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白关丝瓜』质量控制技术

2022-07-29 11:15钟桂平胡新军闵子扬尹小平
长江蔬菜 2022年12期
关键词:拱棚丝瓜大棚

钟桂平 胡新军 闵子扬 尹小平

白关丝瓜原产地为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是株洲市著名的特色农产品,20世纪80年代在白关镇即形成200 hm2规模种植,近年种植面积维持在500 hm2左右,产值超1.5亿元。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下,芦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白关镇果蔬协会整合当地种植专家和技术能手力量,经过多年努力,总结了白关丝瓜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等。2020年,白关丝瓜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评审。现将白关丝瓜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介绍如下。

1 地域范围

白关丝瓜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的白关社区、白关村、沙堤村、云山村、双福村、东庄村、宋家湾村、岭水村、芷钱桥村、龙凤庵村、姚家坝村、卦石村、东山村、石湾村、楠木山村、选青村、桐山村、线江村、蚕梅村、竹林村20个行政村(社区),地 理 坐 标 为 东 经113°12′13″~113°21′29″,北 纬27°43′45″~27°52′57″。总地域保护面积为2 000 hm2,现年总产量5万t。

2 独特自然生态环境

2.1 土壤地貌

白关镇位于湘东低岗丘陵地带,植被茂盛;成土母质以板页岩和花岗岩风化物为主,土壤为板页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保水保肥能力强。

2.2 水文气候

白关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5℃,年有效积温6 400℃,年均降水1 367 mm;3~4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1.6℃、平均最低温度为13.0℃、平均日照时间3.7 h,短日照、大温差有利于白关丝瓜雌花分化与提早结果;6~7月坐果盛期,平均日照时间5.3 h,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大京和官庄水库水质优良、清洁,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3 特定生产方式

3.1 产地要求

选择低岗丘陵平整的黏壤土,要求光照充足,通风透气,排灌方便,前作最好为水稻,以减轻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0)的要求。

3.2 品种选择

选用当地多年选择的农家地方品种白关丝瓜。

3.3 育苗与定植

①浸种催芽 用55~60℃温水浸种15 min,然后用常温水浸种6~10 h,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种子表面黏液,沥干表面水分,用湿毛巾包好,置于28~30℃催芽,待80%种子露白时播种。

②播种育苗 大棚早熟栽培,1月底2月上旬播种,采用塑料大棚+小拱棚+电热温床育苗,有利于促进丝瓜雌花花芽提早分化。营养土用3 a内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大田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按6∶4(体积比)混合配制,或用蔬菜育苗专用基质。播种前将营养土或基质装填于营养钵内,营养钵摆放于铺设电热线的苗床上,播种时先浇透水,每个营养钵播1粒,播后盖厚1 cm的过筛营养土或基质,薄洒水后盖地膜,加盖小拱棚,通电保温。小拱棚栽培,2月中旬播种,育苗方式与大棚早熟栽培相同。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种子浸种后直接播于50孔育苗穴盘中。

出苗前高温促齐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28℃,夜间保持15~18℃;待70%~80%的种子出苗后及时揭开地膜,同时适当降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不低于15℃;定植前5~7 d,逐渐通风降温炼苗。壮苗标准为3~4片真叶、叶色深绿、叶片肥厚、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丝瓜苗期需水量较少,出苗前一般不浇水,70%~80%出苗后适量补水,补水选择晴天午后进行,育苗棚内相对空气湿度过大(80%以上)时,加大通风降湿,减少苗期病害。

③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深翻土壤,沿定植行施足基肥。大棚早熟栽培,畦宽1.1 m,沟宽0.4 m,畦面盖地膜;小拱棚及露地栽培,1.5 m开厢,沟宽0.5 m,畦面盖地膜。

④合理密植 大棚早熟栽培,3月上旬移栽,双行定植,一般每667 m2栽1 000~1 100株;小拱棚栽培,3月中旬移栽,单行定植,一般每667 m2栽500~600株;露地栽培,4月中旬移栽,单行定植,一般每667 m2栽500~600株。

3.4 田间管理

①温度 大棚及小拱棚栽培,移栽后5~7 d不通风或少通风,白天气温保持在28~30℃,夜间15~18℃;缓苗后至开花结果期,温度以白天25~28℃、 夜 间15℃以上为宜。

②肥水 缓苗后浇1次稀薄肥水,每667 m2施尿素5 kg对稀薄粪水提苗,以促进新根生长。开花前不浇水或少浇水,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多雨季节应及时清围沟、排水。坐果期保持水分充足,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补充肥水,每连续采收2~3次后应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每次15 kg/667 m2左右。

③搭架、绑蔓和整枝 适时窝藤,蔓长30 cm时搭架,大棚早熟栽培,搭“一条龙”架;小拱棚及露地栽培,搭平架。蔓长70~80 cm时及时绑蔓,以后每隔30 cm绑蔓1次,共2~3次;前期及时摘除下部所有侧蔓,中后期摘除下部老叶、上部弱小侧蔓和过多叶片,必要时可拔除部分植株,以利通风透光,增强丝瓜果实营养物质积累。

④人工授粉与疏花疏果 白关丝瓜前期雄花较少,且前期温度偏低,昆虫活动较少,花粉易发育不良,一般8:00~10:00进行人工授粉。将刚开放的雄花摘下,去掉花瓣,向雌花柱头上涂抹,每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以提高坐果率和商品性。坐果盛期及时摘除畸形幼瓜,保障丝瓜商品性。

3.5 病虫害防治

白关丝瓜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蚜虫、瓜实蝇、瓜绢螟等。

①农业防治 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 a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根据土壤肥力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清洁田园。

②物理防治 采用温汤浸种杀死种子表面部分病菌;用黄板或性诱剂防治瓜实蝇等害虫,每667 m2悬挂20~30片。

③化学防治 严格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要求,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病虫预报,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猝倒病,幼苗出土后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2~3次。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瓜实蝇,用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 d喷1次,连续2~3次。瓜绢螟,用5%氯氰菊酯乳油2 000~2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 d喷1次,连续2~3次。

3.6 采收

于果实充分长大且比较脆嫩时及时采收。采摘宜在9:00前进行,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轻拿轻放,为避免丝瓜果实表面擦伤引起褐变,用泡沫网袋单个包装,再装箱整理好后上市销售。

3.7 清洁田园

采收结束后,将植株连根拔起,与地上枝叶一起带离田间,进行清园。

3.8 档案管理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详细记录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保存3 a以上。

4 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

4.1 外在感官特征

白关丝瓜果实为短圆筒形,果长约22 cm,果宽约7 cm,单果质量约450 g,果实表皮浅绿至绿色,表皮有隐纹、被茸毛,瓜蒂凸出,果肉白色、质地致密。烹饪后汤汁乳白,果肉不变色,口感丝滑沁甜,香气浓郁。

4.2 内在品质指标

白关丝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蛋白质≥0.7%,干物质≥3.5%,粗纤维≤0.3%。

4.3 安全要求

白关丝瓜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参照《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规定执行。

5 标志使用规定

白关丝瓜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即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果蔬协会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猜你喜欢
拱棚丝瓜大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丝瓜
五膜覆盖在拱棚甜瓜越冬生态栽培技术上的应用的探究
一架丝瓜满院香
削丝瓜皮
老丝瓜旅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