综合分区

根据环境风险严重度分级结果,对不同严重度边界赋值;根据环境受体敏感性分析结果对不同人口密集度边界赋值,根据不同的赋值情况进行空间加合,最终形成综合分区。

2 城市环境风险严重度分析

铁岭市畜牧业所占比重达到60%左右,为铁岭市第一产业发展的主体。工业发展以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3],调查本市具有重大环境风险等级企业6家,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等级企业7家,另外调查2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位于铁岭市铁岭县静脉产业园区。铁岭市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企业涉及环境风险物质主要为成品油及液氨,其他涉及石化、生物、药剂等企业均具有各自特有的环境风险物质。相关企业情况见表1。

铁岭市重大、较大环境风险及危废处置企业主要分布于铁岭市银州区、开原市、调兵山市、昌图县、铁岭市经济开发区等地。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

表1 重大、较大环境风险及危废处置企业清单

图1 铁岭市重大、较大风险企业及危险废物企业分布图

根据火灾、爆炸、泄露产生的冲击波、热辐射、有害气体扩散[4]等事故场景预测,设定事故过程中阈值形成事故后果等级,见表2。

通过综合环境风险源类别、危险化学品数量、重大风险源事故后果模拟,形成全市环境风险严重图分布图,见图2。

表2 事故后果等级表

3 城市环境风险脆弱度分析

风险源的布局选址对保障居民及民用设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的重点企业事故模拟主要为火灾、爆炸、泄露产生的冲击波、热辐射、有害气体扩散等场景,这些事故场景对人员的伤亡产生的影响最为直观,因此选取铁岭市人口分布指标作为环境受体脆弱性进行分析。铁岭市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银州区、调兵山市区、开远市区、清河区、昌图区、西丰县,银州区人口达到11359~20255人·km-2,铁岭市银州区、开原市区、调兵山区三角区域内人口分布较多,昌图县整个县域内以自然村落人口分布。铁岭市西南区域人口分布较少,具体见图3。

图2 铁岭市环境风险严重度分布图

图3 铁岭市人口分布图

4 城市环境风险综合分区

使用空间加合技术对选定的目标属性进行赋值,叠加环境风险严重度及脆弱度生成铁岭市环境风险综合分区并以此划定城市环境风险管控红线[6]。对环境脆弱性受体属性赋值如表3所示,对环境严重性属性赋值如表4所示。

表3 环境脆弱性受体赋值表

通过对城市环境风险严重度评价结果及城市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评价结果的叠加对城市环境风险进行综合分级,划定城市环境风险红线区和环境风险敏感区如图4所示,图中红色部分为环境风险红线区,区域面积1.09km2;黄色部分为环境风险敏感区,区域面积为1.14km2;蓝色部分为环境低风险区。

表4 环境严重度属性赋值表

图4 铁岭环境风险综合分区

4.1 环境风险红线区现状分析

环境风险红线区主要涉及银州区、铁岭县、调兵山市、开原市等4个区县。银州区红线区内主要有油品储存企业1,主要存贮汽油、柴油、乙醇等物质构成重大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物质通过火灾、爆炸、中毒等风险情形影响周边环境,原则上该类企业应设置在人口稀少区域,但该企业设立时间较早且位于银州区老城区,通过多年经济发展及居民迁移周边形成人口密集区,最终导致该区域成为红线区中环境风险矛盾最为突出的部分。开原市红线区内存在化工企业7、油品储存企业8,主要环境风险物质为汽油、柴油、乙醇、环氧氯丙烷、甲醇、氰化钠等,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等环境风险情景,2个企业均位于当地铁西工业园区内。正常情况下,工业园区设有配套基础设施、风险应急体系及环境管理制度等,可有效防止、应对环境风险事件。但是由于2个企业位置相邻,当一个企业发生重大环境风险事故时易对临近企业产生影响并引发连锁反应,根据叠加后环境风险综合分区显示形成的红线范围较大且对园区外开原市主城居民区会造成一定影响。调兵山市红线区域内存在石化企业11、石化企业12,与开原市情况类似,两石化企业均位于当地再生产业园内,但由于两企业距离相近,通过叠加后的综合分区形成的红线区域同样对产业园区外的居民区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环境风险影响范围较小、人口密度低,如图4所示铁岭县及开原市另2处环境风险红线区范围较小。

4.2 其他区域现状分析

本次的环境风险综合分区是根据环境风险影响严重度及环境受体敏感度叠加后形成,由于图2中4号区域昌图县境内的生物科技企业13周边环境敏感度低,因此叠加后并未形成大面积红线区。但该企业位于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处,一但产生环境风险事故易波及外省,这对风险事故信息传递及两省协调处置提出特殊要求。根据调查,图1中的危险废物处置14、15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的储量不构成重大风险源,通过火灾、爆炸、中毒等情景的预测环境风险级别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在综合环境风险分区中未形成红线区。由于2个企业均为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危险废物虽不会产生急促、剧烈危害人身安全的环境风险事故,但是如果日常管理不善,长时间会引发隐蔽性及不可逆的环境风险事故。如土壤、地下水等环境污染事故,会间接影响周边居民健康。

5 城市环境风险对策研究

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制度,科学编制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充分考虑工业园区对周边居民的环境风险,园区与居民之间保留环境风险事故缓冲地带以减缓事故影响。合理布局园区内企业,分散布置具有重大环境风险源企业,避免引发连锁反应事故。企业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按周期修编应急预案,修编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等文件要求不断完善环境风险处置能力。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适时解决现存环境风险问题,由于城市发展而导致重大环境风险源企业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对于相关企业当地管理部门需加强监管,不断完善企业环境风险预防能力。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考虑环境风险因素,适时迁建相关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区环境风险。

完善环境风险响应机制和跨省响应机制,对于处于两省交界的环境风险企业,对外应急响应机制中要包括本省及临省的相关管理部门。两省市级、区县管理部门根据环境风险事件等级完善信息的通报机制,保证信息传递渠道通畅、信息内容准确、两省联动处置协调。

提高环境风险监测能力,预防隐蔽性环境风险事故,严格落实企业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日常加强相关环保措施的维护。对于具有污染地下水的环境风险企业应设置监测井并按时取样监测,确保地面防渗等相关隐藏环保措施的有效性。

划定环境风险管控红线,科学布局城市发展,通过丰富环境风险情景设定及环境受体脆弱性指标,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环境风险分区,最终划定环境风险管控红线。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严格执行红线制度,区域内禁止建设风险事故脆弱性高的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铁岭市红线分区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铁岭市烈士陵园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浪莎 分区而治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铁岭市水生态健康现状分析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