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对SBP、DBP水平的影响

2022-07-20 02:45王庆阳国药东风花果麻醉科湖北十堰442000
吉林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危重症股骨麻醉

王庆阳 (国药东风花果麻醉科,湖北 十堰 442000)

股骨骨折是临床骨科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进行全身麻醉或者是椎管内麻醉,临床在骨科手术时对麻醉药的要求较高[1]。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较高才能在危重症手术患者中使用。根据有关文献显示,使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可以达到完全麻醉效果,且该方法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较小,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2]。本研究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手术中使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进行麻醉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64例,应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0~82岁,平均(78.4±1.2)岁;股骨下段骨折10例,股骨中段骨折6例,股骨上端骨折16例。研究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52~82岁,平均(78.2±1.1)岁;股骨下段骨折11例,股骨中段骨折7例,股骨上端骨折14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危重症股骨骨折病况纳入标准;②无其他重大疾病;③均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②意识障碍、精神障碍;③资料不完整。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前两组患者均不再使用药物,进入手术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同时给予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通过静脉注射乳酸钠林格液。同时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在L3~4椎间穿刺成功后将布比卡因注入(1.0~1.5 ml,0.5%),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到头端,将利多卡因(2%)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将麻醉平面控制到T10以下。

1.2.2研究组:研究组进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从髂前上棘内侧位置进针(1.5 cm),直到穿刺感觉到异物感,后为患者推注盐酸罗派卡因(5 ml,0.5%),以便对股骨外侧皮神经进行阻滞。股神经穿刺点为腹股沟韧带下方股骨外侧(大约1 cm),坐骨神经穿刺点为髂后上嵴、股骨大转子连线中心垂直线与股骨大转子和骶裂孔连线交点。神经刺激仪的参数:起始电流:1.0 mA,脉冲频率:1Hz,引导穿刺点给药,触碰到患者的肌肉收缩后将电流调节到<0.5 mA,从股神经穿刺点注入盐酸罗哌卡因(15~20 ml,0.3%),从坐骨神经穿刺点注入盐酸罗哌卡因(15~20 ml,0.3%)。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时间点分别为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30 min。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1级:针刺手术部位的皮肤没有疼痛感,可以忍受止血带止血,一直到手术结束;2级:针刺手术部位的皮肤没有疼痛感,可以忍受止血带止血,一直到手术开始30 min才感觉到疼痛感,使用少量瑞芬太尼或者是丙泊酚后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或者是针刺手术部位的皮肤有明显的疼痛感、且无法忍受止血带止血,需要改用其他麻醉方式[3]。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尿潴留、恶心、呕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比较:麻醉前两组患者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10 min、30 min两组患者SBP、DBP均低于麻醉前,且研究组患者SBP、D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30 min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比较

2.2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n=3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n=32]

3 讨论

股骨骨折手术在临床上属于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危重症患者存在血容量不足、贫血等症状,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如果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则会导致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的病情恶化,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不能进行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4]。大部分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老年人群由于存在其他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肺功能较差,对麻醉药物的耐受程度明显降低[5],且在选择麻醉方法时要尽量保持患者的学流动力学稳定。

人体下肢主要被股外侧皮神经、坐骨神经、腰神经丛股神经支配,对以上三大神经进行阻滞可以发挥较好的镇痛效果、肌松效果,是临床进行下肢手术时选择的重要麻醉方法[6]。三大神经联合阻滞是因为局部麻药不会对交感神经产生影响,且阻滞仅在实施手术的另一侧,也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使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而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明显,这是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局麻药物会对患者椎管内脊神经根产生明显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进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可以准确地进阶目标神经并将麻醉药物作用于神经根上,从而最终的麻醉效果较好。且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使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方式,局麻药物使用剂量比较少,效果还比较好,因此值得使用。

股骨骨折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比较高,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老年人群脏器功能较差、身体免疫力较低,手术时对麻醉方式的要求较高[7]。而危重症患者因为自身存在各种疾病,身体状况较差,患者对手术、麻醉药物的耐受程度较低,因此临床手术期间选择麻醉方式时一定要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人体下肢主要被股外侧皮神经、坐骨神经、腰神经丛股神经进行阻滞可以发挥较好的效果,是临床进行下肢手术时选择的重要麻醉方法。股外侧皮神经、坐骨神经、腰神经丛股神经联合组织不会对患者的交感神经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原因为局部麻醉药物仅在神经边沿位置,且阻滞在手术一侧,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8]。整体来讲,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使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

本研究说明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使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方式,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少。这是由于使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压迫局部麻醉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神经部位,且药物使用剂量少,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比较,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方式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有更好的优势。

虽然本研究发现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方式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较好,但还是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证实,希望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的血压、心率维持稳定,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危重症股骨麻醉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