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如何正确应对

2022-07-26 06:59袁本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热性后遗症降温

●袁本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之一,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常发生在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持续的时间一般较为短暂,发作后意识恢复也较快。

6个月至5岁的孩子多发,主要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儿大脑发育不良,对刺激的分析和识别能力差,微弱的刺激会导致大脑运动神经元的异常释放,并导致抽搐。一般到6岁后大脑发育完善而惊厥缓解。

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有过一次热性惊厥。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性疾病,出现了持续高热,少数是颅内感染引起的,比如患有脑炎、脑膜炎或者是脑脓肿等。

高热惊厥,家长要会应急处理

孩子高热惊厥抽搐的时候,家长一般会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其实,首先应做的是进行家庭急救。家长应该掌握一些小儿高热惊厥家庭急救的知识和措施。

1.当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时候,首先应迅速将小孩子抱到床上,让孩子平卧,解开衣扣,以保持呼吸畅通。把患儿头偏向一侧,避免其气管内吸入呕吐物而发生窒息。为避免患儿把舌头咬伤,应该把麻花状的毛巾或手绢放于患儿上下磨牙之间,并及时把患儿口腔内的食物和分泌物等清理干净。

2.及时采取降温处理,如在前额敷冷毛巾、服用退热药物、用温水擦浴等。还可以用手揉搓孩子的四肢,有利于四肢血液循环,利于降温。

3.用手指按压患儿的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人中等穴位。

4.在急救的同时,要选择就近治疗。一般在服用退烧药或者注射镇静剂后,抽搐症状会停止。

家长千万不要单纯为了选择大医院而舍近求远。抽搐症状若长时间发作,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缺氧,会引起脑水肿、脑损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

5.对小儿惊厥发作处理时,切忌使劲摇动患儿,应尽可能保持安静,防止对其造成较大的刺激。如果患儿的肢体出现强直性抽搐时,禁止用力拉伸患儿肢体,避免出现骨折。

另外,家长也不要给患儿喂食或喂水,否则可能使水或食物进入患儿气管,造成窒息,更有甚者会转变为严重难治愈的肺炎。

积极预防后遗症

大多数孩子—次病程中只发生一次高热惊厥,并且发生惊厥的频次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消失。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不会留有后遗症。

但如果患儿在惊厥发作时呼吸不稳,抽搐后也没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意识,发热时体温超过40℃,单日发作惊厥的次数大于1次,或伴随剧烈呕吐、极度嗜睡等症状,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引发癫痫等病症。

小儿出现了高热惊厥,需要立即到医院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挂号就诊,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具体的发病原因,才能够对因对症治疗。

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家长不能随便给小儿乱用药物,避免乱用偏方,以防治疗不当,引起严重的后果。早发现、早治疗能够预防小儿出现并发症,也能够预防小儿出现后遗症。

避免小儿高热惊厥再次发生

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小儿,首先平时应注意加强对儿童的护理,加强营养摄入,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有效减少发烧次数;其次,对于过去有热惊厥史的儿童,需要在发热早期及时给予解热或物理降温治疗。如有必要,需要口服镇静口服液,以防止热惊厥。

猜你喜欢
热性后遗症降温
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需要指导的9件事
春天的“后遗症”
门诊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热性惊厥中的运用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降温的办法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