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NSE及S100B水平的影响

2022-08-10 12:18吴永斌马英杰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达拉溶栓神经功能

吴永斌,赵 丽,马英杰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威胁生命健康[1]。依达拉奉属于脑神经保护剂,用药后可迅速到达脑组织,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自由基,保护神经元氧化损伤及缓解脑水肿[2]。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主要作用是能溶解血栓并且抑制新血栓形成,改善脑功能及纠正不可逆脑损伤情况[3]。ACI患者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理论上能有效逆转不可逆的脑氧化损伤,清除血液中的血栓快,恢复神经功能及改善血液流变学,而具体对于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静脉溶栓干预ACI对神经及血液流动情况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4-5]。本次研究探讨ACI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蛋白(S100B)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以下2组:实验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0~74岁,平均(62.11±2.16)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6 h,平均(3.41±0.48) h。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8~74岁,平均(61.98±2.1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1~6 h,平均(3.38±0.46) h。2组患者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关于ACI的相关标准;②首次发病,发病时间在24 h 以内;③临床资料完整,未合并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④患者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出血性脑梗死及恶性肿瘤疾病者;③全身感染者;④近3个月存在颅脑手术史的患者;⑤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2组均是在入院后进行常规的干预,主要是患者绝对卧床,连接各项心电监护仪,监测并且记录生命体征。对患者采取吸氧支持,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尿常规、CT影像检查等,结合病患个体情况进行降颅压及营养神经药干预。对照组采取超早期rt-PA(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50001)静脉溶栓治疗,主要根据体重给予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10%的药物在1 min内静脉注射,其余90%在1 h 内静脉滴住。溶栓24 h 后通过凝血及颅脑CT检查明确无脑出血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g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75 mg/d。7 d 后改成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持续用药到出院。实验组采取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7)治疗,静脉溶栓同对照组一致,30 mg依达拉奉混合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住,药物在30 min内静脉滴住完成,2次/d。2组均持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①神经功能。2组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 均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评价神经功能,量表分值为0~42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经缺损越严重。②血液流变学。治疗前与治疗14 d,均是采集晨起4 mL空腹静脉血液,采取血液流变学分析仪(LBY-N68,北京普利生公司)检测血浆黏度(PSV)、全血低切黏度(LSV)与全血高切黏度(HSV)水平。③NSE、S100B水平。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分离血清,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SE与S100B水平。④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便秘、心律失常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7 d、14 d在NIHSS评分上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分,

2.2 血液流变学比较: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后PSV、LSV、HSV实验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2.3 血清NSE、S100B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在血清NSE、S100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的血清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B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为1例皮疹、1例便秘,总发生率5.7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为2例皮疹、1例便秘、1例心律失常,总发生率11.43%,均自行缓解。

3 讨论

ACI是因脑血流循环障碍引起的脑细胞缺血缺氧,对于这一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引起脑细胞变性坏死[8]。相关研究结果表明,ACI的患者虽然中心坏死区的神经元功能丧失,但是神经元却依然存活,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恢复脑正常供血就能够有效避免缺血坏死情况,恢复损伤神经元[9-10]。超早期的静脉溶栓是有效干预ACI的手段,通过静脉溶栓的干预帮助患者挽救缺血区半暗带,促进脑部血流的恢复,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经治疗后在NIHSS评分上明显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7 d、14 d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可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氧化清除剂,能够穿透血脑屏障扩散至脑组织,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高脑血流关注,抑制神经功能、脑细胞凋亡,保护脑功能[11]。rt-PA静脉溶栓则是高选择性的溶栓药物,具备纤维蛋白高选择性,rt-PA同纤维蛋白结合,可诱导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使得纤维蛋白大量降解,溶解血栓以及恢复阻塞血管血供,处在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获得再灌注,降低患者致残致死率,提高预后[12]。在超早期采取rt-PA静脉溶栓主要是尽快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13],超早期静脉溶栓干预ACI患者神经元细胞在后续仍旧会出现凋亡,通过协同依达拉奉则是能够持续作用,促进血管再通并减少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在血液流变学指标PSV、LSV、HSV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原因是ACI患者可伴随血液黏稠度的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加速血栓的形成,使得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动脉血流受阻,中断脑部供血及诱导脑组织缺血及缺氧坏死[14]。而通过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这一方式,可以有效调节血液黏稠度,加快脑部血流的恢复,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血清NSE、S100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主要是ACI患者血清中存在较多同神经损伤相关的因子如NSE、S100B,在ACI发生后早期达到血液浓度峰值,神经元损伤后自胞内释放进入脑脊液并且经血脑屏障入血,而通过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方式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使得NSE、S100B释放入血的途径被阻断,从而降低血清NSE、S100B水平[15]。本文结果显示,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也说明依达拉奉联合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达拉溶栓神经功能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门达拉湾酒店的特色餐厅