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阶段对母猪精准营养调控的影响

2022-08-04 02:16彭津津
猪业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母体哺乳期胚胎

彭津津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万州 404155)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其生产性能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逐步走向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除了不同品种、不同饲养阶段会对母猪营养需求造成差异,环境温度的差异也会影响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并进一步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健康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猪场效益。文章重点论述不同饲养阶段对母猪精准营养调控的影响,以期为母猪健康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能量

母猪能量的来源主要是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代谢后产生的能量。

对后备母猪而言,不同能量来源或能量摄入水平都有可能影响相关代谢激素和繁殖激素的水平,进而影响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后备母猪摄入能量饲料不足会抑制下丘脑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降低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造成母猪不易受孕。

在妊娠阶段,如果母猪摄入的能量不足以支持机体维持需求、孕体增长和母体体蛋白沉积,机体就会动员母体脂质,将其用作能量来源。一般来说,只有在能量摄入十分不足的情况下,孕体的生长才会受到限制;如果在妊娠阶段母猪摄入能量饲料过多,会造成体况过肥,从而降低受孕率,导致早期流产或胚胎重吸收,降低胚胎成活率,造成返情,同时还会造成哺乳期母猪的泌乳力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在母猪妊娠中期提高能量饲喂水平可改善仔猪出生后的生长性能,但对胚胎数、胎盘重及胎猪重没有影响,如果母猪能量过剩、体脂沉积过高,就会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不利于后续泌乳量的提高。

此外,研究发现,高水平能量对胚胎成活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配种后的24~48 h。因此,在一些欧洲国家的饲喂模式中,配种48 h后,相对提高了能量饲喂量,以快速恢复母猪在哺乳期损失的体重,这对于哺乳期失去较多体重的高产母猪可能更为重要。

2 蛋白质和氨基酸

研究表明,后备母猪蛋白摄入不足,导致初情体重大幅下降的同时也可能危害乳腺发育,影响后续繁殖性能。

妊娠期间母猪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需要量比哺乳期低,一旦胎儿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得到满足,其余部分可用作母体生长和组织修复。母猪分娩前必须拥有足够的体蛋白沉积才能满足正常的繁殖活动,但如果母猪蛋白沉积过快,体脂和体蛋白比值偏低也是不利于繁殖活动的。

在哺乳期间,若母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适宜,则有助于缓解母猪体重的损失,并且有利于母猪断奶后发情,提高受胎率。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高产母猪在哺乳期更容易损失体蛋白,因此应尽可能使母体蛋白质损失最小,否则会影响以后的繁殖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哺乳期体况损失较为严重的群体,应该给予更高的氨基酸水平,以快速恢复体蛋白。

3 矿物质

矿物质的缺乏除了会导致母猪出现相应缺乏症,还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后备母猪培育期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改善骨骼矿盐沉积从而提升机体矿物元素储备,以避免繁殖周期内矿物质元素损失过多,造成行动困难或影响仔猪健康,从而提前被淘汰。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矿物质之间有颉颃作用,单一添加水平过高,也会引起其他元素吸收率降低,导致相关缺乏症出现的概率增加。如哺乳母猪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一方面会影响母猪泌乳量,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会影响母猪的身体健康,出现瘫痪、骨折等不良后果。

4 维生素

维生素的缺乏除了会导致母猪出现相应缺乏症,也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建议在后备母猪日粮中额外添加生物素、叶酸和吡哆醇,以满足后续繁殖活动的需要。

研究发现,卵泡的成熟、黄体和子宫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子宫环境的维持、胚胎发育等生理过程都需要维生素A。此外,维生素A还可以刺激三级卵泡合成雌激素和黄体合成孕酮。若母体内维生素A极度不足,则会导致受精卵发育受阻。在妊娠期间,母体血浆维生素A水平升高,有利于胚胎存活。母猪严重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死胎和胎儿重吸收。许多研究表明,谷物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提高窝产仔数,改善母猪或仔猪抗氧化能力,有利于仔猪健康。

核黄素缺乏导致青年母猪不发情和生殖力衰竭,饲料中添加核黄素母猪产奶量、窝仔数、断奶窝重和成活率明显提高。叶酸有利于提高胚胎存活率,大量研究表明,给妊娠母猪(尤其是经产母猪)饲喂叶酸可以提高10%的产仔率,叶酸提高产仔率可能与其在妊娠早期降低胚胎死亡率有关。此外,维生素C对维持卵巢的正常功能十分重要,对维生素C合成缺陷的母猪研究表明,组织中充足的维生素C对胎儿的发育非常重要。

5 水

通常建议各阶段的母猪都采用自由饮水,以满足母猪在不同阶段的生理需要。只有充足的饮水才能有效调节电解质平衡,预防自身酸中毒或碱中毒。缺水可使母猪免疫力、生产性能等遭受严重影响,表现为体增重降低、泌乳量减少。

在妊娠期间,母猪需要额外的水用于繁殖器官的生长,即胎儿的生长、胎膜的发育及用于保护子宫内胎儿的液体。哺乳期饮水量比妊娠后期增加较多,母猪需要大量饮水来满足每天分泌乳汁及排泄而造成的水的流失。

研究表明,舍饲母猪饮水不足将引起尿道感染。如果供水不足,排氮需水将优于组织沉积或产奶需水。妊娠母猪很少发生这种现象,因为对其供应的饲料量相对低于其采食潜力。但是,哺乳母猪需要大量的食物,日粮蛋白过剩或质量不好就会限制其采食量,因为它们需要摄入更多的水来排出氮和多余的矿物质。因此,合理配制日粮准确地满足哺乳母猪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的需要,不仅有利于母猪的健康生产,还有助于降低污水的排出量。

6 小结

母猪在不同饲养阶段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差异很大,因此,母猪精准营养调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在不同饲养阶段应合理优化日粮,才能达到对母猪进行精准营养调控,促进养猪业高效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母体哺乳期胚胎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蒲公英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故乡
“胚胎师”是什么
哺乳期同房,会怀孕吗
一出生就有16岁的“冰宝宝”
哺乳期妇女应定期换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