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利用区域资源做好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研发与推广的几点思考

2022-07-25 03:54徐鹏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馆普及全民

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与推广,离不开区域资源的整合利用。文化馆作为区域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枢纽,在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推广中做好区域资源的梳理与整合,对于突破慕课研发瓶颈,规避慕课资源建设风险,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慕课资源整合、课程规划建设等问题入手,为基层文化馆慕课的研发推广做出建议。

“慕课(MOOC)”一词来源于“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英文名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首字母缩写和音译。它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通过开放、公益的在线直播或点播课程,向人们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

将慕课应用于全民艺术普及领域,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拓展阵地服务功能,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大师课、公益音乐会、艺术沙龙、手工艺作坊等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创新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和服务手段。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培训,使各级文化馆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推动在互联网视频平台开设全民艺术普及专题。鼓励与企业合作,探索有声图书馆、文化馆互动体验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1]”

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使命与慕课的特性有着先天一致性,慕课特别适合文化馆开展公益、均等、便利的艺术普及教育,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能够促进文化馆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有效的延伸服务触角、最大限度地扩大服务覆盖面,解决文化馆师资和场地不足等问题[2],做好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与推广,是时代潮流的大势所趋。

当前,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与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缺少全国、全省的顶层规划设计,各地共建共享的程度还比较低,存在课程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缺少慕课长期的建设规划,使得慕课内容零散不成体系,彼此之间罕有呼应;另外,缺少慕课设计的规范化研究,导致慕课设计呈现粗放式发展的状态[3]。因此,文化馆如何利用区域资源解决慕课研发推广环节的突出问题?如何更好的满足群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迫切需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探究。

1 利用 “云”的平台资源,突破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发展瓶颈

“公共文化云”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的、具备全民艺术普及核心功能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文化馆入驻公共文化云,可以利用其丰富、权威的区域资源和开放、便捷的云端资源,有效的解决文化馆慕课建设顶层规划设计缺乏、内容研发动力不足的发展瓶颈,对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和推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全省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烟台共有14个区市的基层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积极响应,参与到山东公共文化云的资源建设中,正式纳入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依托公共文化云开放便捷的互联网服务框架和设计完备的慕课应用功能,烟台市文化馆在平台的“云课”板块推出了“学才艺”的全民艺术普及系列线上点播课程。全新的“在线点播—互动留言”模式增强了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和趣味性,一经上线就受到市民群众的竞相追捧;强大的推广渠道和大数据功能,精准的锁定了用户群体,实现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无缝覆盖;权威顶层的设计规划和品牌号召力,吸引了业内大批艺术名师入驻其中,在丰富慕课艺术门类的同时,形成了强大的慕课研发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利用公共文化云的优势资源,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烟台地区的文化馆共计在“云”端发布包含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非遗、新应用等11个艺术门类近200课时的慕课资源,课程点播率得到大幅提升,有效的突破了的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发展瓶颈,实现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的飞跃。

2 做好区域慕课资源梳理,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和谐发展

文化馆作为区域文化紧密联系的“交通枢纽”,是全民艺术普及慕课资源的“集散地”。做好区域慕课资源的梳理协调,有利于降低慕课研发成本,解决文化馆慕课长期建设规划不足、研发标准不统一、规模发展不协调、内容重复建设的突出问题,促进区域慕课资源开展合作交流,实现区域慕课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和谐发展。

随着《山东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的落地,烟台市文化馆把握机遇,牵头成立了山东公共文化云(烟台)板块建设微信联络群,并邀请省内专家进驻实时指导,通过梳理区域的慕课素材资源,建立了全市基层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资源建设目录,统一了慕课的建设标准,形成了省—市—区联动的慕课研发机制。通过政策激励、评优树先,有效调动了基层慕课研发的积极性,加强了区域慕课资源的合作交流,避免了慕课资源的重复建设,降低了基层慕课的研发成本,形成了慕课的研发合力,引导基层推出了《“跟我学”线上微课堂》《非遗“云上”篇》《守艺人》等一批家喻户晓的慕课品牌,实现了区域慕课资源的整合创新、优势互补。

3 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艺术师资

文化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慕課师资资源,为群众打造多元化的艺术学习环境,仅靠自身的人力物力是远远不够的。慕课知识的开放性、艺术门类的丰富性需要区域教育资源的广泛参与。因此,吸收地方高校、专业院团、艺术家协会的教育资源,建立以文化馆(站)业务骨干为主导,区域内文化志愿者、艺术专业人才广泛参与的特色艺术师资队伍,不失为一条好的发展出路。

为更好地落实区域公共数字文化发展规划,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推广,烟台市文化馆结合自身业务,合理区分个人和团队师资力量,将馆办志愿者乐团、“艺术烟台”社会办学力量、地方高校、专业艺术协会的教育资源按照“艺术教育工作者、艺术表演工作者、文化志愿者的师资类型进行分类,并同步入库上传至公共文化云,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区域艺术教育资源,并形成了艺术名师的孵化机制,确保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研发在课程体系建设、内容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性、科学性与丰富性,实现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艺术师资的可持续发展。

4 文化馆做好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区域研發推广的几点建议

慕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全民艺术普及融合发展的智慧结晶,文化馆作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在驶入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研发快车道的同时,也应注意结合区域的文化发展水平和当地民生对慕课的接受能力,立足展现地域文化魅力,注意推广渠道和用户群体的培育,让慕课的研发推广符合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的根本属性。

4.1 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要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与推广,应做好慕课的功能设计定位。在全民艺术普及过程中,可以利用慕课时空的开放性高效的传播艺术基础知识、带领群众欣赏艺术创造美的过程,但是,艺术技能的感知和表达具有相对抽象性,更需要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仅通过观看视频和线上交流难以完全理解。例如演唱、演奏、书写、绘画等艺术中需要表现的神韵气质、音色情绪等无法通过慕课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完全掌握。因此,在大力开展线上慕课资源建设的同时,应当多尝试结合线下的培训教学,避免出现“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4.2 立足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适应地方群众的文化消费习惯

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应用推广要针对区域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做好充分调查,不必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建立一套庞大的教学体系。在突出艺术基础知识普及的同时,要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布局应用,迎合地方群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吸引民众主动参与其中,提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服务效率。打破区域局限性,示范引领和带动全市文化馆行业共同协作,创建文化馆行业的品牌活动。

4.3 始终围绕需求做文章,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面对艺术普及群体数量庞大及个体情况复杂的情况,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应用要将群众需求进行细分,在内容上,合理科学地把群众的需求同文化馆开展的各项培训课程相结合,在形式上,将“在场服务”与“上门服务”相结合,解决了全民艺术普及中“众口难调”的问题。如,在推进老人教育服务时,山东省文化馆通过与省老年大学合作,共建省文化馆老年大学,双方在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的基础上,在办学方式、招生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合作,并将文化馆的专业艺术师资、非遗传承人队伍与省老年大学的招生模式进行结合,利用分馆先进的教学场馆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艺术辅导培训服务;另外,围绕推进青少年教育服务,山东省文化馆还联合省青少年宫在馆内成立了山东省文化馆青少年宫,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借助省青少年宫公益性培训经验优势,在馆内挑选优秀的青年业务骨干参与培训课堂,创新形成了“1+1>2”的校外教育发展模式,全面开展社会艺术普及教育与考级活动;面向全省贫困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山东省文化馆充分发挥自身的公益性职能,通过组织开展夏令营、文艺汇报演出等社会公益活动,为特殊群体提供特色的艺术普及教育服务。

4.4 拓宽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宣传渠道,实现多平台慕课资源的共建共享

文化馆在立足自媒体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宣传推广的同时,应充分结合公共文化云、学习强国平台等公共平台的宣传优势,同时通过与区域文化传媒、专业慕课机构建立合作拓宽宣传渠道,实现多平台慕课资源的共建共享,构筑全民艺术普及的“朋友圈”“粉丝群”。利用全域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推广,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全民艺术普及的阵营中来,以推进文化艺术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艺术素养,为新时代市民的精神大厦建设添砖加瓦。另外,文化馆也应充分发挥各公共平台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文化馆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权益。烟台市文化馆在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市民也能“宅家”在线学习各种艺术课程,联合“爱艺术+”打造了涉及50个艺术门类、101门课程、973条视频、共计6429分钟的“云端学艺术”网络艺术云平台,市民朋友只需要登录烟台市文化馆官方公众号与官方网站,就能够足不出户地与艺术大师面对面学习、交流,在线浏览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

5 结语

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研发推广工作,是文化馆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创新的重要尝试。通过“盘活”区域慕课资源,形成慕课研发合力,势必能够带来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和谐发展,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的飞跃。

引用

[1] 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2):66-70.

[2] 曾昶,戴昱,吴永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研究[J].中国文化馆,2021(1):107-112.

[3] 黄燕.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规划设计研究: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1(18):245-246.

作者简介:徐鹏(1987—),男,山东青岛人,中级馆员,本科,就职于烟台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文化馆普及全民
全民·爱·阅读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