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字网络技术在机场安防监控系统中的运用

2022-07-21 10:38张卫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机场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与数字网络技术水平的增强,创建自动化、智能化机场已经成为当前的关键趋势。将数字网络技术引入到航空领域中,让国内大多数机场中的安防监控水平都得到了良好提升及功能性的改善,为空中交通运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机场安防监管要求,细致阐述了该技术在机场安防监督中的应用,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网络  机场  安防监控  研究

随着国内航空交通行业的逐渐发展壮大,让机场内部的安全工作逐渐受到了大量人员重视,在该过程中《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的提出与实行,也对该工作产生了更高的标准。从国内当前的安防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以往使用的物防、人防技术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的需要,这时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出现,推动了机场监控体系的变革,这促使在该情况强化对其的使用,已經成为当前工作中的重点。机场内部为适应当下的建设要求,便要将数字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强化内部的安全效果。

1 机场安防监控建设要求

在目前对机场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创建出结构健全、设备先进、性能优秀、操作灵活、功能全面的安防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当下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该情况下进行机场内部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实践时,要对以下的标准内容进行满足。

1.1 实用性

在进行机场内部的安防监控系统管理时,其拥有的相应性能、功能,都应该根据内部的真实情况来开展,主要涉及了生产运营的具体情况、需要实现的安全要求等方面内容。在该基础上,使用先进电子技术来完成机场的安全管理,能对未来10年内的进步需要进行满足。

1.2 先进性

机场内部在进行安防的监控系统建立时,需要与国际上的相应研究水平相同,之后利用先进程度较高的数字网络技术,以及其中的数字视频解码、图像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措施,来建立出高效率、高质量、高科技水平的安防监控系统,并实现系统应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一同进步。

1.3 易操作性

在进行机场内部的安防监控系统时,需要利用电脑作为其中的关键载体,之后让显示屏成为操作中的关键界面,以此来实现图像的显示管控,并让各项功能在操作中更加的方便。

1.4 高安全可靠性

机场内部建立的安防监控系统在日常运行时,可以与其他种类的网络进行有效隔离,之后创建出相应的等级保护体系、权限管理机制,降低其中非法操作的行为次数,以及其他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将运行过程中安全性、保密性进行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系统在24h运行的过程中,设备需要具备极高的可靠性,之后在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技术的基础上,将解决系统中的局部故障问题,避免对整体产生干扰。

1.5 开放集成标准

在机场内部的安防监控系统中,需要使用数字视频监控技术,以及软硬件的科学设计,来达到工作集成化的管理效果,确保内部的门禁、消防、安全管理通信、周界边防、中央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系统的智能化管控成效。

2 ;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

想要让以上提及的建设标准都能实现,这与数字网络技术在机场安防系统中的使用,存在着一系列的密切关系。在该前提下,对机场中的安防监控系统基本结构进行分析时,便可以知晓数字网络技术在其中的使用。

2.1 系统基础设备

在机场中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中,为保障内部秩序的良好性、稳定性,以及空中交通工具在起飞、降落中的安全性,工作人员要对内部、外部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监督、控制、管理。想实现该目标,便要依据现场中的真实情况,来对工作使用的设备种类、型号进行全面监管。例如,在机场的航站楼内部,可以选择使用高清晰程度、固定式的摄像机,或是360°的球形摄像头,来对内部的重点区域进行24h监控;还可以在机场的跑道中使用监控涉及范围更加广泛、清晰程度更高、机器转动灵活性高、环境适应力更加优秀的先进摄像机来完成监控工作;或是在较特别的情况下,像是无光、场地环境复杂的区域内,利用定焦、夜视的设备,与激光红外夜视监控系统来共同完成工作。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及其发挥出的重要作用,都是数字网络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关键体现。

2.2 显示体系内部

在机场中的安防监控系统内部,相应的显示系统都是利用DLP影显示单元、CRT监视器、液晶显示器等设施所设计、组成的。DLP影显示单元主要是在数字光处理技术的前提下,来实现影像信号内容的数字化转变,之后为显示系统提供明亮、清晰的图像内容,并且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成本数量相对较高,还要占据更大范围的空间;CRT监视器则是工作中使用次数较多的监控显示设备,其具备投入成本数量相对较低、图像呈现清晰程度更高、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但是在使用中会存在一定辐射效果,进行图像信息连接时效果较差一些;液晶显示器的使用,会在一定范围内将空间的适用范围缩减,并且还可以长时间地进行观看,但是显示出的动态图像信息效果较差。为此在现实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真实情况,来进行细致分析,以便选择出更加契合的优秀技术、设备投入到监控中。

2.3 管控机制应用

机场中的安防监控系统内部,数字网络技术被较为显著地应用在其中。在该技术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实现服务器的分布式管理控制,还能够在该技术处理上达到“分布式网络、网络交换机、编解码结合”模式的管控,例如,在国内首都机场的安防监控建设工作中,使用了alpha technology的数字视频管理模式,之后依据该系统进行了分布式的管控,大幅提升了机场中的安全性能及相应功能的水平。

在机场中的安防监控系统内部,为保障工作的质量、提升整体水平,可以使用数字网络技术,来实现图像视频的高级分析、处理工作。例如,在机场中的VIP视频中融入保护技术,之后对数字摄像头、镜头内部的图像信息进行科学保护,防止其会发生模糊、失焦等问题;或使用高级图像、高级视频检测,来进行机场安防监控物体的高效识别,以便可以在出现故障时能准确报警。

2.4 传输机制应用

在机场内部的监控系统中,使用数字网络技术进行图像信息传输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传送过程中的质量、效率进行大幅提升,并增加信息在输送、存储中的总数量,以及强化运行过程中的灵活性,例如,在进行机场内部航站楼中安设监控时,需要使用图像识别、自动化网络通信的技术,以及万兆以太网、网络协议,来进行视频信息的数字化输送,从而减少前端布线时占据的空间面积,提高系统中的监控水平。

2.5 集成管理应用

为确保机场内部安防工作的順利进行,便要对内部的相应系统进行集成化管理。在安防监控系统集成管理的内部,主要涉及:(1)安防、门禁的集成管控;(2)安防、消防、商业等方面的集成管理等。例如,在安防与门禁系统进行集成化管理时,主要使用数字网络技术,来建设三级结构管理体系,以此来实现对多方面工作的联动。不仅如此,在数字网络技术基础上使用读卡器、电动锁等设备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例如,在数字网络技术基础上进行消防分区管理时,需要依据不同位置的预警信号,来将安防监控系统中的效果进行强化。

2.6 人脸识别技术

在开展机场内部的安防工作时,其中的人脸识别是使用次数较多的数字化网络技术之一,其在运行中主要是通过附带有人脸识别的信息端来完成工作,内部的主要构成部分涉及了相应信息收集、数据内容传输、信息存储等相应的模块。工作人员为提升人脸识别使用效果、增强其运行能力,可以在当前现有技术的前提下,来增加数据的分析模块总量,依据该操作方式的使用,便可以在采集人脸信息后完成相应数据的识别、对比工作。

根据现场中的安防监控技术需求,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使用方式如下。第一,信息内容的收集终端中,摄像头感应到人脸的存在后,便会将质量较高的信息传送到视频分析模块内,其主要的操作是将数据打碎处理,之后再以此形成多种不同的数据内容。第二,在检索信息中某一条与安全警告内容相同时,系统便会进行自动化提示,之后形成相应的警报信息。该信息会直接与显示器相连,然后依据声音、光影的方式进行提示,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介绍的流程内容,便是很常见的运行方式。在监控系统内部,需要设置具备人脸信息采集的设备,其主要的功能便是从相应视频内部获得重要内容,之后依据对比的方式,来满足当前安防监控的工作需求。

2.7 三级网络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这促使机场中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加。同时机场内部摄像机数量的大幅增加,这会让以往的传统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让其中的稳定性、安全性不能得到良好保障.在面对该问题时,工作人员通过对三级网络体系的合理使用,大幅提升了运行过程中的系统能力,并且还在每天采集大量安防信息的高清晰度摄像头上,以及安防系统的分类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完成了安防、报警之间的联动,确保任何风险都可以被良好解决。

从表1中能够得出,三级网络体系,能够根据机场中的工作要求,在安防管控中心设置相应的存储服务器,所有与工作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在一级结构内部进行查询,二级、三级主要是负责不同区域中的安防监控信息,然后通过多层信息的不断递进,来对工作中的要求进行满足。

2.8 物联网技术应用

在未来机场内部的安防系统中,要与物联网技术的标准相符合,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数字网络技术的先进程度。通过结合物联网技术自身的特点,在进行机场中的安防监控改善时,要对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在进行数据存储的过程中,监控中心要与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信息上的共享,并且二者之间的相关系统还要联合使用,这样便可以在检测出风险内容之后,例如,可疑分子在机场中出现、机场中出现打架斗殴的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警方的支持。

第二,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对物联网技术的大数据特点进行使用,正常情况下机场内部对相应信息的管理要求是,保存时间为1~2个月,一旦超出时间,相应内容便会被删除。但在该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对该方面进行调整,例如,通过对云端数据库的使用,来将超出时间范围的视频上传到相应数据库内,然后依据相应的解决能力,来减少安防系统的运行成本,这样便可以在有相应信息存在需求时,从云端直接进行调取,确保工作中的问题被合理解决。

3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网络技术在安防系统产生了非常关键的影响,不仅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完整性,还增强了工作中的安全程度。通过对机场安防监控建设要求、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进行细致分析后,了解到在未来机场安防工作中,要不断强化其中数字网络技术的使用,之后在当前工作水平的基础上,对相应措施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对目前的安防管控要求进行满足。

参考文献

[1]左婷婷.网络多元化视阈下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服务模式分析[J].情报科学,2022,40(1):66-72.

[2]钱俊磊,曾凯,刘博,等.基于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的工业网络设备认证方法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4(1):76-81.

[3]李颖.网信技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效果显著——“数字政府服务与治理能力提升暨新技术新应用与网络安全”专题报告发布[J].中国质量万里行,2022(1):29-31.

[4]孙萍.从“惯习培养”到“粘性使用”:数字平台的算法生产——基于行动者网络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1):153-161.

[5]张艳琳.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监控中的相关滤波目标跟踪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

[6]臧斌.全时空机场监控视频智能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作者简介:张卫(1985—),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机场安防。

猜你喜欢
机场研究
机场罢工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航Sir带你逛机场——东京国际机场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