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 读

2022-07-25 07:46主持人李德南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专业作家
广州文艺 2022年7期
关键词:局内人才情李伟

主持人|李德南(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专业作家)

作者:李 洱

《局内人的写作》

译林出版社,2021年10月

作者:李伟长

《未被摧毁的生活》

译林出版社,2021年9月

写作者的身份及其他

托多罗夫曾尝试过进行这样的区分:批评家-作家与作家-批评家。不知道是否因为原文的表述就较为晦涩,或是因为翻译造成了意义的减损,这两个说法在翻译后很难仅在字面上就得到清晰的理解。在托多罗夫的语境中,作家-批评家大意是指作家们写批评文章所带来的身份变化和文体特征,批评家-作家则是指批评家的写作本身成为一种文学的形式,比如萨特、布朗肖和巴特就是如此。

在阅读李洱的《局内人的写作》和李伟长的《未被摧毁的生活》时,我想起了托多罗夫的上述看法,也想到写作者的主要身份对理解其言说也是一种视角。这种区分当然是相对的,又不无道理。

李洱最重要的身份无疑是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带有鲜明的知识分子气息和学者气息,《花腔》《应物兄》等作品尤为典型。《局内人的写作》一书是他的“谈艺录”,主要收录他近年关于小说的创作谈、演讲,以及他对加缪、博尔赫斯、卡佛、史铁生、张炜、张大春等作家作品的理解。李洱对艺术、哲学等众多问题的解读,有很多精彩的、敏锐的见解,也有学识和深度。这种学识和深度,又带有鲜明的作家视角,着眼点和批评家、学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李伟长是青年批评家的重要代表。作为批评家,他主要以随笔的方式写作评论。这种写法,容易看到一个批评家的才情和性情。《未被摧毁的生活》的独特之处在于,在才情和性情之外,还能看到李伟长的认真和严谨。收入书中的文章,围绕福楼拜、契诃夫、钱德勒、纳博科夫、松本清张、格拉斯、奈保尔、桑塔格、温特森等作家作品而展开。这些文章有不少都经历了重写。这种重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自我提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写作既是愉悦的事,又是困难的事。在中国,人们通常崇尚一种与生俱来的才情,又在有意无意间忽视后天努力的必要。而实际上,即便是才华,也需要努力才能得到挖掘或呈现。就此而言,《未被摧毁的生活》做出了非常正面的示范。

猜你喜欢
局内人才情李伟
局内与局外
局内与局外
“田”野里的乐趣
“制造”年兽
班婕妤,世间最具才情却孤独的女子
也谈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关系
——以两个音乐实地调查案例为例
孟母三迁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才情不让须眉——尤春梅山水画印象
才情为君绽,笙箫水云间

广州文艺2022年7期

广州文艺的其它文章
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