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解毒汤联合常规治疗对热毒壅滞、正气虚衰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2-07-22 09:08林瑶瑶霍娟勇刘海林
中成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毒血症扶正气虚

林瑶瑶霍娟勇刘海林

(海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 海口570000)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表现为发热、烦躁,辅助检查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钙素原显著升高为主要表现,本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达30%~70%,已成为ICU、感染科、呼吸科患者常见死亡原因[1],控制炎症风暴有助于促进病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抗感染是临床治疗脓毒血症的基础,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阴性菌、阳性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复合制剂,但单用不能兼顾体质变化特点,因而效果有限,中医药辅助以提高疗效已成为相关研究热点[3]。中医认为,外感邪毒,热毒积聚是脓毒血症发病关键,导致热毒壅滞,而热毒可耗伤气阴,引起正气亏虚,从而形成热毒壅滞、正气虚衰型[4]。扶正解毒汤是由中医名方黄连解毒汤调整而来,具有清热解毒、扶正消肿功效,本研究考察该方联合常规治疗对热毒壅滞、正气虚衰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2 月至2020 年2 月就诊于海南省中医院的92 例热毒壅滞、正气虚衰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 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47.61±4.83)岁;体质量59~89 kg,平均体质量(71.09±5.48)kg;病程6~42 h,平均病程(17.48±2.65)h;基础病肝脓肿6例,重症肺炎22例,急性尿路感染13例,重症胰腺炎5例,而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1 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47.29±4.27)岁;体质量56~90 kg,平均体质量(71.83±5.49)kg;病程5~45 h,平均病程(18.61±2.35)h;基础病肝脓肿7例,重症肺炎20例,急性尿路感染11例,重症胰腺炎8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编号20171103)。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脓毒血症)参考文献[5]报道,(1)高热,寒战,出现休克时引起少尿,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2)细菌培养可明确感染菌株;(3)实验室检查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降钙素原>5 μg/L。

1.2.2 中医(热毒壅滞、正气虚衰型)参考文献[6]报道,包括发热,气促,口干,汗出明显,乏力明显,食欲减退,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燥,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1.2”项下诊断标准,要求住院治疗;(2)年龄18~75岁,均为首次确诊;(3)1 个月内未接受其他临床研究;(4)患者了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2)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疾病;(3)无法进食;(4)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无法沟通。

1.5 治疗手段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0 g/支,国药准字H20057403,批号20171203、20180602、20190805)4 g,每12 h 1次,静脉滴注,同时监测血常规、CRP 等指标来评估病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扶正解毒汤,组方药材黄芩15 g、连翘10 g、栀子15 g、黄柏15 g、黄连10 g、党参10 g、生地黄10 g、炒白术15 g、仙鹤草15 g、生大黄10 g、生甘草3 g,高热者,加生石膏20 g;大便溏薄者,加茯苓15 g,煎煮取汁300 mL,每天1剂,分2 次口服,每次150 mL。2组均连续治疗1 周。

1.6 指标检测 (1)清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各3 mL,3 500 r/min 离心10 min,采用ELISA法检测血小板分子标志物-1(PAC-1)水平,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放射酶联免疫法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相关试剂盒均由上海酶联生物公司提供;(2)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BC5000 型血常规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ELISA 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3)采用cobas b123 血气分析仪(瑞士罗氏公司)检测乳酸(LAC)水平,14626 型全自动血凝仪(法国Stago公司)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水平;(4)采用BS-49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肌酐(Scr)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5)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5]评价病情,包括年龄、慢性健康评分、急性生理评分3 个方面,指标涉及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呼吸频率、血压、血浆pH 值、血肌酐等,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1.7 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6]报道,(1)治愈,治疗后无发热,白细胞、CRP、PCT 水平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无发热,白细胞、CRP、PCT 水平降低程度≥50%,但仍未达到正常值;(3)有效,治疗后仍有发热,但热势有所改善,白细胞、CRP、PCT 水平降低程度<50%;(4)无效,治疗后发热及白细胞、CRP、PCT 水平均未改善,甚至持续恶化。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双侧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O、ET-1、PAC-1 水平 表1 显示,治疗后,2 组ET-1、PAC-1 水平降低(P<0.05),NO水平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表1 2 组NO、ET-1、PAC-1 水平比较(, n=46)Tab.1 Comparison of NO,ET-1 and PAC-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表1 2 组NO、ET-1、PAC-1 水平比较(, n=46)Tab.1 Comparison of NO,ET-1 and PAC-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ICAM-1、PCT 水平及WBC 计数 表2 显示,治疗后,2 组ICAM-1、PCT 水平及WBC 计数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表2 2 组ICAM-1、PCT 水平及WBC 计数比较(, n=46)Tab.2 Comparison of ICAM-1,PCT levels and WBC cou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表2 2 组ICAM-1、PCT 水平及WBC 计数比较(, n=46)Tab.2 Comparison of ICAM-1,PCT levels and WBC cou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ALT、NT-ProBNP、Scr 水平 表3 显示,治疗后,2 组ALT、NT-ProBNP、Scr 水平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表3 2 组ALT、NT-ProBNP、Scr 水平比较(, n=46)Tab.3 Comparison of ALT,NT-ProBNP and Sc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表3 2 组ALT、NT-ProBNP、Scr 水平比较(, n=46)Tab.3 Comparison of ALT,NT-ProBNP and Sc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LAC、D-D 水平及PT 表4 显示,治疗后,2组LAC、D-D 水平降低(P<0.05),PT 缩短(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表4 2 组LAC、D-D 水平及PT 比较(, n=46)Tab.4 Comparison of LAC,D-D levels and P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表4 2 组LAC、D-D 水平及PT 比较(, n=46)Tab.4 Comparison of LAC,D-D levels and P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APACHE Ⅱ评分 表5 显示,治疗第3、7 天时,2 组APACHE Ⅱ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表5 2 组APACHE Ⅱ评分比较(, n=46)Tab.5 Comparison of APACHE Ⅱ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表5 2 组APACHE Ⅱ评分比较(, n=46)Tab.5 Comparison of APACHE Ⅱ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46)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6 临床疗效 表6 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6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n=46]Tab.6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n=46]

3 讨论

脓毒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发病快的特点,是一种由创伤、感染、烧伤等因素引起的严重疾病,目前认为细菌感染是其最常见的病因[7-8],本病病机复杂,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它与炎症络反应、免疫损伤、凝血障碍、氧自由基堆积等因素相关[9]。白细胞是诊断感染情况的基础指标,细菌感染时其水平明显升高。在严重细菌感染时,PCT水平显著升高[10-11]。ICAM-1 是免疫球蛋白之一,在发生炎症反应时会大量分泌。PAC-1 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或表达的核内多肽,可用于判断各种恶性疾病严重程度,其水平升高时可结合黏附蛋白而加速血小板聚集,使D 二聚体升高,此时患者大多存在感染、组织坏死等疾病[12-14]。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清WBC、PCT、PAC-1、ICAM-1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NO、ET-1 水平相对平衡是维持血管正常舒缩功能的基础,前者有舒张血管作用,而后者为血管收缩肽,可收缩血管[15]。脓毒症发生时,由于炎症介质、儿茶酚胺、内毒素等因素刺激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使血管强烈收缩,进而导致相应供血区组织细胞缺血缺氧[16]。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ET-1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NO 显著更高。

乳酸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中,机体灌注不够时其水平可显著升高,在4 mmol/L 时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率明显提高[17]。炎性风暴可引起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损伤,心功能损伤时NT-proBNP 水平显著升高[18]。机体内多种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肝组织严重损伤后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而ALT 是诊断肝炎的重要指标[19]。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AC、PT、D-D、NT-ProBNP、ALT、Scr 显著低于对照组。

中医认为,脓毒血症是由外感六淫,毒热阻滞所致,发病初期热邪位于气分,表现为大热、大渴,随着病情发展热邪入营血分。热毒壅滞是发病的关键,但热属阳邪,可损伤阴液;热伤津液,津液亏虚则血液粘滞,导致血流不畅,故形成瘀血;脓毒血症热毒骏猛,津液亏虚又可损伤元气,形成热毒壅滞、正气虚衰型,治疗当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益气健脾,标本兼顾。扶正解毒汤中黄连清热解毒,善于治疗中焦热毒,为君药;黄芩、栀子、黄柏清热解毒,黄芩善于清解上焦热毒,黄柏重在清下焦热毒,栀子对于三焦热邪均有较好效果,三药合用可加强黄连清热解毒功效,连翘可疏散风热,而热毒气分不解则可传入血分,故以生地黄清热养阴、散瘀,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大黄通腑泄热,合为臣药;党参、白术益气健脾,避免正气进一步受损,合为佐药;炙甘草可调和诸药,为使药。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扶正解毒汤作用机制复杂[20-21],主要包括(1)降低ICAM -1 水平,从多途径入手以减轻炎症反应;(2)改善高凝状态,保护脏器功能,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扶正解毒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减轻热毒壅滞、正气虚衰型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保护脏器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毒血症扶正气虚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ncRNA H19与TNF-ɑ IL-1β及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画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