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以“文山之干”书写干在实处新篇章

2022-08-01 11:55彭显波普文晓黄龙菊
今日民族 2022年7期
关键词:蔬菜

文·图/彭显波 普文晓 黄龙菊

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乡村振兴建设

“过去大克底村的道路到处是牛粪,垃圾乱倒乱扔。现在64 户305 人的大克底村已经是一个干净美丽的花园。不论是村中道路,还是家里家外,大家都养成了爱护卫生的好习惯。”49 岁的砚山县江那镇同心社区大克底村村民侬光辉感慨万千。

“我们按照每户每年收取100 元卫生保洁费的标准,有效保障了村庄道路等公共区域卫生有钱管、有人管,县里有政策,按照1:1.5 进行配套奖励,交得越多,县里的配套越多。”江那镇人大主席雷红梅对大克底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自治大加赞赏。

“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得知村里的卫生搞得越来越好,纷纷主动通过微信交纳保洁费。看到大家很辛苦,还主动发‘爱心红包’,在短短两小时集资了近两千元用于购买矿泉水提供给参加劳动的乡亲,大家很是感动。”

大克底村,是距离砚山县城仅5 公里的一个村庄。过去的大克底村沿袭着老一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活,民居破旧、道路泥泞。而今,走在五月的大克底村,眼前俨然一幅处处散发着浓浓春意和盎然生机的现代乡村美图。百姓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一个美丽的现代村庄正在走向更加富裕幸福的未来。

大克底村的蝶变,是砚山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以“小切口”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的生动写照和缩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走进江那镇三七社区,一幅新农村美丽画卷铺展开来,整洁有序的巷道四通八达,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这里空气清新、干净整洁,漫步其中,心情愉悦。“现在我们村可一点不比城里差,环境好、空气好,心情自然舒畅。”

“以前村里没有路灯,晚上出门很不方便。现在路灯亮了,以后晚上回家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平远镇车白泥村委会龙树脚村村民高保民这样说道。

平远镇车白泥村委会龙树脚村小组和洪福村委会烟墩坡村小组是苗族村寨,两个村小组共216 户、1085 人。长期以来,由于两个村小组没有路灯,给群众的夜间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和烦恼,这一问题也是村民心中的一个结,两个村小组的村民都盼望尽早解决村中路灯问题。

为此,平远镇党委、政府筹集27 万元帮助龙树脚和烟墩坡村小组安装了136 盏节能路灯,照亮群众的幸福路。

说起人居环境,三七社区居民韦继发老人倍感自豪,“环境好了,大家的素质也提高了,对房前屋后更爱护了,现在茶余饭后都谈论种点什么花草更美观呢!”

“喂、喂、喂!垃圾不要乱丢,放进垃圾桶,我们天天对着广播喊话,有些同志就是不长记性,还要乱丢吗?”盘龙彝族乡法土龙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李加护每天都会来村小组活动室进行喊话,打开视频智慧监控系统,对于乱丢垃圾、家畜粪便清理不及时、随意粘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喊话劝导。李加护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喊话书记”。

距离砚山县城5.3 公里的盘龙彝族乡明德村委会弯冲村村内道路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绿化花池中清新的小雏菊、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在迎风招展,远处群山如黛,树木青翠欲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蜿蜒入户,道路两侧一面面文化墙上书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孝德文化等内容,在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倡导群众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砚山县立足实际、创新举措,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以问题为导向、对标整治,持续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通过三年持续攻坚,砚山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处处散发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活力。

青山不墨好春光,生态引领乡村美

三月桃花开,五月忙采摘。连日来,砚山县者腊乡聚源种养殖家庭农场桃园里200 亩加州蜜桃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一个个色泽红润肥硕鲜美的蜜桃挂满枝头。

“我们用的都是农家肥,所以果子的口感、色度各方面都比较好,存放期要比其他的高两三天。今年加州蜜桃迎来了丰产,亩产可达800-1000 斤,品质较往年更好,从五月初开始,陆续接到大批量订单,只用十多天就售罄了。”农场负责人李世雄满脸幸福。

“每到成熟季,周边好多村子的人都会来帮忙采摘,每人每天能有100 块,更好地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未来,这个家庭农场包括加州蜜桃、黄心油桃、半边红李、五月脆樱桃、玛瑙樱桃等水果品种在内的4000 亩种植基地将成为李世雄和周边群众稳定的收入来源。

人间美味五月天。炎炎夏季,西瓜是消暑解渴的时令水果。砚山县4689 亩西瓜迎来丰收季,瓜农忙着采收、搬运、销售,让西瓜“抢鲜”上市。

“种七八年了,这个西瓜品质、产量还可以,基本上是销往浙江。”平远镇石碑寨瓜农郑月英说。平远镇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种出的西瓜瓜形大且饱满,甜度高、口感好,深受采购商及消费者的热捧。

一个个绿油油的大西瓜在瓜藤和绿叶的遮掩下若隐若现,满目绿意的空气中散发出迷人的甜香,忙着摘瓜、装箩的瓜农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平远镇西瓜的优良品质吸引了外来客商,带动了附近的村民创收,助推当地乡村振兴,西瓜的提前上市不仅抢占了市场,更鼓起了瓜农们的腰包。

走进平远镇木瓜铺烤烟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村民们按照大小和品质,忙着采收、分拣、装箱打包、装车,大家分工有序,干得热火朝天。

“今年我们的马铃薯分为三个级别,销往河北、山西、陕西、西藏和内蒙,过来要的老板还是比较多的。”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该合作社2022 年流转土地3000亩左右,种植马铃薯2000 余亩,每亩产量约3 吨,基地目前用工量为50 人,每位工人每天大概有150 元至200 元的收入。

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是砚山县坚持以推进“一县一业”蔬菜基地示范创建为引领,以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为抓手,依托县内松南、中康、兴发等龙头企业,推进蔬菜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们以冬季种植为主。砚山的气候条件比其他地方有优势,特别是冬天,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品质各方面都要比广东、广西这些地区的好。我们种蔬菜已经有30 多年历史了,渠道比较稳定,以批发市场为主。蔬菜采收以后就直接进冷库预冷,预冷后我们就用泡沫箱包装,运输用的是冷柜车,全程冷链,保证蔬菜的新鲜。”砚山县联兴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信和说。该合作社在砚山县稼依镇建有蔬菜种植基地5000亩,种植出来的蔬菜主要销往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平均一天能往外发出蔬菜40 多吨。下午采摘、晚上出货,16 小时由冷链车运抵广州,22 小时运抵深圳,“砚菜”带着高原的阳光和雨露,新鲜抵达粤港澳大湾区。

在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育苗大棚里,个头大、颜色鲜的辣椒格外显眼,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黄云峰介绍,这是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芭莱姆甜椒,一个芭莱姆甜椒富含的维C是普通辣椒的10倍。“芭莱姆甜椒产量高、口感好、品相好,我们去年申报了云南省的十大名菜,获得第六名的佳绩。现在我们种了10 万棵苗,准备移植到大棚里。今年我们准备将120亩大棚全部铺开,做芭莱姆甜椒的种植基地。”

平远镇黄栗树村的奶牛养殖基地里,2000 头奶牛戴着“运动项圈”,吃着精心搭配的“营养套餐”,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智慧生活”。奶牛产生的粪便,是天然的有机肥料,将肥料还田,带动发展当地青贮玉米种植,实现了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的良性生态循环。

通过科学饲养,目前,该牛场奶牛日平均单产奶量达到35 公斤,个体奶牛最高的日单产奶量曾达到60 公斤,每天产奶量约为20 吨,年收入达3000 万元左右,带动周边村寨用工500 余人次,每年除150 余万元土地流转收入外,还可实现务工增收31.5 万元。

大规模连片土地流转,建立健全蔬菜生产标准体系和规范,按绿色食品规程实行质量控制、质量追溯,集产、供、销于一体,砚山县的“一县一业”蔬菜种植成为了文山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主力军。

砚山县充分发挥蔬菜产业特色优势,先后引进和培育松南、中康、立达尔、永润等23 户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1 个,流转土地20 万余亩发展规模农业,建设百亩以上蔬菜产业基地64 个,带动全县8 万余户农户发展产业140余万亩,1 万余名群众进入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就近就地务工,成为重要的富民产业。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近80 万亩,居全省首位。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一直以来,砚山县依托现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培育形成了商品蔬菜、特色水果、马铃薯、蓝莓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群,一张张极具高原特色的“绿色产业名片”将砚山的优质农产品跨越山川送入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和餐桌。

项目为王、创新驱动,奏响砚山蝶变的“春天序曲”

“砚山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我们要倍加珍惜组织和人民给予的干事舞台,以‘砚山有我、不负砚山’的情怀,以‘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担当,以暴风骤雨般的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推动砚山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干出无愧于砚山人民的新业绩。”在砚山县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动员会议上,砚山县委书记何昌娥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出了“破冰前行”的动员令。

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提供“保姆式”政务服务、确保电力供应、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制定包保责任制、服务企业“一杆到底”、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量……砚山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今年以来,砚山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重点项目建设“两场硬仗”中,一张建设“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的宏伟发展蓝图徐徐展开。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创造了58 天完成1573 亩场地平整、日均挖填方30 万立方米的“魏桥速度”。砚山县203 万吨绿色铝产业项目有序推进,跑出了绿色铝产业发展的“加速度”。目前,聚焦绿色铝产业链建设,全县共引进签约项目15 个(铝加工项目13 个、配套项目2 个),2022 年一季度,全县生产原铝8.99 万吨,完成产值20.68 亿元;生产铝合金棒6.6 万吨,完成产值13.27 亿元,打造“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突显了砚山县作为文山州“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的战略地位。

4 月28 日上午,砚山县举行4 月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工业园区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文山海螺2.2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砚山丰牧蛋鸡养殖项目和文山州委党校(文山行政学院老山干部学院)校园异地置换整体迁建暨州公安机关警务技能训练基地项目等11 个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建设,将为砚山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季度,砚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 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 亿元,增长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 亿元,占州下达任务的24.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5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61%。

猜你喜欢
蔬菜
蔬菜
瓜果蔬菜:成精了!
蔬菜与营养
蔬菜与营养
水果蔬菜摊
蔬菜也“疯狂”
蔬菜纸等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