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南头村地点2019年龙山时期遗存发掘简报

2022-08-04 01:19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考古与文物 2022年6期
关键词:磨光素面夹砂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千米的西头村。遗址地处张洪塬西侧边缘地带,西、北两侧为百子沟及小型冲沟,东、南侧为张洪塬,西南侧距泾河约5千米,海拔1100米左右(图一)。第二、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该遗址被称为“上西头”遗址。2016~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和局部勘探,初步判定这是一处包含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遗存的重要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为凸显其重要性及分布状况,遂改称为“西头遗址”[1]。

图一 西头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为了深入了解西头遗址的文化序列、文化面貌和聚落布局等信息,2018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联合对西头遗址南部的南头村地点进行了首次发掘。因发掘出土的遗存比较丰富且重要,同时配合西北大学2016级考古专业本科生的田野实习,2019年4~10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旬邑县文物旅游局合作,对南头村地点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在2018年发掘区域的西、西北、东部新布5×5探方18个,加上清理遗迹扩方,实际总发掘面积472平方米(图二)。新清理灰坑243、墓葬1、窑址1、灶2座,并发掘完2018年剩余的部分遗迹,出土了大量陶、石、骨角器和少量铜、玉器。所获遗存的年代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本文重点对2019发掘的龙山时期遗存进行介绍,其他时期的遗存将另文报道。

图二 西头遗址南头村地点发掘区全景(上为正北方向)(红线内为2018年发掘区域,外为2019年发掘区域)

一、地层堆积

南头村地点位于南头村西南侧,西、南两侧临沟,地势略平坦。现以T509200的北壁剖面为例,将地层堆积状况说明如下(图三)。

图三 T509200北壁剖面图

第①层:现代耕土层。灰黑色黏土,土质疏松,厚0.1~0.35米。包含现代瓷片、陶片、砖石块、动物骨骼、植物根茎等。

第②层:现代垫土层,根据土质土色的差异又可分为两个亚层:②a层,黄白色土,土质较致密,厚0.1~0.35米,距地表0.05~0.25米。包含布纹瓦、陶片等遗物。②b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厚0.1~0.5米,距地表0.2~0.45米。包含布纹瓦、大量陶片、动物骨骼等。西周时期的灰坑H239、H260开口于此层下。

第③层:灰黑色黏土,夹杂部分黄土,土质较松软,厚0.21~0.88米,距地表0.5~0.75米,分布于整个探方。西周时期地层,包含陶片、动物骨骼等。新石器时期的灰坑H289、H345开口于此层下。

第③层下为生土。

发掘区的部分探方内还发现有第④层,黄色黏土,较致密,夹杂褐色包含物,厚0.15~0.3米,距地表0.94~1.2米。包含陶片、料姜石等遗物。部分新石器时期的遗迹开口于此层下。

二、遗迹

共发现龙山时期遗迹51处,主要有陶窑、灶和灰坑。

(一)陶窑

1座。Y2位于T509197西北侧,开口于③层下,口部距地表0.9米。窑室南侧上部被H255打破,东侧火膛和火口打破H440。

Y2 由窑室、火膛、火口构成(图四、五)。窑室平面呈圆形,四壁向上略收,窑顶坍塌,口径1、底径1.05、窑身残高0.3米。窑壁里面为一层厚约0.03米的青烧土,其外为一层厚约0.1米的红烧土。窑箅保存较完整,厚约0.14米,青灰色,箅上近火膛方向有两排共9个火眼,直径0.04~0.08米不等,下与火道相通。两条主火道,东侧主火道口最宽处0.25米,末端最宽处0.09米,向两侧分出4条支火道,西侧主火道口最宽处径0.23米,末端最宽处径0.07米,向两侧分出3条支火道。火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斜坡状,高差0.52、长约1米。火膛位于窑室东南侧地面下,倾斜状,西北高,东南低。平面呈一头大一头小的哑铃形,近窑室为大头,呈圆角方形,长0.68、宽0.65米,壁面有稍厚的红烧土,与火道相连;小头呈半圆形,直径约0.42米。火膛深0.36~0.6米。火口平面略呈椭圆形,长径0.46、短径0.22米。

图四 Y2平、剖面图

图五 Y2

窑室内填十分疏松的红褐色土,夹杂有红烧土块、青灰色残渣和黑色土块,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深腹罐、豆及圆陶片。火膛内填极疏松的黑褐色土,夹杂较致密土块,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罐、豆等。

(二)灶

1座。Z4位于T515201西南部,开口于③层下,东南部被H224打破(图六、图七)。平面呈圆形,口小底大,平底,口部直径0.96~1、底部直径0.96~1.06、残深0.32米,灶底红烧土厚约0.04米。Z4的北、东、南部保留了部分灶壁,西部及东南部的灶壁被破坏殆尽,灶壁的红烧土厚约0.06米。

图六 Z4平、剖面图

东部灶壁上挖有一斜向下的圆洞,口、底部直径均约0.36、洞长0.7米,洞壁的红烧土厚0.04~0.06米。该洞可能用于储藏火种。

灶内填灰黑色砂土,土质疏松,包含较多红烧土、炭屑、少量贝类、动物骨骼和素面及篮纹陶片。圆洞内填黑色砂土,土质稍疏松,包含少量红烧土、炭屑和1片腹片。

(三)灰坑

共50座。依据坑口形状可分为方形和近方形、圆形和近圆形以及不规则形三类。

1.方形和近方形坑 12座。根据剖面形状,可分为直筒状和斜壁状两类。举例介绍。

H299 位于T509197南部,开口于③层下,被H303、H307、H323打破。平面呈方形,直壁,平底。底部长2.81、宽0.78、深1.08~1.28米(图八)。坑内堆积分为四层。第①层为较疏松的灰褐色黏土,厚0.2~0.35米;第②层为疏松的灰褐色黏土,夹杂灰绿色土,厚0.24~0.4米;第③层为较疏松的褐色黏土,厚0.24~0.34米;第④层为疏松的黄色花土,厚0.3~0.54米。第②层无出土遗物,其余各层出土有少量动物骨骼和陶片,可辨器形有深腹罐等。

图八 H299平、剖面图

2.圆形和近圆形坑 20座。根据剖面形状,可分为直筒状、斜壁状、袋状、锅底状四类。举例介绍。

H336 位于T515201中南部,开口于④层下,被H304、H305、H325、H328打破。平面呈近圆形,袋状,壁面有加工痕迹,平底。口部长2.7、宽2.45米,底部长3.94、宽3.7米,深2.86~2.9米(图九)。坑内堆积分为四层。第①层为较致密的黄褐色细黏土,厚0.28~0.38米;第②层为致密的黄白色粉砂土,厚0.06~0.36米;第③层为较致密的灰黑色细黏土,厚0.42~0.86米;第④层为较致密的深褐色砂质黏土,厚1.58~1.84米。第①、②层未出土遗物,第③、④层出土少量料礓石和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筒形罐、碗等。下,被H359、H318、H355打破。平面为圆形,袋状,坑壁经过修整,平底。口径1.96、底径3.86、深2.88米(图一○)。坑内堆积分为七层。第①层为较疏松的灰色黏土,厚0.26~0.62米;第②层为较致密的黄色黏土,夹杂红烧土及少量灰土,厚0.16~0.5米;第③层为疏松的浅灰色黏土,厚0.28~0.56米;第④层为较疏松的灰色砂土,夹杂炭屑,厚0~0.2米。第⑤层为致密的灰色砂土,夹杂少量红烧土颗粒,厚0~0.56米。灰坑北侧贴近坑壁处的该层中埋有一具人骨,俯身直肢,保存完好,经鉴定为一25岁左右的男性(图一一);第⑥层为致密的黄白色较纯净的粉质砂土,厚0.2~0.44米;第⑦层为致密的灰色夹杂黄色的黏土,厚0.88~1.36米。坑内出土大量陶片,以夹砂陶为主,可辨器形有罐、斝、鼎、豆等。还出土有石刀、陶垫、骨锥等小件遗物。

图九 H336平、剖面图

图一○ H363平、剖面图

图一一 H363第⑤层所埋的人骨

3.不规则形坑 18座。根据剖面形状,可分为直筒状、斜壁状、袋状、不规则状四类。举例介绍。

H440 位于T510197南侧,开口于④层下,被Y2、H38、H190和H383打破,打破H439。平面呈不规则形,剖面呈筒状,壁面留有工具加工痕迹,底部略呈锅底状。口部南北长5.08、东西长6.98、深0.97米(图一二)。坑内堆积分为五层。第①层为致密的黄褐色黏土,夹杂黑色土块,厚0.25~0.54米;第②层为较致密的灰褐色黏土,厚0.25~0.4米;第③层为疏松的黑灰色黏土,厚0.3~0.51米;第④层为较致密的黄褐色黏土,夹杂少量黑色土,厚0.32~0.55米;第⑤层为较致密的红褐色黏土,夹杂大量红烧土颗粒和碎块,厚0.33~0.97米。坑内出土大量陶片,包括夹砂陶和泥质陶。可辨器形有罐、盆、豆、瓮、鼎等。还出土砺石、砍砸器等小件遗物。

图一二 H440平、剖面图

三、遗物

本次发掘所获的龙山时期遗物较为丰富,主要有陶器、石器、骨(蚌)器等。

(一)陶器

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占54.89%;泥质陶次之,占45.11%。陶色以灰褐色为主,占61.93%;红褐陶次之,占28.42%;红陶最少,占9.65%。除素面外(22.15%),纹饰中绳纹最多(39.49%),其次为篮纹(30.94%)、附加堆纹(4.64%),还有极少量弦纹等其他纹饰。器形主要有罐、鬲、斝、鼎等。

1.陶罐 可复原15件,口沿标本318件,罐底标本251件。

(1)根据腹部形态,可分为四型。

A型 圆腹罐。复原14件。根据鋬和耳的数量,可分为三个亚型。

Aa型 无鋬或器耳。侈口,尖或尖圆唇,多高领,平底。复原3件。标本H127②:2,夹砂黄褐陶。唇面有一周凹槽,束颈,最大径在腹中部。器表饰纵向粗绳纹。口径11.8、最大腹径16.4、底径8.6、高21.4厘米(图一三,1;图一五)。标本H440④:84,夹砂黄褐陶。最大腹径在腹中部偏上。腹部饰纵向绳纹。口径9.8、最大腹径12.4、底径8.2、高16厘米(图一三,2)。标本H132①:17,夹细砂红陶。束颈,最大腹径在腹上部。腹部饰斜向篮纹。口径9.4、最大腹径13.2、底径8、高14厘米(图一三,3)。标本H9⑨:14,夹砂红褐陶。唇部被压印成锯齿状,口下贴附一周泥条,领部饰横向篮纹,腹部饰纵向绳纹。外壁有烟炱痕迹。口径11.6、残高14厘米(图一三,4)。标本T516201③:74,夹砂黄褐陶。唇部被压成锯齿状,领部饰横向篮纹,腹部饰纵向绳纹。口径16、残高8.4厘米(图一三,5)。标本T516201③:73,泥质黄褐陶。唇部锯齿状,矮领。领外附贴一周较宽的薄泥条,腹部饰篮纹。口径12、残高6.7厘米(图一三,10)。

图一三 出土陶器1~5、10.Aa型圆腹罐(H127②:2、H440④:84、H132①:17、H9⑨:14、T516201③:74、T516201③:73)6~9、12~14.Ab型圆腹罐(H363⑤:146、H132②:4、H363⑦:103、H363③:106、H132④:1、H363③:104、H363③:105) 11、15~19、21、22.Ac型圆腹罐(H440④:28、H340⑧:52、H132②:3、H340⑦:1、T516201③:72、H132②:5、H340⑦:23、H340⑧:53) 23.B型折腹罐(H363⑤:155) 20、24.C型深腹罐(H132①:32、H440⑤:5)

图一四 出土陶器1~5.C型深腹罐(H132③:1、H363⑦:100、H340⑧:31、H363⑤:149、H363⑤:153) 6、7、15.D型其他罐(H438:2、Y2火塘:2、H363⑦:99) 8、9、11、12、17.A型罐底(H132①:18、H363⑦:101、H340⑦:20、H132①:19、H363⑥:8)10、13.B型罐底(H132①:23、H132④:2) 14、16、18.C型罐底(H132①:10、H289④:1、H363⑦:95)

图一五 Aa型圆腹罐(H127②:2)

Ab型 单带状耳。耳上端接于口沿,下端接于腹上部,侈口,尖或尖圆唇,高领或束颈,最大腹径一般在腹上部,平底。复原5件。标本H132②:4,夹细砂黄褐陶。领稍高。腹部饰斜向篮纹。口径9、最大腹径11.6、底径7.4、高15.3厘米(图一三,7)。标本H132④:1,泥质灰陶。平底内凹。腹、底部饰篮纹。口径11.6、最大腹径12.2、底径7.8、高14.6厘米(图一三,12)。标本H363③:105,泥质红陶。平底稍内凹,最大腹径在腹中部偏下。素面。口径8、最大腹径11.2、底径5.4、高14.6厘米(图一三,14;图一六)。标本H363③:106,夹砂灰陶。领以下及底部饰绳纹。口径8.4、最大腹径11.6、底径5.6、高12.8厘米(图一三,9;图一七)。标本H363⑦:103,泥质黄褐陶。斜口,最大腹径在腹中部。领下饰一周三角形戳刺纹,其下饰纵向篮纹,近底处有局部抹过的痕迹,耳饰刻划的折线纹。口径10、最大腹径13.8、底径7.8、高17厘米(图一三,8;图一八)。标本H363⑤:146,泥质红陶。唇、耳及腹部饰绳纹。口径8.2、残高8.4厘米(图一三,6)。标本H363③:104,夹砂灰陶。腹部及耳饰绳纹。口径8~8.6、残高12.6厘米(图一三,13)。

图一六 Ab型圆腹罐(H363③:105)

图一七 Ab型圆腹罐(H363③:106)

图一八 Ab型圆腹罐(H363⑦:103)

Ac型 双耳或双鋬。带状耳一般上端接于口沿,下端接于腹上部,鋬多贴附在腹上部,鸡冠状或舌形。侈口,尖圆唇,高领,最大径在腹中部或上部,平底。复原6件。标本H132②:3,夹细砂灰褐陶。带状双耳。颈部饰两周凹弦纹,以下饰纵向篮纹。口径8.6、最大腹径11.8、底径7、高13.5厘米(图一三,16)。标本T516201③:72,夹砂灰陶。唇部压印成锯齿状,腹部饰纵向篮纹。口径14.2、残高11厘米(图一三,18)。标本H340⑦:1,夹砂黑灰陶。低领,鸡冠状双鋬。领部的绳纹被抹平,腹部饰纵向绳纹。口径10、最大腹径12.8、底径6.8、高15.2厘米(图一三,17;封二,3)。标本H340⑧:53,夹细砂黑灰陶。鸡冠状双鋬。器表饰纵向绳纹。口径13.2、最大腹径17.2、底径8.2、高24厘米(图一三,22)。标本H340⑧:52,舌状双鋬。领部的绳纹被抹平,腹部饰绳纹。口径12.4、最大腹径17.6、底径8.8、高23.9厘米(图一三,15)。标本H340⑦:23,夹细砂灰陶。低领,舌状双鋬。腹部饰绳纹。口径9、最大腹径16.2、底径8、高18.8厘米(图一三,21)。标本H132②:5,夹砂黑灰陶。弧形小泥条双鋬。腹部饰斜向绳纹。口径10.8、最大腹径15.2、底径7.6、高18.5厘米(图一三,19)。标本H440④:28,夹砂灰陶。子母口,口微敛,圆纽状双鋬。口沿外有两周附加堆纹,其下饰纵向绳纹。口径10.4、残高6厘米(图一三,11)。

B型 折腹罐。复原1件。标本H363⑤:155,泥质黑灰陶。大敞口,圆唇,粗高领,折腹,平底。颈、肩素面磨光,腹部饰斜向篮纹,近底部一周经过抹平。口径15.2、肩径23、底径9.4、高19厘米(图一三,23;图一九)。

图一九 B型折腹罐(H363⑤:155)

C型 深腹罐。多直口,方唇,腹壁较直。16件。标本H132③:1,夹砂灰陶。侈口,斜方唇,领稍高,弧腹。唇面及器表饰纵向绳纹,领及腹部饰多周经过按压的附加堆纹。残高14.1厘米(图一四,1)。标本H440⑤:5,泥质灰陶。器表饰篮纹。口径17.2、残高9.1厘米(图一三,24)。标本H132①:32,夹砂灰陶。侈口,方唇,束颈处有一周凹弦纹,弦纹下腹部饰斜绳纹。口径17、残高8.7厘米(图一三,20)。标本H363⑤:149,夹砂黑灰陶。敛口,口部有两个圆形穿孔。唇下一周经过抹平,器表饰纵向绳纹,其上贴附两周附加堆纹。口径28.4、残高12.6、孔径1.2厘米(图一四,4)。标本H363⑦:100,泥质灰陶。高领,腹微弧。领部素面,腹部饰横向篮纹。口径21.6、残高16.2厘米(图一四,2)。标本H340⑧:31,夹砂灰陶。器表饰绳纹及宽窄不一的附加堆纹,有的附加堆纹表面经过按压。口径34.4、残高22厘米(图一四,3)。标本H363⑤:153,夹砂灰陶。口微敛,口部有一个圆形穿孔。口径30.4、残高33.2、孔径0.8厘米(图一四,5)。

D型 其他罐。因残缺无法断定有无耳或鋬或耳和鋬的数量,或虽鼓腹无耳,但和Aa型形态及大小相差较多。3件。标本H438:2,夹砂灰陶,上部残。鼓腹,平底。器表及底部饰很浅的交错绳纹。底径6、最大腹径9.1、残高7.6厘米(图一四,6)。标本Y2火塘:2,夹砂灰陶。敛口,圆唇,矮领,领下有器耳或鋬脱落后的遗痕,鼓腹。领部有抹平的痕迹,其下饰绳纹。口径5、最大腹径9、残高6.2厘米(图一四,7)。标本H363⑦:99,泥质灰褐陶,口部残。折肩微弧,弧腹急收,平底稍小。器表饰篮纹。底径11.6~12.8、残高35厘米(图一四,15)。

(2)罐底 251件。根据底部形态,可分为三型。

A型 平底。弧腹或斜直腹。246件。标本H132①:18,泥质灰褐陶。弧腹,底部微内凹。外饰斜向篮纹。底径7.2、残高9.4厘米(图一四,8)。标本H132①:19,泥质灰陶。弧腹。腹部饰绳纹,近底部用薄泥条加固并进行抹平,底部亦饰绳纹。底径9.4、残高11.9厘米(图一四,12)。标本H363⑦:101,泥质灰陶。斜直腹,底部边缘有使用磨损的痕迹。器表饰篮纹,腹部近底处局部抹平。底径16.2、残高15厘米(图一四,9)。标本H363⑥:8,灰褐陶。斜直腹。器表饰横向篮纹,下腹近底处抹平。底径12.8、残高15.8厘米(图一四,17)。标本H340⑦:20,泥质红陶。斜直腹。器表及器底饰篮纹。底径13.8、残高9.5厘米(图一四,11)。

B型 圜底。2件。标本H132①:23,夹砂灰陶。外饰绳纹。残高9.6厘米(图一四,10)。标本H132④:2,夹砂灰陶。弧腹,小圜底。器表饰绳纹。残高16厘米(图一四,13)。

C型 圈足。3件。标本H132①:10,夹砂灰陶。圈足与底部连接处外附薄泥条加固。器表饰绳纹。残高7.2厘米(图一四,14)。标本H289④:1,夹砂灰陶。矮圈足。圈足饰绳纹。底径13.6、残高5厘米(图一四,16)。标本H363⑦:95,夹砂灰陶。圜底,矮圈足。圈足及底外侧饰绳纹。底径18~19、残高5.5厘米(图一四,18)。

陶鬲 3件,复原2件。标本H416:4,夹砂红褐陶,上部残。鼓腹,弧裆窄高,锥状足。器表饰绳纹。残高24.1厘米(图二一,22)。标本采:1,夹砂灰陶。侈口,圆唇,高领,弧裆,锥状空三足,足尖较平。带状单耳上接口沿,下接腹上部。器表饰绳纹,领部抹平。口径9、裆高3.4、通高13.4厘米(图二一,23;封二,1)。标本采:2,夹砂红褐陶。口部残,尖角状裆部较高,锥状空三足。腹上部有器耳残断的遗痕。器表饰绳纹,足外壁可见明显烟炱痕迹,足内壁满布模制留下的“反绳纹”。残高11厘米(图二一,15;图二〇)。

图二〇 陶鬲(采:2)

图二一 出土陶器1~6.盆(H132①:6、H340④:4、H340①:2、H340③:1、H340③:2、H132①:8) 7.刻槽盆(H440⑤:14)8~12.碗(H132①:20、H132①:21、H438:1、H132①:59、H370:1) 13、26.豆(H132①:25、H132④:5)14、16、17.甑(H340⑧:54、H363⑤:24、H363⑦:97) 15、22、23.鬲(采:2、H416:4、采:1) 18~21、24、25、27、28.斝(H132①:26、H340⑧:51、H363⑦:96、H363⑦:104、H363⑤:151、H132③:4、H363⑤:145、H127①:2)

3.陶斝 7件,复原3件。标本H363⑦:104,夹砂灰陶。侈口,口部稍内凹,圆唇,浅鼓腹略折。沿上部磨光,其下及腹部饰绳纹,沿下贴附一稍大的半圆形鋬,腹部贴附数个圆泥饼。残高11.7厘米(图二一,21)。标本H363⑤:151,夹砂灰陶。口微敛,沿稍内凹,圆唇,浅弧腹,圜底,下接三个扁的锥状空足。腹部饰一对桥形耳及三周有按压痕迹的附加堆纹,底部外侧贴附多个圆泥饼,足部饰绳纹及多道刻划的弧线。口径18.2、通高17.4厘米(图二一,24;图二三)。标本H363⑤:145,夹砂灰陶。侈口,圆唇,高领,鼓腹微折,圜底,下接三个瘦长的空锥足。口内侧有一周凹槽,领部被抹平,腹部及足部饰绳纹。口径13、腹径15.7、高12厘米(图二一,27;图二二)。标本H127①:2,夹砂褐陶。高领,鼓腹,圜底,三个牛角状空足。宽带状单耳上接口沿,下接腹上部。器表饰篮纹。口径20.5、通高39.2厘米(图二一,28;封二,4)。标本H132③:4,夹砂灰陶。锥状空足。足身饰绳纹。残高9.4厘米(图二一,25)。标本H132①:26,夹砂深灰陶。足、腹相接处贴附泥条加固,足身饰浅绳纹,中部有一条纵向附加堆纹。残高9.8厘米(图二一,18)。标本H340⑧:51,夹砂黑灰陶。锥状空足。足与腹部相接处贴附有按压过的附加堆纹,足身饰绳纹。残高12厘米(图二一,19)。标本H363⑦:96,夹砂灰陶。锥状空足稍扁。足身饰斜向粗绳纹,足两侧贴附两长泥条。残高13.8厘米(图二一,20)。

图二二 陶斝(H363⑤:145)

图二三 陶斝(H363⑤:151)

图二四 喇叭口瓶(H363⑤:154)

图二五 陶甑(H340⑧:54)

4.盆 46件。标本H132①:6,泥质深灰陶。敞口,方唇,唇面有一周凹槽,折沿,沿面微隆,斜腹。器表饰篮纹,沿面及腹内壁磨光。残高4.4厘米(图二一,1)。标本H340④:4,泥质黑陶。侈口,尖圆唇,折沿,沿面稍弧,斜腹。口沿外侧附泥条加固,腹部饰横向浅篮纹,沿面及腹内壁经过磨光。残高5厘米(图二一,2)。标本H340①:2,泥质褐陶。侈口,圆唇,折沿,沿面微弧,斜直腹。素面磨光。口径21.6、残高5厘米(图二一,3)。标本H340③:1,泥质褐陶。口较直,圆唇,卷沿。口沿外侧附泥条加固。素面磨光。口径17、残高6.7厘米(图二一,4)。标本H340③:2,泥质褐陶。直口微敛,圆唇,卷沿。口沿外侧附泥条加固。素面磨光。口径16、残高5厘米(图二一,5)。标本H132①:8,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折沿,沿面微弧,弧腹下收。素面磨光。口径16.2、残高7.3厘米(图二一,6)。

5.陶碗 34件,可复原4件。均侈口。标本H132①:20,泥质灰陶。尖圆唇,腹壁斜收,平底。器表饰横向篮纹,多被抹平。口径11.4、底径7.8、高8厘米(图二一,8)。标本H132①:21,泥质灰褐陶。尖圆唇,口部有一处鸡冠状凸起,斜腹,平底。器表有抹平的痕迹。口径13.2、底径6.6、高5.4厘米(图二一,9;图二六)。标本H438:1,泥质黑灰陶。尖圆唇,口部有一处锯齿状凸起,斜直腹,平底。素面。口径9.8、底径4.2、高4.2厘米(图二一,10)。标本H132①:59,泥质灰陶。圆唇,腹壁斜收。器表素面磨光,内壁留有刮抹痕迹。口径12.4、残高4厘米(图二一,11)。标本H370:1,泥质灰褐陶。圆唇,腹壁斜收,平底。素面。口径9.2、底径6、高4.8厘米(图二一,12)。

图二六 陶碗(H132①:21)

6.陶甑 3件,可复原1件。均泥质灰陶。标本H340⑧:54。侈口,方唇,弧腹,腹上部贴附一对舌状鋬,平底,底部有若干烧制前由外向内戳刺而成的圆穿孔。器表饰篮纹。口径20、底径17、高13.2、孔径1.2~1.4厘米(图二一,14;图二五)。标本H363⑦:97,弧腹,平底,底部有数十个圆形小穿孔。下腹饰篮纹,近底部一周贴附薄泥条并经过抹平。底径10、残高7.2、孔径0.6~0.8厘米(图二一,17)。标本H363⑤:24,陶罐残损后改制而成。斜腹,平底,底中部有一由内向外单钻而成的圆孔。底径11、残高2.3厘米、孔径1~2厘米(图二一,16)。

7.陶鼎 3件,复原1件。标本H132②:6,泥质灰陶。敛口,方唇,折沿。口沿外侧贴附薄泥条,腹部贴附小圆泥饼,器表饰斜向篮纹。口径32.2、残高6.3厘米(图二七,21)。标本H363⑦:102,夹砂灰陶。盆形鼎,器形较大。敞口,圆唇,弧腹,腹部贴附一对较大的鸡冠状鋬,平底,三个宽扁的方形实足。口部磨光,器身饰多道附加堆纹,其上拍印绳纹,足身饰数道刻划的弧线,足底贴附一道附加堆纹。口径37、腹径26、通高25.8厘米(图二七,23;封二,2)。标本H132①:11,夹砂灰陶。敞口,厚圆唇,口内侧微内凹,浅腹,足上部较宽。器表饰纵向绳纹及多周附加堆纹,腹部有较厚的烟炱。口径39、残高12.9厘米(图二七,22)。标本H132③:2,夹砂灰陶。足横截面近五边形。足身饰纵向浅绳纹,中部及两侧纵向贴附三道饰有斜向刻划纹的附加堆纹。残高10.8厘米(图二七,18)。标本H363⑤:59,夹砂灰陶。腹壁较直,有一粗泥条做成的半圆形耳,其下有一道绞索状附加堆纹,或为圜底,圈足残。器表饰绳纹。残高9.7厘米(图二七,14)。

图二七 出土陶器1、2、11.豆(H132①:88、Y2火塘:11、H363⑤:156) 3~7.器盖(H363⑤:157、H132①:24、H132④:4、H340⑥:15、H437:4) 8~10、12、15.折肩瓮(H132①:33、H132①:35、H132①:36、H363⑤:150、H132①:34) 13.杯(H132①:22)14、18、21~23.鼎(H363⑤:59、H132③:2、H132②:6、H132①:11、H363⑦:102) 16、17、19、20.喇叭口瓶(H340⑦:5、H363⑦:98、H363⑤:158、H363⑤:154)

8.喇叭口瓶 8件,复原1件。标本H363⑤:158,泥质灰陶,口部残。折肩,弧腹,平底。肩部素面磨光,腹部饰斜向篮纹及多道凹弦纹。肩径20.2、底径12.2、残高22.8厘米(图二七,19)。标本H363⑤:154,泥质灰陶,口部残。高领,折肩,弧腹,平底。领、肩及上腹部素面磨光,上腹下部饰一周凹弦纹,其下饰斜向篮纹。口径12.4、底径10、残高36.3厘米(图二七,20;图二四)。标本H340⑦:5,泥质褐陶。圆唇。素面磨光。口径16.8、残高6.4厘米(图二七,16)。标本H363⑦:98,泥质红褐陶。敞口,圆唇,高领。颈部贴附一周按压过的附加堆纹。口径12、残高8.8厘米(图二七,17)。

9.折肩瓮 6件。标本H132①:33,泥质褐衣红胎陶。敛口,方唇,折肩,斜腹下收。器表素面、磨光,内壁留有泥条盘筑痕迹。残高9.2厘米(图二七,8)。标本H132①:34,夹砂灰衣红褐胎陶。敛口,斜方唇,折肩。器表素面、磨光,内壁粗糙,口沿处切割痕迹明显。残高6.4厘米(图二七,15)。标本H132①:35,夹砂灰陶。敛口,方唇,折肩。肩部附泥加固,经抹平。器表素面、磨光。口径31.8、残高5.4厘米(图二七,9)。标本H132①:36,泥质黑衣红褐胎陶。敛口,方唇,折肩。肩部靠下有一铆钉形钮。器表素面、磨光,内壁留有抹光遗痕。口径34.4、残高9.8厘米(图二七,10)。标本H363⑤:150,泥质灰陶。敛口,斜方唇,折肩,肩下贴附一圆饼状鋬,弧腹。肩部磨光,腹部饰多道弦纹及横向篮纹。残高22.6厘米(图二七,12)。

10.刻槽盆 3件。标本H440⑤:14。夹砂灰陶。斜腹微弧,平底。器身及器底饰绳纹,内壁及内底有较密集的刻槽。底径14、残高5.8厘米(图二一,7)。

11.陶豆 7件。标本H132①:25,泥质红褐陶。侈口,方唇,弧腹。器表饰斜向篮纹。口径24、残高4.4厘米(图二一,13)。标本H132④:5,泥质灰陶。敞口,圆唇,腹壁斜收。器表饰篮纹,内壁磨光。口径18、残高5.5厘米(图二一,26)。标本H132①:88,泥质红褐陶。豆座呈喇叭口状,座沿外侧贴附一周泥条。素面。座径15.4、残高3.4厘米(图二七,1)。标本Y2火塘:11,黑灰皮红褐胎陶。豆座呈喇叭口状,座沿外侧贴附一周泥条。素面磨光。座径22.4、残高5厘米(图二七,2)。标本H363⑤:156,泥质灰陶。柄身有多个圆形镂孔。器表磨光。残高12.2厘米(图二七,11)。

12.器盖 34件。标本H363⑤:157,泥质灰陶,较大。平面呈圆形,斜壁,钮部残缺。素面,盖最外侧一周经过抹平磨光。盖口径29、残高5厘米(图二七,3)。标本H132①:24,泥质灰陶。外饰篮纹,内壁磨光。口径26.8、残高4.2厘米(图二七,4)。标本H132④:4,泥质黑灰陶。器盖边缘贴附一周泥条。盖口径16、残高2.1厘米(图二七,5)。标本H340⑥:15,泥质灰陶。器表饰篮纹,内壁磨光。盖口径28.8、残高3.5厘米(图二七,6)。标本H437:4,泥质灰褐陶。斜直口,弧壁。素面磨光,内壁留有较多指纹印痕。盖口径39.4、残高4.2厘米(图二七,7)。

13.陶杯 1件。标本H132①:22,泥质黑陶。残存的杯下部腹壁斜收,圆实心杯座。腹部留有贴附器耳的遗痕。素面。底径5.4、残高6.5厘米(图二七,13)。

14.陶纺轮 1件。标本H253③:1,夹砂灰褐陶。截尖圆锥状,纵截面近梯形。中部有一单钻的圆形穿孔。器表饰较浅的绳纹。直径6.5、厚2.6、孔径1厘米(图二八,6;图二九)。

图二八 出土陶器、骨器、石器1、2.A型陶垫(H132①:2、H219①:3) 3、4.B型陶垫(H363③:107、H363③:108) 5.陶环(H358:2) 6.陶纺轮(H253③:1)7.圆陶片(Y2火塘:1) 8.多孔陶球(H299①:1) 9.骨管(H132①:15) 10、12.骨簪(H132①:7、H358:1) 11.骨锥(H363⑤:147)13.蚌饰(H132①:9) 14.骨镞(H253③:2) 15~18.刮削器(H132①:14、H132①:27、H132④:3、H253④:1)19~22.石刀(H363③:2、H132①:16、H132①:28、H363③:3) 23.石矛头(H132②:7)24.石簪(H132①:5) 25.石纺轮(H132①:4)

图二九 陶纺轮(H253③:1)

15.陶垫 4件。泥质。根据形态特征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 2件。垫面平面呈圆形,微隆,背面有捉手,素面。标本H132①:2,灰褐陶。捉手较短,表面有捏制时留下的指印和指纹,捉手末端平圆。垫面直径5.9、捉手直径3.1~3.4、高4.7厘米(图二八,1;图三〇)。标本H219①:3,红陶。捉手一端粗一端略细。垫面直径5.6、捉手直径2~3.3、高6.1厘米(图二八,2)。

图三〇 A型陶垫(H132①:2)

B型 2件。垫面平面近长方形,微隆,背面有套手指的鋬或指孔。标本H363③:107,灰陶。垫面平面近等腰梯形,表面极为光滑,背面鋬残。长9.8、宽4.7~6、残高3厘米(图二八,3;图三一)。标本H363③:108,黄褐陶。垫面近圆角长方形,表面光滑,指孔残。长5.2、宽4.3、残高2.5厘米(图二八,4)。

图三一 B型陶垫(H363③:107)

16.多孔陶球 1件。标本H299①:1,夹砂灰陶。球状,器表及内部有多处大小不一的圆孔。孔径1.7~3.8厘米(图二八,8;图三二)。

图三二 多孔陶球(H299①:1)

17.陶环 1件。标本H358:2,残,泥质黑灰陶。纵截面近半圆形。素面。残长5.5厘米(图二八,5;图三三)。

图三三 陶环(H358:2)

18.圆陶片 1件。标本Y2火膛:1,用夹砂黑灰残陶片打制而成。一面饰绳纹,且有烟炱痕迹。直径6.6~6.7、厚0.6厘米(图二八,7;图三四)。

图三四 圆陶片(Y2火膛:1)

(二)石器

数量稍多,主要器类有砺石、石刀、刮削器等。

1.砺石 数量最多,13件。多为青灰色砂岩。边缘残损严重。标本H132①:1,灰绿色砂岩。平面近三角形。一面及弧形的一侧经过细磨,另一面仅经粗磨。残长12.9、宽8、厚3.4厘米(图三五,1)。标本H132①:12,灰色砂岩。平面近长方形。一面平,另一面磨制得极为平滑。残长9.1、宽6~7、厚0.6~1.1厘米(图三五,2)。标本H132①:13,灰绿色砂岩。平面近三角形。一面光滑,中部因磨砺而稍内凹。残长8.6、宽3.7、厚3.8厘米(图三五,3)。标本H132①:29,灰褐色砂岩。平面近五边形。两面均磨制得极为平滑。残长11.4、宽7.9~10.7、厚2.5厘米(图三五,5)。标本H132①:30,青灰色砂岩。平面近方形。一面磨制得极为平滑。残长10.6、宽8.7、厚1.9厘米(图三五,4)。标本H132①:31,青灰色砂岩。平面近方形。一面磨制平滑。残长7.3、宽7.6、厚1.5厘米(图三五,6)。标本H132②:1,青灰色砂岩。平面近长方形。一面磨制得较光滑。残长10、宽5.9、厚2.4厘米(图三五,7;图四四)。标本H132②:2,青灰色砂岩,平面近五边形。两面磨砺得均中部稍内凹。长7.5、宽7.4、厚0.8~1.8厘米(图三五,8)。标本H132③:3,灰绿色砂岩。平面近梯形。一面磨制得极为平滑。残长7.9、宽5.6、厚2.1~2.4厘米(图三五,9)。标本H439③:1,灰褐色砂岩。平面近三角形。两面磨制得极为平滑。残长14.5、宽10.1、厚3.9~4.1厘米(图三五,12)。标本H440①:1,豆绿色砂岩。平面为不规则五角形,两面及最短的一侧磨制得极为平滑。残长13.3、宽9、厚2.9~3.3厘米(图三五,10)。标本H440③:3,淡绿色砂岩。平面近长方形,两面磨制得极为平滑。残长12、宽7.7、厚2.7~3.1厘米(图三五,13)。标本H440④:2,灰色砂岩。平面近长方形,一面磨制得极为平滑。残长5.7、宽4.7、厚1.2~1.5厘米(图三五,11)。

图三五 出土石器1~13.砺石(H132①:1、H132①:12、H132①:13、H132①:30、H132①:29、H132①:31、H132②:1、H132②:2、H132③:3、H440①:1、H440④:2、H439③:1、H440③:3) 14.砍砸器(H440③:1) 15.石料(H132①:32)

图三六 砍砸器(H440③:1)

图三七 石簪(H132①:5)

图三八 骨镞(H253③:2)

图三九 刮削器(H132①:14)

图四〇 刮削器(H253④:1)

图四一 骨簪(H132①:7)

图四二 骨锥(H363⑤:147)

图四三 石矛头(H132②:7)

图四四 砺石(H132②:1)

2.石纺轮 1件。标本H132①:4,青灰色。稍大,平面呈圆形,扁平,中部有一小圆孔。通体磨制,器表光滑。直径7.2、孔径0.8、厚0.7厘米(图二八,25)。

3.石簪 1件。标本H132①:5,黑色花岗岩。圆锥状,一端尖锐。器表磨制得十分光滑。残长6厘米(图二八,24;图三七)。

4.石刀 5件。标本H132①:16,青灰色砂岩,一半残缺。直背,刃部平钝,似尚未开刃。通体磨制,器表光滑。残长5.5、宽5、厚0.7厘米(图二八,20)。标本H132①:28,残损严重。黑灰色页岩。器表磨制得极为光滑。残长7.2、宽5.7、厚1.2厘米(图二八,21)。标本H363③:2,灰黑色页岩。直背,刃残。通体磨光。残长3.6、宽3.3、厚0.4厘米(图二八,19)。标本H363③:3,灰黑色页岩。背稍弧,直刃。近刃部有一未穿透的钻孔。通体磨光。残长4.7、残宽3.7、厚0.5厘米(图二八,22)。

5.砍砸器 1件。标本H440③:1,灰色砂岩。平面近椭圆形,手握的一端未经打制,刃部打制得较锋锐。长12.4厘米(图三五,14;图三六)。

6.刮削器 4件。标本H132①:14,灰白色花岗岩。平面近圆形,半球状,一面保留有光滑的自然石皮,劈裂面上打击点、放射性明显,刃部锋锐。劈裂面经过磨制。直径4.9~5.6、厚1.9厘米、(图二八,15;图三九)。标本H132①:27,灰黑色片岩。平面近四边形。劈裂面上打击点、放射性明显。刃部较锋锐。长3.4、宽3.7、厚0.7厘米(图二八,16)。标本H132④:3,灰褐色石英岩。平面近不规则椭圆形,顶部保留部分石皮,刃部打制得十分锋利。长5.8、宽4.1、厚1.9厘米(图二八,17)。标本H253④:1,紫红色硅质岩。平面近三角形,三面有刃,其中弧刃因刃口崩缺而略呈锯齿状。器表光滑。长4.6、宽3、厚0.8厘米(图二八,18;图四〇)。

7.石矛头 1件。标本H132②:7,青灰色页岩。平面近长方形,器身扁平,尖部稍钝,刃部较锋锐。刃部磨制较好,两面仅经粗磨。残长6.6、宽3.9、厚0.3厘米(图二八,23;图四三)。

8.石料 1件。标本H132①:32,青灰色页岩。残存平面近三角形。一面平整,似经磨制。两边有切割痕迹。残长11.2、宽6.2、厚1.8厘米(图三五,15)。

(三)骨、蚌器

数量很少,主要器类有骨簪、镞、锥等。

1.骨簪 2件。兽骨磨制而成。标本H132①:7,器身细长,扁圆柱状。尖端圆钝,顶端圆弧,近顶端处刻有2周浅槽。通体磨制,器表光滑,制作精美。长13.5、直径0.6~0.7厘米(图二八,10;图四一)。标本H358:1,器身扁圆柱状。顶部稍扁宽。通体磨光。残长5.9、直径0.5~0.7厘米(图二八,12)。

2.骨管 1件。标本H132①:15,平面近圆柱形,中空,管壁薄。器表磨制光滑。长2.5、直径1~1.2厘米(图二八,9;图四五)。

图四五 骨管(H132①:15)

3.骨镞 1件。标本H253③:2,用鹿角磨制而成。镞身平面呈三角形,纵截面呈等腰梯形,尖锋,锥状铤,铤身留有明显的削切痕迹。镞身磨制得较光滑。残长6.2厘米(图二八,14;图三八)。

4.骨锥 1件。标本H363⑤:147,动物肋骨制成。器身较弧,一端扁尖,另一端残。仅尖部经过磨光。残长11.8、宽1厘米左右(图二八,11;图四二)。

5.蚌饰 1件。标本H132①:9,平面呈菱形,平底。通体磨制。边长3~3.5、厚0.8厘米(图二八,13;图四六)。

图四六 蚌饰(H132①:9)

四、结语

1.遗存年代

依据器物的形态特征,可初步将本次发掘所获的龙山时期遗存分为两期。

第一期遗存的数量较多,以H132、H363等单位为代表。所见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纹饰以篮纹为多,绳纹其次,器形主要有深腹罐、斝、喇叭口瓶、圆腹罐、刻槽盆等。遗址所出的深腹罐H132③:1、H363⑤:149、H363⑤:153和庙底沟遗址龙山文化的夹砂粗灰陶罐H202:04、H564:26,下魏洛遗址龙山早期的缸H31:2,案板遗址第三期的筒形罐GBH7:24、GB48:5形态基本一致。遗址所出的斝H363⑤:145,与庙底沟遗址龙山文化的夹砂粗灰陶斝H558:52、H569:03,垣曲上亳遗址庙底沟二期文化的斝H219:2[2],形态十分相似。遗址所出的陶瓶H363⑦:98与案板遗址第三期的喇叭口平底瓶H7:35[3]形态相似。Y4与下魏洛遗址龙山早期Y7的形制也基本一致。因此,遗址的龙山时期第一期遗存应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

第二期遗存的数量相对较少,以H127、采集的单把鬲为代表。所见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装饰中素面为主,绳纹次之,器形主要有鬲、斝、罐等。遗址出土的斝H127①:2与客省庄遗址第二期文化的鬲H68:16[4],下魏洛遗址龙山晚期的斝H55:9,米家崖遗址第三期的斝H270:9形态十分相似[5]。遗址采集的单把鬲采:1、采:2,与客省庄遗址客省庄第二期文化的鬲H68:8,康家遗址的鬲T1⑤:9、F15:2[6],米家崖遗址第三期的鬲H130:5、H270:4形态基本一致[7]。遗址所出的圆腹罐H127②:2与下魏洛遗址龙山晚期的圆腹罐F1:10[8],赵家来遗址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圆腹罐F9:2[9]形制较相近。因此,第二期遗存应属于客省庄文化。

2.收获

第二[10]、三次[11]全国文物普查时,均将旬邑西头遗址的年代定为周代。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对遗址的详细调查中,采集到客省庄文化的陶器标本。2019年对南头村地点的发掘,不仅证实了遗址包含有客省庄文化的遗存,还进一步揭示出遗址包含有较丰富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更加明确了遗址的年代序列。

旬邑县经过科学发掘的龙山时期遗址,此前仅下魏洛遗址一处。下魏洛遗址的发掘表明,此地龙山时期的遗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红陶比例较高,双耳罐比较发达,可能受到甘青地区常山下层、齐家文化的影响[12]。2019年南头村地点发掘的龙山时期遗存中,灰陶的比例明显高于下魏洛遗址,双耳罐的比例则低于下魏洛遗址。出土的陶斝H363⑤:151、陶鼎H363⑦:102,少见于同时期的其他遗址中。此外,发掘区内发现有多座形制规整的袋状灰坑,可能是当时用于储藏的窖穴,袋状灰坑H363中还埋有俯身而葬的青年男性,这在旬邑地区也是首次发现。南头村地点的发掘中,还对所有龙山时期遗迹的填土进行了科学采样,收集了遗迹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人类遗骸。这些新的考古发现,为研究本地龙山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聚落布局、生业模式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附记:参加本次发掘的有刘斌、同杨阳、杨磊、西北大学2016级考古学专业10名本科生。赵东月、战世佳、2016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20名本科生,2018、2019级考古学专业的13名研究生,香港城市大学、波兰华沙大学的2名本科生,参加了部分发掘工作。李明珠、刘琳琳参与了考古资料的后期整理。遗物线图由陈新儒、姜淼、方丹绘制,器物由王文渊拍摄,人骨标本由赵东月鉴定。

执笔:刘 斌 同杨阳 杨 磊 钱耀鹏赵有义

猜你喜欢
磨光素面夹砂
求解Laplace方程Cauchy问题的磨光化方法
李蕾作品
天降大福喜成双
铸件夹砂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The Best Glasses for Your Face Shape
素面
利用构造深度评价沥青面层的松散与磨光程度
消失模常见夹砂夹渣缺陷的解决
素面
玻璃钢夹砂管管土摩擦系数室内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