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

2022-07-25 14:11柳进军
中关村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关村时代经济

柳进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新起点上,中关村作为改革创新的先锋,应当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继续引领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和产业变革是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产业创新也随着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当前中关村的创新发展正面临着以下三个新的时代背景:

背景一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步入新纪元。在政治上,美国企图以“新冷战”思维重新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格局。北约东扩引发的俄乌冲突,人为地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在经济上,逆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反市场主义抬头。20世纪90年代,美苏冷战结束后,两大阵营对立的局面不复存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更是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然而今天,英国脱欧以及2016年以来美国边境移民、控制移民等事件无不涌动着逆全球化的思潮。这预示着全球各国之间的产业合作将更多从共赢转变为零和博弈。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疫情暴发期间造成了大量跨国公司供应链断裂的情况。在后疫情时代,各个国家、企业将加速向区域性供应链布局,在客观上加大了世界经济的分裂和阻隔。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产业创新将更加突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同时需着重培育产业生态的全面性,建立闭环产业生态,抵御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

背景二是国内经济发展进入“双循环”时代。在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引进苏联的先进技术,苏联撤出援助后,我国自力更生发展了科技和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迈向外向型经济阶段,通过承接先进国家的制造业产业转移,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加剧了高速增长的进程,大规模人口涌入城市,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产业创新的主战场。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城镇化进程有所放缓,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在新时代,我国创新发展需着重以国内市场的创新升级作为主战场,中关村创新应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发挥应有作用。这其中,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将会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关村在今后时期需给予重点关注。

背景三是市场发展动力从“短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长期处于物质短缺状态,家电、汽车等领域都是一片空白,这些技术和产业引入之后,被市场广泛接受,迅速成长成千亿级规模的产业。在“先富带动后富”的引导下,包产到户、发展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等措施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致富热情,市场经济发展更是加速了一系列优秀创新企业家的出现。这一时期的市场需求主要是人们的物质追求,核心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利益。而今,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满足,我国的产业门类已逐步齐全,很难再次出现大的产业空白。此外,脱贫攻坚战胜利之后,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亦需要提档升级,中关村需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设计,通过提升创新主体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来提升创新活力,同时也应重点关注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创新需求。

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代表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以及世界的发展潮流。中关村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历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在科技、产业创新方面成就斐然,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中关村要把握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把国内市场升级作为创新的主战场,瞄准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关键,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继续屹立创新发展潮头。

猜你喜欢
中关村时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