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企业需求,精准纾困助力经济回升

2022-08-06 07:37周艳江永碧
杭州 2022年13期
关键词:信心消费政策

文| 周艳 江永碧

今年第二季度,杭州经历了本地和上海疫情冲击、全球通胀、供应链短缺、国际局势复杂等情况。为了解杭州市疫情后恢复发展情况,市经济信息中心对全市2845家企业(1290家服务业企业,1555家工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企业主要面临订单不足、成本上升过快、税费负担重等困难;超七成企业已享受杭州出台的各项纾困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仍希望政府在增值税加计抵减、延续延期缴纳员工社保、降低平台服务费等方面加大政策供给。

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企业发展信心回升

调查显示,77.7%企业受到了4月疫情影响。其中,70.0%企业表示,本次疫情同2020年初始疫情相比影响持平甚至更大,主要表现为物流交通和出口等方面影响、上下游供应链影响、消费市场萎缩。其中,物流交通和出口等方面影响、上下游供应链影响对工业企业影响最大,企业数量占比分别达到了67.9%和53.6%;消费市场萎缩对服务业企业影响最大,达52.7%。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在上海6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后,分别有41.2%、33.0%、21.2%的企业表示对其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有改善,27.7%企业表示市场需求有所增加,超九成企业对目前发展前景预测为乐观或一般。

此外,从企业的发展预期看,今年第二季度企业发展信心逐渐提振,第二季度企业经营预期指数(51.73),相较第一季度(48.93)更为乐观。主要分项产品订货、销售产值、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盈利状况、从业人数、企业投资、流动资金等的预期指数环比分别增 加 4.12、3.54、1.11、5.54、2.32、2.03、1.42、1.07。85.0%的企业预计将在10月底前实现触底回升。

在研究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的主要因素中,79.4%的企业反馈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国家和地方出台多轮惠企政策是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的主要因素。但仍有317家企业(占比13.1%)表示生产经营恢复趋势有所弱化,疫情冲击经济社会基本面、生产经营成本高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是影响其发展信心的主要不利因素,各项因素累计占比75.8%。

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困难

在关于“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困难或问题”的反馈中,根据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累计14个季度的问卷数据,订单不足、成本上升过快和税费负担较重一直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共性困难。其中,订单不足行业积聚特征表现较为明显,工业订单不足问题主要分布在纺织业,占所监测本行业企业的74.3%。在塑料制造业占57.1%,在金属制品业占50.5%,在专用设备制造业占46.0%。服务业订单不足问题主要分布在旅游业,占所监测本行业企业的64.3%。在宾馆酒店占46.7%,在现代商贸业占43.3%。

根据问卷数据,36.1%的工业企业表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对于服务业企业而言,随着疫情的多次反复,资金压力大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2022年第二季度,37.8%服务业企业反馈资金压力大,包括融资困难、资金回笼慢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数据中的此值的最高值是16.9%,且该值常年分布在10%~16%之间,今年首次超过了30%。

企业未享受到纾困政策的原因

在用工方面,31.8%的企业表示留人压力加大、30.2%的企业表示用工需求不稳定、25.5%的企业表示疫情影响导致外地员工流失。

助企纾困政策仍需加力

从纾困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来看,95.5%的被调查企业对杭州市上半年出台的企业纾困政策,如年初“杭十条”助企开门红、6月初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等具有一定了解,了解渠道主要是政府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报刊新闻,89.0%的企业对政府出台的纾困政策表示满意。从纾困政策的力度看,近六成企业认为杭州助企纾困政策力度要大于其他城市。

从纾困政策享受覆盖面来看,70.5%的企业享受到了纾困政策,其中43.2%的企业享受比较充分,近七成企业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办理。不满足政策限定条件、不知道政策、政策力度小申请积极性不高,是企业没有享受到政策优惠的主要原因。

目前,企业认为助企纾困政策在不同层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准入上看,40.4%企业觉得政策限制条件太多;从宣传上看,38.0%企业觉得宣传力度不够、对助企纾困政策不了解;从政策力度上看,35.9%企业觉得助企纾困政策力度太小,对企业生存和恢复经营帮助不大。

企业纾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持续生产经营方面,企业主要期盼增值税加计抵减,提供疫情停工、援企稳岗等补贴支持稳岗就业,延续延期缴纳员工社保、减免房租、降低平台服务费等优惠政策,分别占59.1%、57.2%、40.7%。

多措并举精准纾困的建议

超常规举措并行,充分释放消费潜力。采取差异化群体政策帮扶,提振消费信心,如对低收入群体发放现金、失业群体提供短期灵活就业岗位补助、中等收入阶层放宽信用贷、高收入阶层拓展新消费场景等。聚焦主要消费场景,通过发放各类消费券、举办促消费活动,打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热点、周周有亮点、日日有活动”多样化、广覆盖的数智新消费系列活动。优化创新线上办展模式,激发海外消费活力。加强线上广交会和跨境电商平台的联动互促,以新渠道、新模式开拓新商机。

企业最希望政府明年继续延续或出台的支持政策

打出帮扶“组合拳”,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企业发展信心有一定的复苏,但是在扩大生产和投资方面,大部分企业仍持观望状态。在做好疫情精准防控的同时,打出一套帮扶“组合拳”,重新提振企业的发展信心至关重要。一是加快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试点,营造更加公平的创业环境。二是锚定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存在的焦点问题,聚焦重要物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部位,建立市、区县(市)联动的扁平化快速协调机制,打通供需两端并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应对用料、用能、用工等成本上涨压力,引导产业上下游间流转顺畅。三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出台的政策更加有的放矢。针对餐饮、住宿、家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给予防疫消杀补贴、税费减免、社保缓缴等合力政策。

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力度,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按照惠企政策的兑付时间节点,实行惠企政策兑付的赛马机制,跑出惠企政策落地加速度。针对各惠企政策,构建“发现问题、形成清单、靶向反馈、跟进整改、逐项销号、回头跟踪”的监督检查机制,针对问题推进“闭环式”整改,确保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地。借助“亲清在线”企业属性的自动识别功能,实现助力惠企政策精准推动、应知尽知和应享尽享。

猜你喜欢
信心消费政策
信心满满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