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书写“觉醒年代”宏大画卷
——评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

2022-08-05 12:34阎晶明
新阅读 2022年7期
关键词:觉醒年代李大钊陈独秀

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酝酿和成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成功塑造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历史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是一部形象诠释伟大建党精神、浓墨讴歌先驱伟业、高度契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需要的优秀重大历史题材文艺作品。

在《觉醒年代》中,中国近代史上众多伟大革命家、思想巨人、文学大师如同群星闪耀,即使被一笔带过的人在历史上也是声名赫赫。用文学形式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那个“觉醒年代”和活跃于其中的人物进行表现,对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以艺术的眼光审视文本,笔者认为,《觉醒年代》堪称近年来历史书写难得的成功案例。从这个意义上看,《觉醒年代》是一部历史小说,也是一部思想巨著。

个别地区(如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由于旧路承担特殊功能,原旧路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建设之初路面结构层标准较高,并且原混凝土路面结构经过多年的运用仅发生轻微病害问题,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局部换板、横缝纵缝灌缝处理补治、错台维修等手段修复旧混凝土路面,最后根据综合论证可在修复好的混凝土路面进行整体罩面处理,达到升级改造目的。

近代以来,“觉醒”二字串珠成线,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融合成为一个独特整体。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是最早的觉醒者,他们追求的不是自救,不是以逃离的方式寻求个人的安逸,而是通过苦苦求学获得知识和真理,探求民族解放的路径。他们是革命者,也是牺牲者,他们勇敢无畏,同时又不乏相互冲突。《觉醒年代》作者依靠深厚学养、精深研究、精巧构思,敏锐地、精准地抓住“觉醒”这个关键词,用以诠释历史转型期的思想萌动,展开了一幅新旧观念、中外文化在激烈碰撞中引发的社会巨变。

《觉醒年代》以全新的历史眼光,回望一百多年前中国社会发生的现代性变革,深情观照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为灾难深重的中国寻找出路而进行的艰辛探索,展现了现代以来最早的觉醒者如蔡元培、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为唤醒民众觉悟所做的不懈努力,让中国共产党先驱于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群体中脱颖而出。这一过程铺陈得自然顺畅,让人信服。

由于我们的生产工艺方案是产生于用户、服务于用户,所以,我们的工艺方案一经提出,就受到中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湖北德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一致赞誉,并以此对他们的现有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

这种模式下,学校作为酒店的经营主体和法律责任主体,承担酒店的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所有经营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种法律风险和责任。

《觉醒年代》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文化变迁、社会变革、军事斗争融为一体,其中的主要人物如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观念互有差异,观点时有冲突,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为黑暗中的旧中国寻找新路,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和浓烈的家国情怀。新旧两个阵营的斗争、同一阵营里的冲突、个人内心世界的矛盾在小说里穿行交织,将五四新文化大潮中的中国文化阵痛描绘得淋漓尽致。

《觉醒年代》中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割据混战,五四大游行的鲜活场景,都写得活色生香。尤其是对火烧赵家楼充满戏剧性的场面描写,令人过目难忘。这种将纪实性、戏剧性、小说性融为一体的写法,缘自作者对史实的熟稔、情感的投入和技巧的成熟。小说还在人间烟火中凸显时代风云,如赵纫兰之于李大钊,高君曼之于陈独秀,江冬秀之于胡适,以及虚构的青年女性柳眉之于陈延年,这些人物无论出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斗争参与程度有多大差异,都成为读者观照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有效视角。因此,可以说,《觉醒年代》在很大程度上为读者还原了复杂多重、纷繁不定的历史真实。

《觉醒年代》中的人物,其政治、学术、创作都与家国情怀密切关联,他们的人生选择都与时代风云有着深刻联系。鲜明的“觉醒”主题贯穿在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与生动的艺术描绘之中,产生出巨大冲击力、震撼力、感染力。小说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动人历史景象,让读者从历史中看到今天的起点,从而把百年历史看作一部完整的、一体的历史,生动地诠释了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激扬起来的人性光辉和真理力量。

《觉醒年代》是一部深刻启发新时代读者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力量、感受青春热情、感悟责任担当的激情之作,我们期待并且相信作品会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衷心认可和赞赏。

猜你喜欢
觉醒年代李大钊陈独秀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革命者爱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里的红色地标
史诗巨制《觉醒年代》
关怀青年的李大钊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李大钊资助北大贫困生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