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大豆产业发展思考

2022-07-19 09:44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豆玉米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油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豆产业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但是中国大豆供给仍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2021年大豆产量为1640万t,需求量为11125.7万t,进口量为9652万t,虽然与2020年相比减少了3.8%,但2021年12月份大豆進口量达到了887万t,同比提高了18%,这说明中国大豆产业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

禹城市作为黄淮海大豆产区,自然条件适宜黄豆生长,拥有以禹王产业为龙头的大豆产业全链条及发展大豆产业的良好基础和充足条件。但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大豆价格变化,禹城市大豆产业发展正面临困境,种植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小,专用机械和创新水平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根据禹城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对推动禹城市大豆产业发展安全和山东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禹城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1.1基本情况

1.1.1种植情况

90年代初期,禹城市小面积种植大豆,1999年种植面积达4 906 hm2,总产12 612 t,单产2 565 kg/hm2,之后种植面积减少,2010年左右,禹城市大豆种植面积不足66 hm2。2017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禹城市大力发展大豆种植,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种植面积达到333 hm2。2018年,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扩种大豆4 133 hm2。近年来,由于大豆单产水平低,收益低,挫伤了农民种豆积极性,禹城市大豆种植面积趋于放缓。2020年,禹城市响应国家大豆振兴计划,承担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大豆种植任务666hm2,2021年承担任务933hm2。

1.1.2龙头企业种植情况

2017年起,禹王集团与德州市农科院、房寺镇政府联合在房寺镇种植大豆,面积66 hm2,2018年,结合市农业农村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发展订单种植4 133 hm2。同时,禹王集团在黑龙江省克东、嫩江、拜泉等地认证了18万hm2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基地,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之乡”。

1.1.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情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禹城市大豆产业迅速发展的“秘诀”,是保障玉米生产稳定、提升大豆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效缓解了粮油争地的矛盾[1]。2017年,德州市农科院在房寺镇乡泽种植家庭农场示范种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33 hm2。2018年,增加到73 hm2,之后玉米大豆间作面积一直维持在100 hm2左右。该模式与玉米净作相比,在全程机械化生产基础上,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大豆增产100~130 kg,每公顷增收4 500元以上。

1.1.4大豆产业链发展情况

禹城市现有大豆制品精深加工企业14家。龙头企业有禹王生态、鲁樱食品等。其中,禹王生态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食品及其原料加工基地,也是唯一一个实现大豆产业链向医药领域延伸的企业。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中国豆制品加工企业50强。禹王低温豆粕连续22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禹王大豆蛋白产销量全国第一。鲁樱食品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食品馅料企业,主导产品有豆沙馅、糖纳豆等系列100多个品种。

2禹城市大豆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2.1种植环节

2.1.1种植比较效益低

缺少高产高蛋白高植物油大豆品种。禹城市种植大豆品种为齐黄34、菏豆12等,品种产量较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深受市场欢迎。但禹城市大豆单产在200~250 kg,很少突破300 kg大关。加上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补贴外,收入比种植玉米低600元左右。即使间作效益高,收入也远远不如玉米。

2.1.2补贴政策不完善,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目前,黄淮海地区大豆轮作种植实施补贴,间作种植无补贴;项目区有补贴,非项目区无补贴。禹城市现有大豆种植补贴标准为2250元/hm2,补贴额度低。另一方面,大豆种植效益不及玉米、花生等作物,由于缺少配套的栽种技术,种植标准化程度低,管理粗放,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多年来,禹城市农民形成了夏播种植玉米的习惯,玉米生产配套机械齐全,省力、省工、省事。大豆出苗顶土能力较差,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适合种植模式的配套机械较少,种植管理措施较玉米繁琐,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自发种植大豆的农民较少。

2.1.3大豆品种低产劣质,高质高效配套机械缺乏

目前,市场上缺乏高产、优质、广适、机收,适宜在禹城种植且能满足加工企业需求的夏大豆新品种,特别是适宜玉米大豆间作高效种植且耐荫抗倒的大豆品种,例如金豆99、中黄301、齐黄34等。近年来,随着禹城市大豆种植面积小幅提高,但受禹城市多年来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习惯影响,致使大豆播种机、专用收割机与生产不配套,大豆株距小、基本苗在1万株以下,造成群体小、缺苗断垅严重、损失率高等。

2.1.4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推广程度不高

目前,禹城市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在播种环节科技程度不高,大多依靠人工操作机械及肉眼观察播种行距。而玉米大豆间作对行距有着严格要求,机械在回转播种时,单靠机手肉眼观察和经验操作,行距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在推广环节,禹城市播种和专用植保配套农机具偏少,特别是在全市大规模种植时可能会出现“人不等机”的现象。一旦出现“人等机”的现象,种植计划将受影响,影响收获效率和质量。玉米大豆不能实现一次性收获,特别是在玉米收获时,由于采取“2:4”的种植模式,玉米收割机在收获时存在“怠工”问题,影响效率。大豆收获时收机手水平不足和缺乏大豆专用收获机械,导致损失较重,个别地块损失率达到50%以上。

2.2加工环节

2.2.1产品加工技术含量较低

禹城市现有大豆加工企业加工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大豆深加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及科技进步贡献率较小。科技支撑不足,科研人才匮乏,财力限制等因素影响了大豆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禹王集团现有研发团队60余人,均为本科生、研究生,与院士、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等领军人才合作不紧密。同时,大豆深加工是流程性加工,因缺少中试设备,国内大豆新产品开发基本在实验室研发基础上直接进入生产线进行大试,每次实验均需耗费大量原料,使得研发成本高昂,限制了高端大豆蛋白新产品开发上市。

2.2.2大豆深加工水平较低

豆制品加工包括传统豆制品加工(豆浆、豆腐、豆干等)、新兴豆制品(冲调饮用蛋白制品、磷脂制品等)和油脂制品加工。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以大豆为原料的加工制品已达1.2万种[3]。目前,禹城市大豆加工还主要集中在低温豆粕和冲调饮用类大豆蛋白上。以禹王集团为例,2020年企业销售收入20亿元,其中低温豆粕、大豆蛋白等原料产品销售收入占80%以上,终端产品中仅生产子叶油、蛋白粉,素肉和肽饮料刚上市,其他终端产品目前都处于研发、中试阶段,还未批量生产。

2.3销售环节

2.3.1销售渠道不畅

经过多年的小麦及玉米种植,农户们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玉米小麦销售渠道,而大豆销售渠道单一,目前,大豆销售渠道是企业收购,而近年来加工企业处于利润考虑,不积极入市,大豆销售渠道不通畅。

2.3.2企业资金制约明显

近年来,企业发展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企业利润,融资渠道窄,联合意识不强。而大豆季节性收储对产品质量和成本影响很大,短期内需要大量资金,企业缺乏流动资金。

2.3.3大豆产业链系统化政策支持欠缺

近年来,中国支持大豆产业振兴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强,政策含金量不断提高,但是禹城市大豆产业发展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支持政策。在大豆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上的政策制度还不到位,在提高大豆品质拓宽大豆销售渠道、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户增收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3促进禹城市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培强生产端,建设中国大豆育种种植示范基地

3.1.1加大政策补贴,加强机械化生产,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一方面要加大补贴力度,将大豆种植补贴标准提高到4 500元/hm2以上,并保证补贴政策连续性,稳定种豆收益预期,提高豆农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研发大豆播种机、专用收割机与大豆生产配套专用机械,例如气吸式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实现农机农艺结合。同时也要引进配套机械,例如行间及苗间除草机械、喷施药剂机械等,推进大豆种植全机械化[4]。

3.1.2推广高产优质豆种,实现育种产业化

在良种培育方面,加强“禹王一号”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种子研发试验培育;在良种推广方面,与企业签订品种购置协议,为禹城市大豆种植储备好良种,确保满足生产需求。同时在中科院禹城试验站附近建立大豆育繁推种植示范基地,带动禹城市建立大豆种植基地,推动育种产业化。

3.1.3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在选种方面,选择成熟期相近的玉米大豆种子,实现玉米大豆一次性机械播种、施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在农机方面,立足禹城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经验(2行玉米、4行大豆),实现玉米大豆机械一同播种、接续收割。在植保方面,为破解除草剂相互影响的难题,推进物理遮挡帘技术,单独定向喷施除草剂,有效降低除草剂飘散现象。

3.2深耕加工端,建设中国大豆产业孵化培育基地

3.2.1攻坚发力“食”产业。

大豆油和大豆蛋白含有人体多种必需的氨基酸,且容易被人体吸收。禹城市可以发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油重要生产基地和大豆蛋白产销全国领先的优势,推进大豆“食”产业做大做强。在植物油升级方面,可以以大豆子叶为原料,研发高规格小包装豆油产品“子叶油”;在植物蛋白升级方面,可以发展手撕素肉、蛋白肽饮品等新兴食品;在汇源豆饮品改造升级方面,可以加大与鲁樱公司的合作,利用蒸煮豆水开发豆饮产品。

3.2.2攻坚发力“健”产业

规划建设国内首个中国大豆创新产业园,整合提升现有项目,招引优质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健全大豆产业链生态圈。加快推进禹王大豆蛋白扩产能,研发生产高凝胶大豆蛋白新品类,深化与娃哈哈、雅士利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全力提升禹城大豆蛋白市场占有率。

3.2.3搭建科技研发平台

禹城市应在现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科研中心基础上,谋划建设中国大豆产业研究院,积极创建国家级豆类产品实验室等,全力推动大豆产业转型升级[5]。同时,禹城市要持续加大数字赋能力度,建设中国大豆全产业链数字平台,支持禹王、鲁樱等公司开展智能化、精密化、信息化大豆精深加工装备研制,逐步实现核心精深加工装备国产化。

3.3聚焦销售端,建设中国大豆深加工销售基地

3.3.1拓宽大豆销售渠道

一要发挥主渠道作用,依托龙头企业禹王公司,与大豆种植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按照每斤1.9元的价格保底收購,对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大豆每斤再加价0.05元。二要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培育壮大禹城本土农产品电商主体,发挥线上大豆营销阵地作用。同时要组织禹城市大豆生产经营企业和电商、购销商对接。积极利用第三方平台,鼓励大豆生产加工企业在淘宝、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地方馆、特色馆,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扩大大豆销量。

3.3.2构建系统的大豆产业支持政策体系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成立禹城市大豆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大豆种植补贴、扶持龙头企业,支持大豆全产业链发展。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示范区,在国家没有出台补贴政策前,由市、县两级统筹按4 500元/hm2的标准发放补贴。对成功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技术创新中心的牵头企业增加补贴或税收优惠。二是要落实“人才兴禹”政策,大力引进、培育、奖励大豆产业人才,针对来禹工作的大豆产业人才,在项目、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三是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面向大豆产业的专项金融产品或服务,增强信贷对大豆产业的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丽颖,杨瑞雪.大豆振兴的禹城实践[N].农民日报,2022-02-09(1):1-2.

[2]王红梅,李丽霞,栾辉,等.山东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作物研究,2021,35(5):485.

[3]肖卫栋,杜志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全球化,2019(5):107.

[4]李素真,李继存,赵云,等.山东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9):124.

[5]毛瑞喜,王京京,王洪滨,等.山东省大豆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议[J].种子科技,2016,34(1):31-32.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第十五届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项目“延迟退休年龄对云南省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2022RSX017)

(1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李文珂;2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东林)

猜你喜欢
大豆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加入不同浓度外源大豆黄素对大豆根瘤数量的影响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收大豆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