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探析

2022-07-18 05:39苏文勇
建材与装饰 2022年21期
关键词:镇海抗旱水源

苏文勇

(开平市荣津供水有限公司,广东 江门 5293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区域性严重干旱呈现频次增加、范围扩大、损失加重趋势,某市的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开展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成为当务之急。目前不少城市都陆续遭遇历史罕见旱情,尤其是以水库为主要水源的“粤中”地区供水形势极为严峻,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此,开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足抗大旱、抗久旱、抗连旱,坚持底线思维,果断采取系列有效措施,迅速启动建设“开平市苍城镇白水塘水库”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同时,因为该镇充分发挥著名侨乡优势,动员乡贤支持家乡共度抗旱难关,由该镇供水公司、自来水公司集资完成该应急工程建设、该市水务局还为该项目的给水设备打造专门的工作区,加固工作区的堤坝,另新建抽水池等。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苍城镇仅用20余d就实现了工程建成通水。这次通水都问题大大解决了居民的日常用水问题,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

1 抗旱应急引水工程背景

自2021年以来,全省平均气温17.9℃,较历史同期显著偏高2.0℃,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540.8h,较历史同期偏多80%,居于历史同期第2高位。全省平均降水量130.3mm,较历史同期(307.1mm)偏少58%,其中梅县、丰顺、兴宁、蕉岭、平远、翁源、连平及曲江降水为历史同期最少。部地区灾情最为严重,坡地耕地作物已基本绝收。

自2020年10月以来,广东省遭遇历史罕见旱情,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形势尤为严峻,群众饮水受到严重影响。开平市苍城镇主水源花身蚕水库面临水位跌破超死水位线,该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在面对工期紧、部分节点施工难度大等情况,开平市、苍城镇相关部门多次现场踏勘,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想方设法攻克技术难关,充分调配人力设备,投入大量人力、机械,开展三个施工作业面,三线操作,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开平市苍城镇白水塘水库抗旱应急引水工程,供水量约1.5万立方,总的引水量为约600立方每小时,工程取水规模为每天约1.5万立方,工程总投资约30万元。本工程从开平市镇海水库灌溉干渠放水至苍城镇白水塘水库,再由抽水设备抽水至铺设于苍城镇白水塘水库附近的DN600输水管道内,通过输水管道引入苍城自来水厂,总长度约2km。管道敷设分为明管敷设和地下暗管敷设两种方式,提高抗旱应急保障能力。项目保障苍城和沙塘两镇超4万人应急抗旱的基本生活用水问题,计划投资30万元,以应急解决近期供水水源不足问题。因此,很多地区指定按照图1所示的水量分配计划进行水调节。

2 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概况

2.1 引水工程基本情况

开平市苍城镇基本以农业为主,目前该市的现有生活水源为水库水,但是由于近几年来降雨异常,旱情十分严重,苍城镇主水库花身蚕水库水位下降,同时该镇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为了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对当地居民应用水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建设抗旱应急引水工程迫在眉睫。

(1)工程从开平市镇海水库灌溉干渠放水至苍城镇白水塘水库,再由抽水设备抽水至铺设于苍城镇白水塘水库附近的DN600输水管道内,通过输水管道引入苍城自来水厂,引水流量600万m3/d,新建苍城镇白水塘水库应急抽水站共1座。

(2)工程新建1座临时应急围堰坝,可人力快速装卸,即可快速围堵蓄水提供合适的抽水水位,又可拆卸满足农田灌溉用水。

(3)花身蚕水库分层取水工程一项,为保证引至苍城自来水厂的原水是表层优质水。图2所示为镇海水库。

图2 镇海水库

2.2 现状供水情况及成因分析

开平市虽然紧靠潭江,但由于近年来污染严重,多地饮用水源十分依赖分布于周边的水库供应。但去年下半年至今,在持续干旱的影响下,除了江河水减少,更严峻的是,周边多个水库容量告急。当地居民现状供水形式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地为城镇周边水库,没有备用水源。

导致现有水源工程在旱季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有以下3点。

(1)开平市周边各个水库之间缺少连接的渠道,某个区域或整个地区出现旱情时,中小型水库无法从大型水库中调水抗旱。

(2)水事纠纷。随着水源地河段两侧城镇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镇规模扩大、发展加快,工业和生活污水增加,导致水事纠纷不断,且难以解决,造成在干旱年无法使用江河水备用,影响居民用水。

(3)干旱性缺水。根据近几年水源情况看,花身蚕水库集雨面遭到人为影响,面积明显减少,加上早年山林管理不当,种植桉树破坏了水库周边的原生态,导致水库的蓄水能力滑坡式下降。

3 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 供水水量的可行性

根据统计日常居民需要使用的水量及灌概用水量,拟定城市供水量,通过合理的可供水量计算方式,利用水量平衡公式进行科学计算,拟定所有可能涉及的情景及需求,尽可能满足各个约束条件。在进行优化调节计算好供水用量后,求得供水保证率经验积累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水库水位曲线

表1为镇海水库供水情况,通过供水保证率经验累积曲线,可以明显看出镇海水库目前的常年供水量是可行的。其年供水能力为1400万m3,应急供水量为400万m3。镇海水库在保障农业灌溉的情况下每年能向开平市水口镇、开平市月山镇供水1400万m3,保障率为80%。可见,采取有效的方法计算供水水量的合理性,进行水库建设,就可以满足两镇的基本用水需求。其中,应急引水是十分重要的。

表1 镇海水库供水情况

引水水库为镇海水库,干旱水库为花身蚕水库,镇海水库常年平均水位线在23m,灌溉用水年平均5000万m3,保证率为80%以上,镇海水库饮用水供给为原有供水开平市水口镇、开平市月山镇,两镇年供水量1400万m3,应急供水开平市苍城镇、沙塘镇,两镇应急年供水量400万m3。

通过供水保证率经验累积可以明显看出,10%~65%区域间的曲线拐点较多,区间值变化较大,年供水能力在3亿以上区域,保证率曲线呈现的稳定性不能有效保证:在70%以上区间曲线光滑,变化平稳,没有明显拐点。龙河口水库在保障农业灌溉的情况下,能向城市供水1.2亿m3保障率为95%。可见只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计算供水水量的合理行,进行水库建设,从而应急引水是十分重要的。

3.2 供水水质的可行性

为了了解水质现状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本次工作专门对水源进行采样分析。通过提取拟选水库水,并对水源水质的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共27项检测,其中有25项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479—2006)要求,其余两项为细菌总数39个/ml,总大肠菌群16个/ml,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479—2006)100ml不得检出。在洪水季节,水源的浑浊度较高。经检测及分析,应急水源只需经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即可饮用。从水质分析结果看,水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同时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可用于饮用水源。综上:水源水质基本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但需经沉淀、过滤、消毒处理方可饮用。

3.3 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应急引水工程对地质环境对影响主要表现为滑坡、泥石流等动力工程地质现象和地面沉陷、黄上湿陷、砂土液化、水库边岸再造等各种地表变形破坏,还包括地表岩土体的性质变化(地下水位上升促使的沼泽化、土壤盐渍化等)。修坝引水水库需进行河床开挖、两岸削坡等土石方工程施工,均会破坏原自然山坡的稳定平衡,严重时导致滑坡、错动、坍滑等。大坝既高且重,蓄水后强大的水压力通过坝体传至地基和周围岩体上,有可能造成水库诱发地震、影响岩体稳定性和原有的地质构造的条件。此外还有库区淹没、岸边浸没、塌岸等地质问题。因应急供水的取水量可以采取资料资源量有限,且取水时间短,加重地面沉降。地裂缝的可能性极小,对地质环境影响可能性微乎其微。

3.4 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的可行性

该抗旱应急树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农业生产和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可能使小部分植被遭到临时性的破坏,部分乡村道路被临时占用,个别时段形成区域性尘土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并产生一定水土流失。但由于工程面小,施工强度不大,施工期限短。只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采取环保、水保措施,施工期间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不良影响,即使形成局部的负面影响也是短暂的,会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逐步得到恢复。

4 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后续的建议

应急引水工程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要真正推动用水危机,首先需要对人们宣传节约用水的意识。在配合应急引水工程的过程中,要加强领导管理工作,健全组织体系。市级及县城政府要成立相应组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专职机构。要加快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县和乡镇级政府全面整合水利资源,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建设工作的统一管理,推行水务一体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除此之外,我们要科学规划,强化分类实施。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形成城镇连片集中供水体系,可能实现小城镇供水与城市的同网、同质、同价。同时,加强宣传,让农户了解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再者要积极呼吁,争取资金,尽可能地降低门槛,出台政府补贴政策,如:征地、青苗补偿、入户费、管网对接、电费等方面。整合供水资源,发挥集聚效益。同时,我们还应该要加强水源、水质保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保护饮用水源安全的力度,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保护水源水质的制度;对农村重点污染的畜禽养殖要进行重点整治,实行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度。切实加强水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对违规造成危害的,要加大处罚力度。建议成立专门机构,配备技术人员,加强对饮用水质的日常管理,实行经营权和监测权的分离。同时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还要向群众做好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不随意乱倒垃圾,不随便处理人畜粪便,不污染周边水源环境。

5 结语

综上所述,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对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要长期应对水资源欠缺的问题,应该从身边实际出发,政府部门在日常就应该号召人人增强节水意识,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理念,防范于未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宣传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推介节约用水的技巧和方法,努力营造节水、爱水、惜水、护水的良好社会风尚。

猜你喜欢
镇海抗旱水源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水源探测器
蒋子轩 鲁彦威 嵇勤哲
南水源头清如许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郑镇海:做中韩交流“民间外交家”
实施零线绝缘化加装抗旱配电箱破解农村抗旱用电安全难题
寻找水源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