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科学技术馆建设探究
——以河南省科学技术馆为例

2022-08-03 11:33段春明白彦平
河南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智慧型科技馆科学技术

段春明 白彦平

(河南省科学技术馆,河南 郑州 450008)

0 引言

科学技术馆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公共场所。随着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思维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网络也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媒介,青少年对新媒体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传统科普全面创新的趋势,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严格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对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最新指示,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拓展科普途径和方式。

1 研究背景

全球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历史性的机遇[1]。2015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出“互联网+”的概念,随后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互联网+科技馆”便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感召下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打造基于新型媒介及传播手段的“互联网+科技馆”,实现数字科技馆到智慧科技馆的转变,不断创新科技馆服务形式,大力促进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2]。

智慧型科技馆是通过互联网理念及技术的应用,为科技馆基于体验性实践的科学教育提供崭新的思路和方式,“互联网+”是个强大的连接器,可以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科技馆正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教育、科研和生活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互联网+科技馆”使展览或教育活动的设计及实施更加立体,更富吸引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实现科技馆科普模式的创新和改变,建成真正的智慧型科技馆是发展潮流也是时代使命[3]。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建设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具有全省辐射服务能力和公众覆盖能力的智慧型科技馆新馆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4]。目前,河南省各地市建设科技馆的工作进展有序,其中,特大型馆1个,建筑面积为134 000 m2;大型馆1个,建筑面积为29 847 m2;中型馆9个,建筑面积为8 300~12 985 m2;小型馆9个,建筑面积为1 700~6 600 m2。2010年前,河南省建馆数量仅有4个,2010年以后,建馆速度逐渐加快,至今竣工数量达16个。河南省科技馆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省会城市建设数量为1个,地市建设数量为10个,县城建设数量为9个。

表1 河南省科学技术馆建设情况一览表

河南省智慧型科技馆新馆作为特大型场馆,其建设理念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理念先进、机制健全;技术领先、特色鲜明。功能定位为:立足郑州、服务全省、辐射周边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理念超前、技术先进、运营一流的创新实践平台,具备国际视野、彰显中国气质、富有河南特色的科技文明展示窗口。新馆建成后,将成为中原地区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河南文化大省建设的步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郑州市作为省会和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科学文化功能,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5]。本研究对河南省智慧型科技馆新馆建设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建设建议,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该领域的研究视角,弥补了相关文献的不足;另一方面,提出的智慧型科技馆实现途径、运行模式能够对未来科普教育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2 智慧型科技馆的战略目标

打造智慧型科技馆的战略目标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扩大科技馆作为学校课堂正规教育的延伸与补充的作用,把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创客教育紧密结合,创新展教活动新模式。

2.1 将建设智慧型科技馆作为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建设的战略目标

为打造智慧型科技馆,省科技馆新馆在展教规划上提出“智慧·创新·梦想”的展教主题。“智慧”是体验科学史中闪耀光芒的科学发现和科技成果,感受人类不懈追求科技进步的奋斗历程,浓缩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辉煌“过去”。“创新”是感悟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展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展现科学技术推动时代进步的精彩“现在”。“梦想”是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绚丽前景的憧憬,展现科学技术在自然与社会发展中的广阔应用,描绘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未来”。在“智慧·创新·梦想”的主题指导下,未来科技馆的展教形式将会以创新的方式智慧化呈现。

2.2 充当“互联网+”行动的桥头堡角色,凸显科技馆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职能

按照“互联网+”行动计划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原则,充分加强纵向联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充分体现科技馆的时代特征,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大众需求,吸引公众关注科技馆、参观科技馆、从科技馆受益,让中原地区的公众借助科技馆这一科学文化基础设施,了解科学技术的实践。

2.3 打造具有科技实践应用功能的、公众易于参与创新实践的、带有资源平台性质的“双创型科技馆”

通过具有创新2.0思维设计的功能设计,建成具有推动公众创新、具有开放特点的中原地区科技创新教育最有力的资源平台。与科技创新资源方建立密切战略合作关系,对拥有创新能力的主体观众保持高度开放姿态,使科技馆科技创新的资源和平台作用得到更充分、更科学的利用。

3 智慧型科技馆的实现途径

河南省科技馆作为公众科普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互联网+”和“双创时代”发挥好科技馆的非正规教育职能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河南省科技馆新馆也成为实现智慧型科技馆的重要契机和实践平台。打造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智慧型省科技馆新馆要将互联网全面渗透到科技馆教育、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3.1 增设移动互联网展区,打通线上线下教育

常设展览是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最主要的教育形式,移动互联网目前已经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南省科技馆新馆通过设立通信历史展示区、数字家庭展示区、物联网展示区、4G移动视频及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展示区,开展科普展示,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零距离体验到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技术。

3.2 开创以实物互动体验为核心,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智慧型可持续展览”

网络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传统的科普教育是单向传播的形式,观众是被动接受的,科技馆展出什么,观众就只能看什么。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科普教育的传播形式带来了多样性。新馆应积极主动地适应技术的发展、捕捉技术的变化,展览内容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场景。拓展展示内容的知识链及其蕴含的科学思想与精神,加强参观观众之间、观众与科技馆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统计观众的参与反馈,精准把握观众对科普项目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淘汰一些过时的项目,补充一些新项目,随时更新教育活动,保持科技馆与时俱进,增强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3 制作“3D网上虚拟科技馆”,利用社交软件建立科技馆的社交互动传播圈

通过互联网媒介,科技工作者可以轻松地将知识发布在平台上分享给大众,而受众也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悟。信息流由传统的单向输送变为双向传播。河南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技术,制作“虚拟科技馆”,利用各种社交软件,如微信公众号、腾讯QQ等,在各种大型社交平台建立起虚拟的科技馆,通过网上科技馆保持与观众随时沟通联系,发布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科普互动消息。利用百度贴吧、新浪官方账号建立科技馆的社交互动传播圈。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上科技馆,跨越实体馆的物理界限,在虚拟社区中相互交流,参观科技馆的展品,可以参与一些比赛、竞争等互动体验活动。“3D网上虚拟科技馆”把科普教育真正融入公众的生活中,提高公众接触科学技术的机会,提供社会学习科学的氛围,为科教兴国战略添砖加瓦。

3.4 开发科技馆科普系列网络游戏、专属APP,充分发挥其科普新生渠道的作用

利用网络游戏对少年儿童吸引力强的特点,寓教于乐,把少年儿童从影响学习的商业游戏软件引导到科普学习中来,也是科技馆的社会责任。科技馆作为政府重要的公共服务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将各种既有教育意义又包含游戏趣味的科普内容,开发成适合少年儿童使用的科普类游戏。科普游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科普功能,在普及知识、传播思想、弘扬精神等方面效果显著。“科普动漫游戏”的概念在2008年中国首届科普动漫游戏大赛时提出,像“摩尔庄园”“赛尔号”等儿童游戏,内容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教育性,能够提高儿童的技能,其游戏的形式对青少年也具有很大吸引力,在娱乐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科普功能。对于这样的内容,既满足社会公众教育需求,也更加容易为家长和老师所接受,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3.5 建设移动互联网化科技场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都在往手机端转移,对于科技场馆来说,通过移动互联网化场馆的建设来适应观众习惯的转变,是提升观众满意度的必要途径。移动互联网化科技场馆的建设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科技馆的门票可以通过手机购买;临时展览、学术活动信息可以通过手机第一时间发布;交通路线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导航;科普知识问答、咨询类的问题可以通过手机来自动智能交互;到科技馆的观众,走到展项面前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对该展项进行延伸阅读,或者直接下载该展项的APP随时查阅。通过和无线互联网的结合,打造一座智能化的科技馆,无论是观众来之前,还是到之后,都能感受到科技感十足的科技馆。

河南省科技馆自确立智慧型科技馆战略目标以来,与腾讯总部进行对接,开展“互联网+双创型科技馆”建设规划的接洽,与腾讯大豫网分部探讨具体的落地方案,依托腾讯成熟的“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腾讯旗下社交、内容等多个业务板块资源,可全方位支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双创型科技馆”智慧科技馆建设。与此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新媒体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河南省科学技术馆从2012年开始承担中国数字科技馆二级子站建设任务,通过活动征集优秀科普视频资源,上传二级子站,提供科普资源服务,同时开展二级子站建设、科普专栏开发、科技类博客征集、青稞沙龙、科技大辩论等活动,促进科学普及和科普创作。河南省科技馆在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数字科技馆地方优秀二级子站奖”,并在2016年获得“中国数字科技馆移动子站河南省科技馆二级子站奖”。

4 智慧型科技馆的运行模式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传统科普创新发展的趋势,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制定了《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对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最新指示。在取得科普信息化初步成果后,河南省科学技术馆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技馆文件精神,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致力于扩大优质科普资源传播覆盖范围,拓展科普途径和方式,探索构建并完善“互联网+智慧型科技馆”的全新运营发展模式,推动新媒体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从而全面提升公众科普素养和创新能力。下一步拟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工作。

4.1 智慧管理

实现管理由大众到个性的转变,建立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智能检测和控制技术实现科技馆环境的智慧管理。例如配合活动主题或参与人群,对温度、湿度、照明度、背景噪声等实施智能调控,打造出具有不同光照与音响特效的环境。不断积累完善参观者的数据信息,利用后台的大数据信息对参观者年龄、群体、爱好、职业等相关服务需求进行分析。设立微信在线留言专栏服务,与参观者随时保持沟通交流,对特殊参观者提出的问题咨询、诉求、求助等事宜做到快速、高效、一站式服务解决,树立高效快捷绿色互联网科技馆信息理念。

4.2 智慧服务

实现交通信息化,让参观者能够更为便捷地把握实时道路交通路况,实现城市交通信息化,通过微信客户端搜索到最便捷快速通往科技馆的具体路线。同时利用微信团购自己喜欢喝的饮料,预订美食,预约宾馆等。智慧服务,使得参观者只携带一部手机就能便捷快速地参与全过程。参观者利用虚拟辅助系统,能够直观、全面、深入地进行参观体验,获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4.3 智慧宣传

实现从传统广告宣传转变到现代化互联网技术信息化的跨越转变战略思路。充分利用当今互联网强势宣传渠道和巨大影响力的优势,借助腾讯网、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手段,对于腾讯QQ用户、微信用户开展重点宣传,让他们成为忠实代理宣传者。

4.4 智慧体验

实现从参观到体验的快速过程,“互联网+科技馆”智能化的体验,通过扫微信快速进入数字化的科技馆,根据互联网提示要求随意进入每个展厅体验数字信息化带来的服务,内容包括语音讲解、文字及图片展览说明、展厅分类、展厅特色、不同展厅目前的参观人数以及科技馆内近期相关活动。通过数字信息化的服务可以提前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参观自己喜欢的展厅。实现具有超现实沉浸、多感知互动、跨时空创想特征,线上线下、实体流动相结合的虚拟现实科技馆。

5 结语

“互联网+科技馆”模式是科技馆适应技术发展的新手段、新平台,也是新知识、新工作方式,更是新思维方式。随着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深入,智慧型科技馆成为互联网思维及信息技术手段转化为实践成果的重要方式,可以为科技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是互联网与科技馆的深度融合,可以拓展实体科技馆的教育功能,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提高科学的传播效率,带动科普工作品质的提升,从而推动科技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智慧型科技馆科学技术
科技馆一日游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深圳科技馆新馆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