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高DN发动机轴承试验故障分析及改进

2022-08-10 08:23徐金超刘公平张言伟黎建涛李玉亭
科技视界 2022年17期
关键词:轴系内圈端面

徐金超 刘公平 张言伟 黎建涛 李玉亭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39)

0 引言

轴承试验中时有故障发生,针对试验中出现的故障,分析原因,对原试验方案进行改进设计,试验验证改进后方案的可行性。

某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DN值高,试验时出现试验故障,报警停机,经分析发生跑圈现象。轴承跑圈分为内圈跑圈与外圈跑圈,内圈跑圈为轴承的内圆与轴的接触有了间隙,产生与轴不同步旋转现象。外圈跑圈为产生外圈在轴承室内打滑,有跟随轴旋转的趋势。以某型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试验中出现的跑圈现象为例,研究分析跑圈问题。

1 试验条件

试验轴承为滚子轴承,轴承内径为110mm,转速为27 100r/min,DN值为298×104mm r/min,3个喷油嘴,供油温度100℃,供油压力0.5MPa,每个喷嘴的流量为2.8L/min,试验时载荷1 300N~8 750N。

2 试验设备

根据轴承的尺寸、转速、载荷等特点,选择ZYS-106型试验器。ZYS-106型轴承试验器可完成内径尺寸在Φ40~Φ110mm范围内的球和滚子轴承的试验,最高转速30 000r/min,最大轴向载荷20kN,最大径向载荷15kN,滑油加热最高温度200℃,滑油最大供油压力1MPa,试验器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满足项目要求。试验前对试验设备的加载系统、驱动系统、润滑系统、电气测控系统等进行准备状态检查,试验设备状态满足轴承试验条件要求。试验监控参数:轴承外圈温度、载荷、进油温度、回油温度、振动、转速、滑油压力等。

3 试验方案

试验轴系为简支梁结构,试验轴承位于轴系的中间,一次试验两套。电主轴通过柔性联轴器与试验主轴的轴伸端相连,提供转速。试验轴承的径向载荷由径向加载装置施加于中间试验轴承上,加载大小为试验轴承径向载荷的2倍。试验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改进前的试验方案

4 试验现象

工装加工完毕后,进行装配调试,调试时出现:(1)振动大,异常响声;(2)随转速升高,振动异常增大,振动达到7.5g个,报警停机。现场检查,手盘主轴,旋转灵活,无卡滞。

5 故障分析

根据试验中出现的故障,建立故障树,查找原因,故障树如图2所示。(1)轴承质量方面,轴承的出厂检验记录表明轴承各项参数均在设计范围内;(2)试验设备方面,试验设备是经过检验合格的设备;(3)试验润滑方面,打开试验设备的主体压盖,启动润滑系统检查润滑状况,供油正常;(4)试验工装方面,对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与设计要求相比,检验结果表明,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3个喷嘴的位置均正确,流量在要求的范围内;(5)工装装配方面,装配过程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图2 故障树

轴承外观检测发现,外圈和保持架外观正常,滚子外观正常,轴承内圈端面有滑蹭痕迹,如图3所示。轴系上与滚子轴承内圈接触的隔圈端面有滑蹭痕迹,如图4所示。试验主轴上有磨损环带,如图5所示。

图3 轴承内圈滚道

图4 隔套内圈端面

图5 轴承内圈滚道

经分析,试验主轴上有磨损环带,轴系振动大的主要原因是跑圈造成的。由于轴承内圈与轴热膨胀量不同,轴承内圈与轴之间的过盈配合可能变成间隙配合,若此时压紧力不足,端面摩擦力矩不足以克服轴承阻力距,轴承内圈与轴发生相对转动,轴承内圈端面与套圈端面产生磨损,进而导致轴系运转失稳,异常磨损,轴承温度升高,设备振动增大,报警停机。

6 排故措施及试验验证

由于线膨胀量及压紧力不足造成轴承跑圈,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1)采用机械限动措施,该措施能有效防止隔套在工作状态下转动。

(2)更换轴的材料,轴的材料改成线膨胀系数大的材料,避免轴承内圈与轴产生间隙配合。

(3)保证端面压紧力,改变压紧方式,由原来的端盖压紧改成螺钉压紧。

(4)细化装配工艺,装配时,提高轴承内圈加热温度,确保轴承端面贴近轴端面,用塞尺检查。

改进后的试验方案如图6所示,仍采用简支梁结构,试验轴承位于轴系的中间。左隔套与右隔套在轴向钻4个孔,轴上相对应位置在轴向加工螺纹孔,隔套装上后,装上紧定螺钉,左端试验轴承与左端陪试轴承用左端压盖压紧,右端试验轴承与右端陪试轴承用右端压盖压紧。

图6 改进前的试验方案

方案改进后,进行工装返修、加工,安装、调试,对改进后的试验方案进行验证。为提高对比性,在同一台试验机安装该型号轴承,在相同润滑及相同载荷转速下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1)轴承温度稳定,无异常声音出现;(2)左试验轴承温度较原方案轴承温度低了6℃左右,左试验轴承温度较原方案轴承温度低了5℃左右;(3)主体振动较原方案低了2.5g左右。对比试验数据曲线见图7~9,停机后检查轴承外观,内圈端面外观正常,无打滑蹭伤。可知,改进后方案的试验轴承在温升、振动均优于原方案,改进措施有效,改进方案合理可行,故障排除。

图7 左试验轴承温度对比曲线

图8 右试验轴承温度对比曲线

图9 振动对比曲线

7 结语

根据轴承试验中的跑圈的故障方式,对试验方案进行改进,改进后,跑圈现象消失,主体振动及轴承温度降低,轴承试验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轴系内圈端面
KDF3E成型机滤棒端面触头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卧式异步电机轴系支撑载荷研究
特种复合轴承内圈推力滚道磨削用工装设计
双机、双桨轴系下水前的安装工艺
主轴轴承内圈锁紧用台阶套的装配
铜基合金衬套端面镀铬质量的改善
老旧端面磨齿机故障处理
轴系校中参数与轴系振动特性相关性仿真研究
基于ANSYS的高速艇艉轴架轴系振动响应分析
内圈带缺陷中介轴承的动力学建模与振动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