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Δ

2022-08-09 02:37崔丽娟彭志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7期
关键词:糖脂激动剂低剂量

崔丽娟,薛 洁,彭志美

(邯郸市第一医院产科,河北 邯郸 056000)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由胰岛素分泌紊乱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引起的,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1]。据报道,我国2013年GDM的发病率在5%~1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GDM发病率逐年升高,增加了妊娠及生产风险,给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及时干预治疗对于母体及胎儿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D属于类固醇激素,一般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合成,病理性缺乏时则通过药物补给[3]。维生素D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肝糖原合成;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糖代谢异常,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4-5]。但维生素D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结果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为胰岛素转录的重要途径,其信号分子的异常可能参与GDM的发生和发展[6]。本研究通过于妊娠期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小鼠GDM模型,观察维生素D对GDM小鼠糖脂代谢的作用,并通过PI3K信号通路阐述维生素D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SPF级雌性昆明小鼠80只,雄性昆明小鼠40只,体质量18~20 g,购自杭州子源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证号为SCXK(浙)2019-0004。所有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湿度为(50±5)%,温度为(22±3)℃,自由饮食进水。测定小鼠空腹12 h血糖,均≤6.1 mmol/L。

1.1.2 仪器:CM1520型冷冻切片机、DM500型显微镜(日本Leica公司);TRUE MTRIX型血糖仪(湖南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D10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美国Bio-Rad公司);iMark型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Nanodrop2000型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Thermo公司);ABI7500型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公司);CheniDoc XRS+型化学发光成像仪(美国Bio-Rad公司);HE-120型水平电泳、VE-180型垂直电泳(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

1.1.3 药品与试剂:维生素D滴剂[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5021450,批号为12923002,规格为400 IU/粒(国际标准:1 IU维生素D=0.025 μg维生素D3)];柠檬酸钠、STZ(美国Sigma公司,货号为S0130);激动剂(茴香霉素,德国Merck公司,货号为A5862,规格为10 mg/支);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货号为A110-1-1、A113-1-1及A111-1-1);空腹胰岛素(FINS)试剂盒(上海研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BS-E7687H1);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G1120);兔抗鼠PI3K、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激酶B(AKT)和小鼠抗大鼠GAPDH抗体(美国Abcam公司,货号为ab283852、ab33780、ab38449和ab8245);蛋白Marker[宝日医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SYBR Green荧光染料(美国Roche公司);反转录试剂盒、二喹啉甲酸(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和ECL显影液(美国Bio-Rad公司,货号为12004856、5000114和1705062)。

1.2 方法

1.2.1 妊娠期小鼠的筛选及分组:雌性与雄性小鼠2∶ 1合笼饲养,每日清晨进行雌鼠阴道检查,以阴栓和精子为受孕标记,记为妊娠第1日。将75只妊娠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即对照组、GDM组、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和激动剂组,每组15只。

1.2.2 模型制备:确定妊娠后第1日,GDM组、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和激动剂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50 mg/kg STZ(STZ溶于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配制STZ原液20 mg/mL,pH为4.4±0.3),1日1次,最后1次注射后空腹12 h,测定空腹血糖(FBG)≥11.1 mmol/L为造模成功[7]。GDM组12只、维生素D低剂量组13只、维生素D高剂量组14只和激动剂组12只小鼠造模成功。对照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妊娠期间,对照组小鼠饲喂普通饲料维持饲养,其余组小鼠饲喂高糖高脂饲料。

1.2.3 干预方法:从妊娠第8日开始,对照组、GDM组小鼠每日灌胃花生油0.05 mL,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小鼠每日分别灌胃维生素D(溶于0.05 mL花生油)0.05、0.20 μg/kg,至妊娠第19日结束。激动剂组小鼠从第8日开始,每日灌胃维生素D(溶于0.05 mL花生油)0.20 μg/kg+腹腔注射茴香霉素2 mg/kg,至妊娠第19日结束。

1.2.4 组织收集:妊娠第19日给药结束后2 h处死小鼠,每只取血2.5 mL,4 ℃下静置1 h,以4 500 r/min离心(离心半径为13.5 cm)10 min,置于-20 ℃保存备用。取部分肝组织以0.9%氯化钠溶液清洗后,用甲醛固定,用于HE染色;部分置于-80 ℃保存,用于基因及蛋白提取,后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1.2.5 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FBG、FINS、TC、TG和LDL-C水平测定:采用血糖仪测定FBG水平,采用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HbA1c水平。取-20 ℃冻存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FINS、TC、TG和LDL-C水平,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测定光密度(OD),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指标含量。

1.2.6 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多聚甲醛固定肝组织后通过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5 μm,60 ℃烘干,HE染色,待二甲苯彻底脱水透明后以中性树胶封盖,于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损伤情况。

1.2.7 PI3K、AKT和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用液氮冻存小鼠肝脏组织,匀浆提取RNA并测定含量,逆转录合成cDNA,-20 ℃稳定保存,反应体系为RNAase free水 8 μL,dT18 1.5 μL,RNA 5.5 μL。RT-qPCR反应体系为上下游引物(浓度10 μmol/L)各1 μL,cDNA 3 μL,预混液(Ex Taq)12 μL,ddH2O 8 μL。反应程序为98 ℃,10 min;95 ℃,45 s;59 ℃,30 s;72 ℃,60 s;共45个循环。以GAPDH为内参,记录反应CT值,计算PI3K、AKT和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2-△△CT法),上下游引物序列见表1。

1.2.8 PI3K、AKT、p-AKT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检测:取肝组织80 mg,以液氮研磨后加入RIPA裂解液1 mL,4 ℃、12 000 r/min下离心(离心半径为13.5 cm)15 min,通过BCA法测定蛋白含量。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上层浓缩胶,下层分离胶,蛋白样品与上样缓冲液混合后,使用移液枪加入上样孔,120 V浓缩胶电泳,200 V分离胶电泳至结束。取甲醇活化后的PVDF膜湿转印100 V、60 min,封闭PVDF膜2.5 h后加入已稀释一抗(1∶ 5 000),4 ℃过夜,次日加入稀释二抗(1∶ 2 500),常温孵育2 h,TBST冲洗后加入ECL孵育5 min,曝光成像,对比PI3K、AKT、p-AKT和GLUT-4与GAPDH灰度值计算蛋白表达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五组小鼠糖代谢指标FBG、HbA1c和FINS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小鼠FBG、HbA1c和FINS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DM组比较,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及激动剂组小鼠FBG、HbA1c和FINS水平均降低,其中维生素D高剂量组低于维生素D低剂量组和激动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低剂量组与激动剂组小鼠FBG、HbA1c和FINS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五组小鼠糖代谢指标FBG、HbA1c和FINS水平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FBG, HbA1c and FINS among

2.2 五组小鼠脂代谢指标TC、TG和LDL-C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小鼠TC、TG和LDL-C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DM组比较,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及激动剂组小鼠TC、TG和LDL-C水平均降低,其中维生素D高剂量组低于维生素D低剂量组和激动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低剂量组与激动剂组小鼠TC、TG和LDL-C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五组小鼠脂代谢指标TC、TG和LDL-C水平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TC, TG and LDL-C among five

2.3 五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

对照组小鼠肝细胞及肝小叶结构正常;GDM组小鼠肝细胞凌乱松散,嗜酸性脂肪病变,肝索结构紊乱;维生素D低剂量组小鼠肝细胞排列稍乱,肝小叶结构少量炎细胞浸润,未见病灶坏死;维生素D高剂量组肝细胞排列整齐,汇管区未见炎症,少量肝细胞脂肪变性;激动剂组肝小叶结构正常,散在脂肪细胞变性,未见组织增生,见图1。

图1 肝组织病理学切片(HE,×100)Fig 1 Liver histopathology (HE,×100)

2.4 五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AKT和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五组小鼠肝组织中AKT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DM组比较,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及激动剂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其中维生素D高剂量组高于维生素D低剂量组和激动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低剂量组与激动剂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五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AKT和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Tab 4 Comparison of relative expression of PI3K, AKT, GLUT-4 mRNA in liver tissues among five groups

2.5 五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AKT、p-AKT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

五组小鼠肝组织中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p-AKT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DM组比较,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及激动剂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p-AKT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其中维生素D高剂量组高于维生素D低剂量组和激动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低剂量组与激动剂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p-AKT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表5。

图2 蛋白条带Fig 2 Western blot protein bands

表5 五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AKT、p-AKT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Tab 5Comparison of relative expression of PI3K, AKT, p-AKT,GLUT-4 protein in liver tissues among five groups

3 讨论

GDM的发生可导致机体在妊娠期间出现糖代谢异常,引起先兆子痫、胎儿过大、分娩损伤甚至炎症感染等一系列生产风险,严重影响妊娠期妇女及胎儿的生命安全[8-10]。PI3K通路与胰岛素细胞活化、胰岛素合成和血糖调节等过程息息相关[11]。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钙磷稳态和促进骨骼发育,近年来有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可以上调胰岛素转录基因表达,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葡萄糖转运,抑制脂肪合成,防止脂质积累,维持机体糖脂代谢平衡,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导致糖脂代谢紊乱的原因之一[12-14]。但维生素D在GDM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探讨PI3K通路阐述维生素D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明维生素D参与GDM发生发展奠定基础。

本研究结果发现,GDM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杂乱,嗜酸性脂肪病变,肝索结构紊乱,肝小叶可见少量结缔组织增生,提示GDM小鼠存在肝损伤。肝脏是胰岛素作用的重要器官,可以合成肝糖原,降低血糖水平[15]。有研究结果显示,STZ对胰岛β细胞有高度特异毒性,可以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无法维持血糖稳定,故STZ成为构建糖尿病模型的理想药物[16]。本研究的病理结果显示,维生素D各剂量组及激动剂组小鼠肝细胞损伤均减轻,其中维生素D高剂量组病变较轻,提示维生素D可以减轻GDM小鼠的肝损伤。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小鼠FBG、HbA1c、FINS、TC、TG和LDL-C水平均升高,提示GDM小鼠存在糖脂代谢紊乱;与GDM组比较,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上述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降低,且维生素D高剂量组更低,提示维生素D可以调节GDM小鼠的糖脂代谢水平。HbA1c是血糖及血红蛋白的代谢物,其含量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17-18]。HbA1c结合FBG及FINS水平可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水平。HbA1c水平紊乱可导致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多种酶活性降低,TC、TG和LDL-C水平升高,造成脂代谢紊乱。

PI3K属于磷酸化磷脂酰肌酶家族,胰岛素通过结合胰岛素β受体可激活PI3K,PI3K活化后将信号传递至GLUT-4,进而调节下游信号分子,调整机体糖脂代谢[19-21]。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GLUT-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与GDM组比较,维生素D低剂量组、维生素D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GLUT-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维生素D高剂量组最高,提示维生素D可以激活GDM小鼠肝脏中PI3K通路,激活PI3K、GLUT-4活性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本研究在维生素D基础上进一步应用PI3K激动剂干预,结果显示,激动剂组小鼠肝组织中PI3K、GLUT-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维生素D高剂量组,且糖脂代谢指标高于维生素D高剂量组,证实维生素D的确可通过PI3K信号通路改善GDM糖脂代谢紊乱,促进机体糖脂代谢平衡,并且随着剂量增加,可以进一步上调PI3K通路表达。

综上所述,维生素D可能通过调控PI3K通路,改善肝细胞损伤。本研究可为维生素D在GDM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糖脂激动剂低剂量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猪肝中4种 β 2-受体激动剂残留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孕晚期糖脂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探讨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斑马鱼肝脏细胞蛋白代谢、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川芎嗪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具有减肥作用的降糖药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对高中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