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概念演变探源*

2022-08-09 08:45陈韵陈仁寿
中医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医家病因要素

陈韵,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风温”一词从《黄帝内经》开始出现在各类古医籍中,现今《温病学》教材将其定义为风热病邪所致之新感温病,而历史上各医家对“风温”的定义大有不同,作为疾病至清代才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概念体系。故本文试对不同历史时期“风温”概念作一具体内涵要素探析,沿历史纵轴梳理“风温”概念演变,以期为中医“风温”的文献研究与现代临床实践提供些许思路与借鉴。

1 “风温”概念之转变

1.1 “风温”为气候特征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风温,春化同[1]。” “风温”一词旨在解释六气与春、夏、长夏、秋、冬同化,风温之气与春同化,即春季温暖多风,此“风温”为气候特征名。

1.2 “风温”为证名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记载:“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2]。”张仲景论“风温”为证名,风温为温病误汗之变证,并非指疾病而言。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的研究蔚然成风,故“风温”为证之概念为此期某些医家所沿用,如许叔微《伤寒发微论·论风温证》曰:“大抵温气大行,更感风邪,则有是证[3]。”其已认识到风温为感受风邪、温邪所致,但在概念上仍以“证”论“风温”,朱丹溪亦将风温归为“六经余证”[4]。

1.3 “风温”为病名王叔和继承《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1]的观点,认为温病为寒邪伏而后发所致,“中病即止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2],并述“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2]。首次将风温作为疾病概念,以单一病因要素进行定义,风温是冬伤于寒,复感风邪所致之温病,至此“风温”已从证名转变为病名,在概念上完成了质的飞跃。

1.4 “风温”为“风热”名《诸病源候论·风热候》曰:“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5]。”此处风热为病先伤肺之论与叶天士“肺位最高,邪必先伤”之论不谋而合,而书中并无“风温”之记载。后《外台秘要·风热方六首》引巢元方此论[6],并列六方治之,王一方[7]认为此风热即风温病,笔者以为然也。

2 “风温”概念内涵之扩展

2.1 提及“时令”要素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引用《小品方》之葳蕤汤治风温,认识到风温病是有好发季节的,“宜精察节气,其新故二气相搏,喜成此疾[8]。”但孙思邈并未具体论述风温,时令要素未被纳入风温概念内涵。张从正《儒门事亲》中述风温多发[9],虽与后世风温病好发于冬春季节的观点不同,但可以看出张从正同样意识到风温为病是有季节性的,但亦未将时令要素纳入风温概念内涵。

2.2 以病因定义“风温”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记载风温“本因冬时中寒”[10],且明确提出风热邪气之病因,“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则发风温”[10]。他认为风温是冬伤于寒,复感风热之邪所致之温病,朱肱承袭此论[11]。陈无择对于风温之病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暑热一气”,风温为感受暑气与风邪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暑湿风温证治》曰:“风温者……此由先伤风后伤暑所致也[12]。”喻嘉言处于《伤寒论》研究高峰与温病学逐步兴起交界时期,自立三纲论伏气温病,《伤寒金匮卷尚论篇·论春温大意并辨叔和四变之妄》曰:“春月时令本温,且值风木用事,风温二字,自不得分之为两,凡病温者,悉为风温……试观仲景于冬月正病,以寒统之,则春月正病,定当以风统之矣[13]。”喻嘉言论风温病即是春月温病,是温病合偶感之风邪所致,亦以病因定义风温病。

自王叔和起,风温已作为温病之概念被赋予一定内涵,但清代前温病学的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从风温病概念内涵来看要素不全,诸医家多是依据病因来定义风温,在论述病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症状,使风温病具有固定的含义,然有关风温症状的论述却又大同小异,均为身热汗出、多眠鼻鼾、身重等温病误汗证候,无法跳出《伤寒论》的框架,故不难看出清代前病因为风温病概念的重要组成元素。

2.3 首论“发病”要素郭雍《伤寒补亡论》曰:“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14]。”郭雍将温病分伏寒至春而发、春季自感风寒温气而发、春季自感非节之气而发3种。郭雍根据感邪后是否立即发病对温病进行分类,将风温归于“春时触冒自感之温”[14],即风温是于春月自感风寒温邪所致之温病,首次将发病这一要素纳入风温概念中,扩充了风温概念之内涵。虽郭雍受历史条件约束未明确提出新感温病之名,但其论已是不同凡俗,为后世医家按发病类型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两大类奠定了基础。

2.4 “风温”概念内涵之扩充直至清代中期,温病学发展渐趋成熟,诸医家不再拘于《伤寒论》中论述的风温,对风温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提出:“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15]。”叶天士不仅明确指出风温是感受春季风温邪气所致之新感温病,而且具体阐述风温病之病位、病机演变、传变途径、临床证候、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其所述风温概而言之:风温是好发于春季,感受风温邪气而发之外感温热病。初起病位在肺,以发热、咳喘为主症,治以辛凉清肃上焦;继热邪按卫气营血之传变途径顺传入里,治以寒凉清热,若逆传心包,治以清心开窍。叶天士将风温概念内涵由单一病因要素扩展到病因病机、病位、时令、发病、传变等多要素,其后医家多在其基础上对风温病展开理论探讨。吴鞠通在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补充提出三焦纵向传变途径,“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16]。《温病条辨》将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列为一门,均属于温热病范畴,以三焦为纲,辅以卫气营血辨之。

3 “风温”概念内涵之分歧

至叶天士详细、系统论述风温后,风温的概念内涵得到扩充完善,此后诸多医家依据叶吴之说论述风温,但叶吴之论并非唯一,清代温病学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温病学名家,在风温概念内涵的相关要素上与叶天士、吴鞠通产生了分歧,持有不同观点。

3.1 “病位”“时令”分歧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专论风温,列12条详论风温病之因机证治,陈平伯与叶天士关于风温病论述的分歧关键在于初起之病位,“风属阳邪,不挟寒者为风温,阳邪必伤阳络,是以头痛畏风,邪郁肌表,肺胃内应,故咳嗽口渴苔白”[15]。陈平伯认为“风温外搏,肺胃内应”,即风温初起,肺胃即病,并且通篇辨治紧扣肺胃病机,注重清解肺胃热邪。而叶天士认为“肺位最高,邪必先伤”,风温初起病位当在肺,辨治以手太阴肺经为病变中心,注重清泻肺热。陈平伯认为风温不仅发于春月,“冬初气暖多风”[15],风温病也好发于冬季。

3.2 “病因”分歧俞根初将伤寒作为外感病之总名,寒邪与他邪相兼而发者为伤寒兼证,风温属伤寒兼证的范畴。风温伤寒分为新感、伏气两类,新感风温之病因并非叶吴所述之温邪,他认为新感风温为风寒搏束温邪而发,俗称“风寒包火”[17]。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论及春季“客寒包火”证治:“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辛解凉温,只用一剂[15]。” “爆暖”则腠理大开,所伏温热之邪欲由里达表,“冷束”则腠理闭塞,热邪郁而不出,故致表寒里热证,即客寒包火。“辛解凉温”,辛温与寒凉药并用,辛温之药发散表寒,寒凉之药防辛温药助热耗气伤津,且清透在里之郁热。二人所述之“寒包火”,名似而意异,叶天士自注“春温皆冬季伏邪”,此“火”为冬感寒邪,伏而所化之温邪。而俞根初治其新感风温初起,予新加三拗汤减麻黄,重加牛蒡[17],辛温、辛凉、辛寒并用,宣上解表,并未用清里热之苦、甘寒药。此“火”在表而不在里,温邪同风寒之邪均为新感邪气,治此新感风温,须先解其表邪,待表邪解后若温邪入里,方可清里热。

3.3 “发病”分歧现今《温病学》教材将风温归为新感温病,但清代关于风温为伏邪温病的论述不在少数。伏邪之说来源于《黄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1],王叔和于《伤寒例》中对此观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伏寒化温”之论为后世伏邪温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春温集补证治并方·附风温》曰:“倘温病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名曰风温[18]。”周扬俊论风温为肾虚不藏精,冬季受寒邪伏于少阴,至春感风邪而发。俞根初论伏气风温为冷风引动伏温而发,“伏气温病,感冷风搏引而发”[17]。《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症疗法》曰:“温热伏邪也。凡言兼者,伏邪兼他邪,二邪兼发者也……其一兼风,病名风温[19]。”雷丰论春温、风温、温病、温毒、晚发均为伏气,“冬令受寒,当时未发,肾虚之体,其气伏藏于少阴,劳苦之人,伏藏于肌肤,必待来春感受乎风,触动伏气而发也”[20]。风温为冬受微寒,来春之风邪触动伏气而发,分为两类:劳苦汗出者,冬受微寒,伏于肌肤,病势渐甚;肾虚不藏精者,冬受微寒,伏于少阴,病即津伤,变证层出。陆子贤《六因条辨·风温辨论》曰:“故风温一症,良由先伏温邪,后再感风,风与温合,是为风温[21]。”上述风温可定义为冬感寒邪,伏而化温,至春新感风、寒邪气引发伏温所致之伏邪温病,与叶天士、吴瑭等人所论新感风温大相径庭,故伏邪风温之证候、治则治法、处方用药与新感风温大为不同,伏邪风温初起以解表清里并举为总治则,处方用药总以寒温并用。早在宋金元时期,诸医家已并用辛温、寒凉药,辛凉解热兼发散郁火,代表名方有刘完素之双解散。刘完素提出外感热病初起,惟有辛凉之法,为后世温病以寒凉清热为中心治法奠定了基础,“余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不遵仲景法桂枝、麻黄发表之药”[22]。双解散由防风通圣散与益元散组成,疏风解表,泻热通便化湿。杨栗山称双解散为治疗两感温病之第一方,“解郁散结,清热导滞”[23]。何廉臣在《重订广温热论》中对防风通圣散评价亦颇高,特注按语“此方发表攻里,清上导下,气血兼顾,面面周到”[19]。

《温病学》教材以风温为新感温病进行辨治,而新感、伏邪风温之治尤为不同。清代各医家治新感风寒邪气引动伏温而发类外感热病方药甚多,试为临证参考,主要方药总结见表1。

表1 新感引动伏邪类风温之处方用药

4 结语

由于历史条件与特殊因素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医家对于“风温”概念的论述各有不同,故现代临床对古代“风温”名称的理解应按历史推进而进行相应的改变。“风温”一词经历了从气候特征名到证名,再到病名的转变;作为疾病而言,其概念内涵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由病因单要素扩展为病因病机、病位、时令、发病、传变等多要素;且清代医家于病位、时令、病因、发病四要素产生分歧,丰富了风温病概念内涵。“风温”名同而质不同的情况屡见不鲜,只有在厘清风温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方可探析、归纳总结古代各医家辨治风温之思路、理念,才可为其文献研究与临证治疗提供些许借鉴。

猜你喜欢
医家病因要素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
寻找发热的病因
中医所讲的“忌口”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