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激励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摭探

2022-08-03 05:13谢细玲
成才之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运用高校

谢细玲

摘要:榜样激励是高校思政教育常用手段,具有良好教育效果和教育价值。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榜样激励,可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功能,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文章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对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榜样激励;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5-0025-03

高校大学生处于心智逐步向成熟发展的阶段,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身心发展极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因此高校要借助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榜样激励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可以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1.导向作用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可通过树立先进榜样、介绍榜样先进模范事迹和高尚道德情操引导大学生自我反思,分析与榜样之间存在的差距,以榜样行为为标杆,明确自身努力方向,并不断向优秀榜样行为靠拢。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思想道德修养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高校作为大学生的主要培养阵地,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充分利用榜样激励的导向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2.协调作用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特殊时期,极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切实落实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培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新风尚。传统思政教育通常通过灌输理论知识开展教育工作,无法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示范行为,而借助榜样激励的协调作用,可以让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深化思想认知,在社会发展潮流中准确把握人生的立足点。

3.聚合作用

在科技发展的新浪潮下,数字信息科技步入新阶段,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社交媒体,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极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行为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时,可通过榜样激励的聚合作用将榜样与学生紧密连接,内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日常行为统一向榜样行为发展。

4.激励作用

传统思政教育教学手段机械乏味,与学生成长规律相背离,无法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始终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榜样激励则是通过优秀榜样展现自身高尚品德和优秀行为,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并践行榜样优秀行为,激发学生学习榜样行为的内在动力,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思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传统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政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部分高校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综合素质以及人数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还有部分高校轻视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忽略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的建立,导致部分思政教育教师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自身知识体系匮乏,工作态度不端正。

2.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手段落后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众多高校开始注重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思政教育相结合,但施教方式仍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并将其设置为高校必修课,强制要求大学生进行学习。还有些教师对高校传达下来的思政教育文件进行说教式教育,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手段落后,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受信息化社会以及学生生活方式转变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新媒体技术,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建设,促进“双一流”人才的培养。

3.大学生思政教育难以收获理想教学效果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的部分,部分高校所使用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相背离,仍带有传统教育理念的枷锁,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兴趣匮乏。还有部分高校虽然将思政教育设置为必修课程,但安排课时仍以专业课为主,课时少和课程枯燥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也难以起到引导作用。

三、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1.准确把握实施榜样激励的时机

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实施榜样激励教育,确保榜样激励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总的来说,榜样激励时机可分为三种。一是事前进行榜样激励。在学生进行某项活动之前明确目标并制定奖惩机制,准确把握學生实际需求,在学生期望实现某种目标时教师根据其思想动态实施榜样激励教育,激励学生将内心深处的想法变为实际行动,这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二是事中实施榜样激励。学生在进行某项活动时通常会遇到困难与阻碍,极易产生消极心理,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榜样激励教育,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使学生坚定实现目标的信心。事中实施榜样激励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其状态,激发其克服困难的斗志。三是事后强化榜样激励。在学生完成某项活动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榜样激励的强化。事后强化榜样激励关键点在于无论学生是否达成既定目标教师都应对其进行榜样激励,且榜样激励应及时。

2.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首先,高校应根据现代教学思想及时调整思政教育专业教师选拔机制、培训机制与晋升机制,助力思政教师不断更新完善知识体系,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高校可通过聘请知名思政教育专家等方式充实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并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观念调整师资队伍结构,采取多种措施增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打造“双一流”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师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借助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另一方面要通过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应率先完成榜样激励中倡导的榜样行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能,激励学生主动践行教师所推崇的榜样行为。这种激励学生模仿榜样行为的方式是受教师精神影响,而非权力压制,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学习榜样行为和榜样精神。教师率先践行榜样行为可以散发自身的独特魅力,筑牢榜样示范根基,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号召力和感染力,能让学生主动践行榜样行为。

3.创新榜样激励教育手段

大学生思维活跃,厌烦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高校应大胆创新榜样激励实施方法,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切身体会榜样行为。如组织大学生观看榜样人物的相关影片、举行榜样人物的座谈会等。组织大学生与优秀榜样进行近距离交流,通过榜样讲述自身真实经历引发学生的共鸣。借助现代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创新榜样激励教育手段,传播榜样精神,让学生在新颖生动的教学方式中感知榜样魅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榜样激励教育的实效性。

4.营造良好榜样激励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高校应营造良好榜样激励氛围,榜样激励内容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否则在榜样激励过程中容易产生负面影响,让榜样激励效果适得其反。高校应注重舆论宣传引导,让学生对高校倡导的榜样行为了如指掌,并运用榜样激励机制强化榜样行为,使榜样行为转化为其内在的精神动力。如高校将《学生手册》中宣传的榜样行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学生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榜样激励氛围,以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高校还应加大榜样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不断向榜样行为靠近,实现自我价值。

5.正确树立榜样

运用榜样激励,应正确树立榜样,为学生明确榜样目标。高校在选择榜样时,应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借助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打造贴近实际生活的榜样激励体系。如高校领导层负责甄选校园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将其定为最高层次榜样;由学生社团、党委负责选拔“青春之星”等优秀榜样;各院系根据本专业特点评选出本系榜样人物,打造多层次、极具生活真实感的综合性学生榜样体系。对榜样的评价标准不应只停留在成绩优异层面,榜样应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良好,能为其他同学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榜样应是对国家建设、民族进步或学校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优秀人才。树立的榜样应具有真实性、时代性,并且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各层次、类型的榜样,避免“假、大、空”和华而不实。榜样是时代最亮的灯塔,高校所选择的榜样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当前背景下,高校应将对国家进步和民族富强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以及时代精英树为榜样,并对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企业家进行宣传,引導大学生将榜样行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是仅仅将对榜样的认知停留在“做好事”和勤俭刻苦的层面,而是通过榜样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高校中所产生的榜样大部分为优秀学生,其他同学极易与他们的人生经历产生共鸣,并且他们直观真实的榜样形象也更容易被这些同学接受效仿,从而产生正面激励引导效果,将榜样精神发扬光大。因此,高校对榜样进行积极宣传和正面强化,对实施榜样精神引导具有重大意义。

6.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榜样

在为学生树立优秀榜样、倡导学习榜样行为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协调好学习榜样行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榜样并非完美无缺的,高校教师在树立榜样形象的过程中应杜绝夸大榜样行为。在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先进行为时,高校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榜样与平凡人之间的差距,并非人人都能成为榜样,过分强调榜样行为会事与愿违。榜样激励价值在于不仅要努力学习榜样的先进行为,更要体会榜样积极向上的心态,最终实现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榜样激励,可以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在开展榜样激励的过程中,高校应正确树立榜样目标,并由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榜样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高校还应积极创新榜样激励手段,营造浓厚的激励氛围,使学生在榜样激励的作用下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陈始发,张丽.论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05).

[2]朱平.高校课程思政的动力激励与质量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 2020(10).

[3]侯振中.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J].人民论坛,2020(33).

[4]郑丽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铸魂育人”的根本理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1).

[5]朱平.高校课程思政的动力激励与质量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 2020(10).

[6]秦芳.人物教学引领学生进行健康理性的榜样学习[J].人民教育, 2021(05).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Example Incentiv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Xie Xiling

(College of Marxism, Minjiang Normal Colleg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Example incentive is a common mea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has good educational effect and educational value.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example incentiv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fully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role of example incentive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its appli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ofcollegestudents; examplemotivation;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政教育运用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