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区县级疾控机构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状况比较分析

2022-07-29 13:54陈文丽陈剑惠卢大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福州市疾控中心比例

陈文丽 陈剑惠 卢大兴

疾病预防控制是保障全社会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业,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否有效落实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决定一个地方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1]。2004 年,为了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根据国家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求,福州市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在原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组建12 个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中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督疾控不分家,一个单位两个牌子,鼓楼、台江、马尾实行参公管理。当前,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基层疾控机构面临更多挑战。基层疾控机构建设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区域性[2],做好基层疾控机构研究是卫生事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于2020 年5—7 月对福州市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 年5—7 月,调查福州市区县级12 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在岗人员。12 家疾控机构包括五城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七县(市)包括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福清市、长乐区,其中福清为县级市,长乐区于2018 年底撤市(县级市)改区,调查时机构设置与各县相近,与五城区机构设置疾控监督不分家模式不同,因此本次调查仍按照县级疾控机构分类。五城区监督疾控不分家,五区疾控所调查数据均包含监督疾控人数。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情况调查表》,2020 年5—7 月对全市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建设和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员机构面积、仪器数量、人员职称和学历等方面。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0 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5.0 进行数据处理,对调查资料的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员、人员职称等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针对区级和县级疾控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础设施

各区县疾控中心建成年份最早1980 年,最晚2017 年。各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用房建筑面积为48 750 m2,现有建筑面积35 252 m2,平均建筑面积2 937.65 m2,总达标比例为72.31%。总实验室面积9 988 m2,实验室占建筑面积比例为28.33%,五区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为35.32%(3 991/11 299),七县实验室面积所占比例为25.04%(5 997/23 952.77),五区实验室面积比例高于七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97,P<0.01)。各县共配备仪器设备508 台。见表1。

表1 福州市2020 年区县疾控中心用房建筑面积和仪器设备情况

2.2 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全市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有核编人员473 人,在岗人员415 人,在岗比例为87.74%。全市总人口6 622 366 人,按照人口计算每10 万常住人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编人数仅为7.14 人。五区人口2 119 808 人,核编人员180 人,每10 万常住人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编人数为8.49 人;七县人口4 502 558 人,核编293 人,每10 万常住人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编人数为6.50 人,五区核编人员比例高于七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0.01)。全市专技人员287 人,非专技人员128 人,五区专技人员比例52.17%(84/161),七县专技人员比例82.68%(210/254),七县专技人员比例高于五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9,P<0.01)。见表2。

表2 福州市2020 年区县级疾控中心在职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情况表

表2 (续)

2.3 人员职称

全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9.64%(40/415),中级职称人员占27.23%(113/415),初级职称人员占32.29%(134/415),无职称人员占30.84%(128/415)。五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5.59%(9/161),中级职称人员比例23.60%(38/161),初级职称人员比例18.63%(30/161),无职称人员比例52.17%(84/161);七县高级职称人员比例12.20%(31/254),中级职称人员比例29.53%(75/254),初级职称人员比例40.94%(104/254),无职称人员比例17.32%(44/254),五区和七县人员职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4,P<0.01),见表3。

表3 福州市2020 年区县级疾控中心在职职工职称构成情况表

2.4 人员学历

全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研究生及以上人员比例2.65%(11/415),本科64.82%(269/415),大专及以下32.53%(135/415)。五区研究生及以上人员比例4.35%(7/161),本科68.32%(117/161),大专及以下22.98%(37/161),七县研究生及以上人员比例1.57%(4/254),本科59.84%(152/254),大专及以下38.58%(98/254),五区和七县人员学历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P<0.01),见表4。

表4 福州市2020 年区县级疾控中心在职职工学历情况表

3 讨论

2003 年非典后,福建省加大了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3],福州市疾控机构体系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当前福州市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无法满足要求。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编制明显不足,专技人员比例不到70%,低于江苏、无锡[4-5]等地,卫生技术人员在学历和职称达标率仍均较低,提示福州市应进一步增加人员,优化和提高县区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资源[6]。特别是五城区,虽然核编比例高于七县,但由于历史原因疾控和监督未分家,疾控实际编制低,同时专业技术人员及高中级职称人员比例低,不利于体系中疾病防控工作开展。因此,有必要明确区县级疾控中心职能定位,五区将疾控和监督分家,设置独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人才,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氛围[7-8]。

五城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高于七县,一定程度表明农村地区对人才吸引力低,大学生不愿服务农村,影响了农村地区防病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人才匮乏问题突出,提示应加强农村地区人才政策倾斜,保证县区疾病防控能力的平衡。

实验室检测关系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历次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由于我国有强有力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才能以最快的时间对疫情做出诊断和处理。因此实验室检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疾控中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从调查情况来看,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用房面积不足,仪器设备配置偏低,人员技能水平偏低,导致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以满足当前疾病控制工作需要[9-10]。五区实验室面积比例虽高于七县,但多为近几年新建成,总体实验室设施仍在装备,同时由于部分疾控中心参照公务员性质,总体专业技术人数较少,依然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因此本次疾控机构建设中要强化区县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健康危害因素检测设备配备,参照《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11]要求,对现有的实验室进行局部改造,建立符合当前疾控体系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强化疾控信息化管理[12]。

综上所述,当前要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机遇,强化政府责任,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统一疾控机构机制,解决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用房、配齐实验室检测设备,提高人员编制和待遇,确保疾控机构各项公共职能取得成效。

猜你喜欢
福州市疾控中心比例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人体比例知多少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奇妙的梨子提琴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组成比例三法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