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肺囊肿一例

2022-07-25 06:44刘其河杨焱文倩倩蔡庆勇
新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源性胸腔囊肿

刘其河 杨焱 文倩倩 蔡庆勇

支气管源性囊肿为一种先天性病变,由第3至7 周原始前肠产生的胚胎异常发育而来,可由呼吸道上皮组织、平滑肌组织、透明软骨及浆液腺或黏液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构成。支气管源性囊肿多发生于肺实质区域或纵隔区域,但在少数情况下异常胚胎可发生脱落、迁移,因此支气管源性囊肿还可发生于食管、胃、小肠、腹膜后、椎管、心包、颅内等。发生于膈肌的支气管囊肿罕见,通常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在多数情况下于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现报道1 例被误诊为肺囊肿的支气管源性囊肿病例。

病例资料

一、主诉及相关检查

患者女,46 岁,因于常规体检行CT 检查时发现右侧胸腔肿块1 个月于2021 年8 月6 日入本院,患者无任何不适或症状,既往身体健康,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尿、粪三大常规以及肝肾功、血液电解质等无明显异常。胸部CT: 右下胸腔见3 枚类圆形低密度结节、肿块,大小18 mm×15 mm×10 mm ~57 mm×48 mm×50 m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与膈肌分界不清,增强扫描部分呈边缘强化,其内未见明显强化,考虑囊肿类病变,待排除囊性肿瘤(图1A~B)。胸部MRI:右下胸腔见3 枚类圆形以长T、长T信号为主的结节、肿块,其内可见纤维分隔,3 枚病灶之间互相沟通,与右侧膈肌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强化,结合胸部CT,考虑肺内来源可能性大,为囊性病变(图1C~D)。综合考虑患者胸腔肿块为肺囊肿可能性大,但尚不能完全排除病变为恶性的可能,遂与患者沟通,患者及其家属均要求手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手术情况及转归

1.术中情况

对患者实施胸腔镜下囊肿切除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腋中线第7 肋间为胸腔镜孔、腋前线第4肋间为操作孔,用电刀逐层切开皮肤组织、止血、进胸,见囊肿来源于膈肌(图1E),与肺组织无任何关联,囊肿为多发,包膜完整,游离囊肿基底部,予Endo-GIA 切割闭合器沿基底部完整切除囊肿后取出,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胸腔,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胸部创口,术程顺利。

2.术后情况及预后

术后常规予抗感染及支持等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图1F),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出院诊断为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无任何不适。

图1 一例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肺囊肿患者病灶相关图片

讨 论

1859 年Meyer 首次报道了支气管源性囊肿病例,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临床普遍认可Sumiyoshi 提出的“胚芽脱落移位假说”: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胸腹腔为一个整体,此时原始前肠向腹侧发出气管、支气管树胚芽,由于各种异常因素致其胚芽脱落、移位,于迁移部位形成支气管源性囊肿。因此支气管源性囊肿被定义为原始气管、支气管异常出芽引起的罕见先天性病变,CT 和MRI 显示其具有软组织类圆形囊性特征,可分为纵隔型、肺内型及异位型,最常见的是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约占纵隔病变的20%。支气管源性囊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当囊肿膨胀到一定程度,破坏、压迫其周围组织时才会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可表现为持续的呃逆、咳嗽甚至胸部或背部疼痛,还可表现为因邻近组织受压迫或刺激引起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反复感染等。支气管源性囊肿可能会破裂或感染,甚至可能发生恶变,因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另外,手术切除囊肿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需注意,术中应彻底摘除囊壁,避免复发。支气管源性囊肿的病理标志是囊肿内壁衬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有(或无)腺体、软骨和平滑肌。而肺囊肿也是胚胎发育时期气管支气管树出芽异常所致的肺内病变,其体征和临床表现亦无特异性,胸部CT 也可表现为类圆形的囊性肿块,术后病理有助于鉴别诊断肺囊肿与支气管源性囊肿。

支气管源性囊肿异位在膈肌极为罕见,多见于女性,且左侧膈肌支气管囊肿发生率大于右侧,患者通常无症状,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腹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具有与纵隔支气管囊肿相似的CT 和MRI 表现,同样具有软组织囊性特征,通常这些病变的术前定位困难,并且根据影像学检查,有可能被错判为病变在腹腔或胸腔内,而不是在膈肌内。本例患者行胸部CT 发现胸腔内有结节、肿块,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结合MRI 检查结果于术前诊断为肺囊肿,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在胸腔镜下行囊肿切除术,术中发现囊肿由膈肌发出,为多发、包膜完整、与肺组织分界清楚,最终诊断为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

综上所述,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包括肺囊肿、膈肌肿瘤、膈疝、膈肌神经源性肿瘤或食管憩室等,该病往往于常规体检或行胸部CT 检查时被偶然发现,术前往往被错判为在腹腔或胸腔的病灶,需根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手术切除囊肿除了是确诊手段外,还可以缓解其临床症状,并防止感染、囊肿压迫邻近组织结构或恶变等。由于残留组织可能会复发,因此术中应以完整切除囊壁为原则,预后一般较好。

猜你喜欢
源性胸腔囊肿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体检发现肝囊肿该怎么办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关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思考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
肝囊肿会癌变吗?
ADA检测在90例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